耿蓉
有人說,少年像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我認為,少年像云,半是明媚,半是憂傷。
不久之前的一個早晨到了學校,因為手上不小心蹭到了灰,便就近到初中部一樓的洗手間洗手。一進去,齊刷刷的目光射過來,帶著無限的驚恐。見我只是洗手才松了一口氣,繼續(xù)同手中的作業(yè)奮斗著——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場景!我讀初中的時候,也時常遇到剛升入初中的孩子,他們還未適應(yīng)初中的學習節(jié)奏,總會有一批人早上躲進洗手間半抄半補著作業(yè)。當時走出洗手間時,只覺得這場景特別好笑;現(xiàn)在想來,憂傷卻溢出了心房——不知是為他們,還是為自己,抑或為那匆匆流逝的時光。青春的心緒就像一團貓咪玩過的線團,越整理越糾纏。當光陰牽著歲月的衣角走過,一切留在心中的記憶似乎都浸透著一種感傷的意味。
青春的明媚往往來自一朵云、一首歌、一盞燈、一片落葉,有時只是一陣風或是一只陽光下打盹的貓咪。我們都是在教室里長大的孩子,季節(jié)更替,宛如一朵花的綻放和隕落,倏忽悄然。我們只能靠花開花落去計算季節(jié)的腳步。而窗外、林間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讓人心動不已——似水年華值得我們細細斟酌。
仰望天空,常常想去探究一朵云的心事。高三的少年像云,迎光明媚,背光憂傷。而這種憂傷正源自一種對未來的不確定。雖然每個人都號稱有堅定的理想,并為之不懈地奮斗著,可真正胸有成竹的又有幾人?沒有人敢提前對未來下定義。那些經(jīng)歷過高考的學兄學姐們在我們面前常常呈現(xiàn)出一種前輩的姿態(tài),輕描淡寫地給我們述說他們的高中時代,他們的苦痛與榮耀,灑脫得近乎在講別人的故事。這些,我都相信,但都不以為意,因為一個過客的經(jīng)歷最多可供借鑒,只有當我們獨自面對時,才能直面那種不安。
當生活面臨滿目蕭條,誰也免不了失望。只有不斷增加生命的厚度,才能體味生活的明媚與憂傷。只有不斷積淀——不僅是知識與經(jīng)驗,更是對生活、對生命的體味,我們才能獲得立體的人生。我相信,所有的失望都是種子,在經(jīng)過埋葬之后,終會破土成芽。我們需要用心審視走過的每一天,而不是用單薄的青春去賭一場勝算渺茫的未來。用奮力一搏給夢想拼出一方美麗的棲息地。
青春年少,半是明媚,半是憂傷。但是隨著努力前行,我們的明媚會愈加璀璨,我們的憂傷會煙消云散……
評點:王淦生
文章以飄忽、靈動的云朵自喻,揭示出高三學生在人生旅程的轉(zhuǎn)換時期特有的憧憬、感傷和迷茫。這個時刻,人們會緬懷過去,更會向往未來;會信心滿滿,又會擔心失??;會專注于應(yīng)試而無暇他顧,又會為生活中細小的變化欣喜或憂傷……所以,高三學生的心事,就像云的心事;高三學生的生存,就像云的行程。但是請相信這一代年輕人,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他們已經(jīng)明白:“需要用心審視走過的每一天,而不是用單薄的青春去賭一場勝算渺茫的未來。用奮力一搏給夢想拼出一方美麗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