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段春燕+殷衛(wèi)中+何傳躍
文題1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高爾基是當年蘇聯(lián)的文學泰斗,跨越新舊時代的傳奇人物,走到哪兒都被簇擁著。他主要寫小說,但也深愛詩歌。他在家里寫了好多詩,只是不好意思拿給人看。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詩交給正在詩壇走紅的馬雅可夫斯基。馬雅可夫斯基看著看著,就忘了面前是一個多么偉大的人物,竟然氣不打一處來,斥責說,這個句子怎么能這樣寫?這寫的是什么東西!不行不行!話說得不留余地,批評得毫不留情。
馬雅可夫斯基說著說著,對方竟一點聲音都沒有了,抬頭一看,這才發(fā)現(xiàn)高爾基正抹著眼淚。老人嗚嗚地哭了,絕望了,此時的高爾基顯得是如此的無助。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這則材料的寫作角度較為明晰,抓住高爾基與馬雅可夫斯基兩大對象,分析二人的言行舉止即可。
角度一:高爾基熱愛詩歌,面對馬雅可夫斯基的嚴厲訓斥,高爾基難過地流淚,他的流淚顯得是那樣的無助。從中,可以感受到一個大師在文學和藝術面前的那種謙卑,對詩的那種熱愛。這樣的老人可以不向強權低頭,但在文學面前,卻非常謙卑。由此可以立意為“謙卑”“熱愛”等。
角度二:年輕的馬雅可夫斯基也很了不起,在詩面前他可以忘記一切,可以訓斥泰斗,甚至表現(xiàn)得極為生氣,這體現(xiàn)了一個人敢于質疑別人的勇氣,這種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學習。由此可以立意為“質疑”“勇氣”“批評”“學識與威望”等。
文題2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人不會完全袒露自己,也不能完全袒露自己??烧f的部分,說出來了,或因為種種緣由尚未來得及說出來,成為遺憾;不可說的部分,存而不論。這就是正人君子的作為了。那其中有可反省的,反省之后,并歸于無。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并不強為之解,待到身后,另尋機緣。小人則無所不說,借以自炫、自辯、自我偽裝、假面示人,欺己復欺世。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從材料看,表面是談生活中如何表達自己的心跡問題。一是君子之作為:要么大膽的、不保留地說出;要么因某種原因,遺憾得尚未說出;要么含而不露,深沉地保留內心,不致矛盾。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為人處事的智慧,那就是要想做一個生活中的智者就需要“學會坦誠”“順其自然”等。另一方面材料還談到了小人所為:無所不說,并以此自炫、自辯、自我偽裝、假面示人,欺己欺世。這種人往往是為了顯示他的存在,顯得自私、虛偽,從不顧忌他人的感受。由此可立意為:“說話與做人”“說話的智慧”等。
文題3
閱讀下面卓別林的小詩,根據(jù)要求作文。
我的心就如同這張面孔/一半純白,一半陰暗/我可以選擇讓你看見/也可以堅持不讓你看見/世界就像是個巨大的馬戲團/它讓你興奮,卻讓我惶恐/因為我知道散場后永遠是——有限溫存,無限辛酸。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從小詩看,主人公是在寫自己,更是在寫世人,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兩個自己。一是潔白的自己,善良、陽光、樂觀、向上,充滿夢想;一是黑暗的自己,憂郁、彷徨,充滿著哀愁。而這個世界又是多元的,有人置身其中享受著生活的快樂,有人則是充滿無限的辛酸。但無論是哪種人,都可根據(jù)自己的感悟,聯(lián)系事實,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議論。
文題4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顯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們沉默不語,我們的衣裳與體態(tài)也會泄露我們過去的經歷??墒俏也挥浀檬钦l了,他曾說過更徹底的話:我們平常以為英雄豪杰之士,其儀表堂堂確實與眾不同,其實,那多半是衣裳裝扮起來的。我們在畫像中見到的華盛頓和拿破侖,固然是奕奕赫赫,但如果我們在澡堂里遇見二公,赤條條一絲不掛,我們會有異樣的感覺,會覺得脫光了大家全是一樣。這話雖然有點玩世不恭,卻有至理。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生活中,一個人有沒有真才實學,有沒有良好的品行與修養(yǎng)不是靠衣裳、靠外在的裝扮來評判的。普通人需要的是做自己就好,不必刻意用衣裳精裝打扮自己;為民做事者也該如此,切記不可徒有其表,需知脫去華貴的裝扮,一切皆空。由此可以立意為:“做自己就好”“表里需一致”等。
