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晚,和唐代女俠有著同一名字的粵劇大師紅線女告別了這個世界。在追思會上,國家領導人送了花圈,劉德華、汪明荃等明星出現于現場,數千廣州民眾也在雨中等候,只為見她最后一面。
已經許久沒有一位藝術家,可以得到官方、同行、民間如此一致的高度評價。在追星文化特別流行的今天,對于紅線女的懷念,由衷地讓人感覺到,這樣的星值得追,因為她是一顆獻身于藝術的星,一顆永恒的星。
出生于粵劇世家的紅線女,原名叫鄺健廉,1938年日軍侵華,她隨母親赴香港,拜舅母為師,正式踏入粵劇藝術生涯,取藝名“小燕紅”。1940年,她于粵劇名伶靚少鳳的金星劇團演出,正式改名為“紅線女”。從此直到逝去,她唱了70多年,也紅了70多年,所演劇目無不成為經典,《關漢卿》、《昭君出塞》、《李香君》等皆是耳熟能詳的名作。她不僅開創(chuàng)了粵劇的“紅腔”使其傳遍大江南北,連蘇聯和東歐的評委也被她的“荔枝頌”所征服。金日成和胡志明曾點名要看她的粵劇表演,聯合國更是在1985年將“杰出藝人獎”和“表演藝術獎”兩項殊榮頒發(fā)給她。
新世紀到來之際,紅線女提出將粵劇改編成動畫電影的構想,并親自改編劇本。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世界第一部粵劇卡通《刁蠻公主憨駙馬》橫空出世,引起全國戲劇界轟動。除了鉆研粵劇外,她對提拔后輩也不遺余力。至今,羅家英、汪明荃、張學友等明星都視她為偶像與恩師。
當然,她被視為偶像不單單因為她所取得的藝術成就,還因為她的種種品格。她曾在炮火紛飛的年代,冒著危險演出,只為給抗日的戰(zhàn)士們籌集軍款;她也曾因周總理的一句“南國紅豆”的贊譽,放棄了香港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回到廣州參加粵劇工作,從此再也沒有離開。甚至在去世前一天,她還在點評廣東粵劇學校28位學生的表演……
在歷史河流中,也許紅線女能夠一直發(fā)光發(fā)熱乃至成為一個傳奇,有幸運的因素,但更多的取決于她的執(zhí)著與品性。幾十年來,她成了粵劇最熱心的傳播者。尤其是在華人華僑存在的地方,粵劇發(fā)揮了其最大的文化價值,那就是牽連著中華文化的根系。
時光荏苒,白云蒼狗,或許我們在知其人、觀其貌后,才明白葉芝的那句詩:多少人愛慕你的青春美麗,假意和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皺紋。在紅線女年老的照片上,我們依然覺得她很美,美得令人動容。
熱議銳評:送別和紀念紅線女,也許并不會為粵劇復興帶來顯而易見的變化,但通過這個舉動,人們還是可以認識到傳統(tǒng)戲劇的魅力,體會傳統(tǒng)戲劇在過去歲月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光芒是多么輝煌。官方、同行、民間如此心口一致地喜歡紅線女,其本質根源來自于對文化的尊重。這尊重中,或許也摻雜一些對于傳統(tǒng)戲劇日漸寂寥所帶來的失落感,或許也會為振興傳統(tǒng)戲劇注入一些目前還看不見的能量。一代宗師已去,她的星輝永恒,會一直照耀粵劇前程。(韓浩月《新京報》)
話題拓展:遠去的美好;最美;一代宗師;藝術的魅力;執(zhí)著;星輝永恒……
(資料來源:人民網、《新京報》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