文題5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這樣土壤會變得松軟而均勻,更由于泥土被翻過來,接受了太陽的曝曬,才能減少病蟲害。然而,在生活中,很多年輕人總是不急,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淺淺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時間久了,土壤和化肥結成硬塊,整個田地都被破壞了,要想豐收,就比較困難。其實,人生不也需要“深耕”嗎?做好了“深耕”,你就會收獲一個多彩的人生。
現(xiàn)實生活中你有沒有做好“深耕”,你對“深耕”有哪些獨到的見解?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閱讀這則材料,理解了“深耕”的含義即可準確寫作。材料解釋了“深耕”就是“早下田,深犁地,讓土壤減少危害”。由這個定義,便可推知,其實生活、事業(yè)、人生也是這樣:需要“早”,早作準備,笨鳥先飛,游刃有余,不倉忙應戰(zhàn);需要“深”,苦練內功,夯實基礎,厚積薄發(fā);也需要“防”,防患未然,不打無準備之仗。從這些分析便可立意寫:“人生需深耕”“凡事預則立”“夯實根基,成就人生”等。
文題6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雨果和巴爾扎克是世界文壇的兩位巨人。一次,巴爾扎克在參觀雨果書房時,不小心將桌上的一個筆筒弄掉在地,筆筒當即就摔得四分五裂。巴爾扎克的心里十分緊張:要知道,這可是雨果最喜歡的筆筒了。隨即,巴爾扎克一臉歉意地向雨果連連賠不是,希望能得到他的諒解。
誰知,雨果一點也不生氣,笑呵呵地說:“你不必內疚。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用梨木做的贗品而已,它竟然欺騙了我這么長時間,我真恨不得扔掉它呢?!甭犃擞旯慕忉?,巴爾扎克這才如釋重負。其實,那個筆筒是一件年代久遠的真品,價值不菲。即便筆筒被摔爛了,雨果也舍不得扔掉它。等巴爾扎克走后,雨果把殘缺的筆筒碎片全部撿起來,并將它們精心地珍藏了起來。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這則材料作文,抓住雨果的言行分析是關鍵,雨果之所以說自己心愛的筆筒是贗品,是不想讓巴爾扎克有顧忌、有壓力,才編造了這樣一個美麗的謊言。因為在雨果看來,筆筒雖然珍貴,但相比之下,情誼才是無價的。為此可以寫:“大師的風范”“情義無價”“美麗的謊言”“真正的‘貴重”等。
文題7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1923年,年僅20歲的吳國楨轉往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面試時,教務長看到面孔孩子氣的吳國楨說:“年輕人,你還沒有成熟?!辈湃A橫溢的吳國楨回答說:“先生,依照年齡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苯虅臻L聽罷無言,立即錄取了吳國楨。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從材料看,教務長評判一個人不是從一個人的真才實學角度評判,只是以貌取人,這是教務長的缺點。然而教務長又有可取之處,當別人針鋒相對地質疑他時,他又能放下世俗的眼光,敢于接納他人,值得肯定。從教務長角度可正面寫,也可反面立意去寫,如“切勿以貌取人”“成熟”等。另外,從吳國楨的角度看,在別人以貌取人評判他時,他敢于冒著得罪他人的風險,予以駁斥。由此可立意為:“敢于反駁”“成熟不寫在臉上”等。
文題8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英國鄉(xiāng)下流傳著一種抓野雞的老辦法,簡單有效。農夫先往地上撒些玉米粒兒,然后在玉米粒兒最多的地方拉起一張網,網和地面之間留出兩尺左右的距離。然后他就安心地去地里干活,單等收工時回來取獵物。野雞機警善飛,農夫既不設機關也不用迷藥,卻幾乎每天都有收獲,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當野雞確定四下無人的時候,就會飛到網附近,低頭啄食地上的玉米粒兒。它們邊走邊吃,從不抬頭,就這樣一直走到網下。等它們吃光地上所有的玉米粒兒,便把頭一抬,拍拍翅膀往上飛,當然就自投羅網了。這時候它們只要一低頭就能從網下面走出來,但被網罩住的野雞驚慌失措,一個勁兒往上飛,直到最后筋疲力盡再也動彈不得,只能束手就擒。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寫作指導
1.得與失。野雞吃飽了但丟掉了性命,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充滿著“得”與“失”?,F(xiàn)實生活中,尤其是面對利益與金錢,在“得與失”方面應保持清醒的頭腦。
2.抵制誘惑。玉米粒的誘惑,讓野雞一步步走進農夫設置的陷阱。生活之于人,不但有機遇的挑戰(zhàn)、困苦的磨礪,還有誘惑的考驗。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常面臨一些使自己脫離正確人生軌道和理想目標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