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濟深故居

      2014-03-14 05:22:48呂春松
      西江月 2014年10期
      關鍵詞:李濟深蒼梧縣故居

      呂春松

      李濟深故居

      呂春松

      李濟深塑像

      李濟深是我國近現代史上一位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卓越的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人,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李濟深歷任民革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他以畢生的精力致力于中華民族振興事業(yè),把一生的心血和精力獻給了國家,他的光輝業(yè)績永載史冊。

      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是李濟深的故鄉(xiāng),它坐落在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大坡鎮(zhèn)料神村的最南側。故居始建于1925年,是李濟深兄長李少軒主持修建的一座中西合璧的莊園式院落,占地面積3400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100平方米,大小廳房53間。

      1950年,李濟深及親屬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這座故居及所有田產一起捐獻給了國家。故居先后成為了大坡人民公社革委會、坡頭大隊糧倉、料神生產隊糧倉、蒼梧縣“五七”干校、大坡初中、廣西第八地質隊駐地。遺憾的是,“文革”期間,圍墻、門樓、儲谷樓、廚房、飯廳和東南角炮樓等建筑物被拆毀。

      1981年蒼梧縣政府接管故居,開始對外開放。如今的故居,已經成為了一個集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紀念場館。

      故居周邊的環(huán)境

      從李濟深故居牌坊往前走,就到達了故居的李濟深銅像廣場,廣場整體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正中央高高聳立著李濟深銅像。

      李濟深銅像是由李濟深外孫李崴策劃、廣州美院吳雅琳教授創(chuàng)作,十多位敬慕李濟深的各界人士捐資125萬元建造。銅像重4噸,像高4米,紅色花崗巖基座。李濟深銅像背靠故居,面朝南方,身著戎裝,披掛風衣,左手握劍,目光炯炯,面容莊重,英武挺拔,眺望遠方。其基座南面雕刻著:“李濟深先生,1885-195 9。”此外,還刻有“馬叟知天命,謂吾貴可求,但令身許國,何必列王侯”字樣,這是李濟深幼年讀書時所作的詩句。當時,李濟深年僅15歲,卻志向遠大,視富貴如浮云。

      2011年9月9日,在梧州市舉辦的“廣西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舉行了李濟深故居陳列展覽館開館儀式,時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時任自治區(qū)政協(xié)主席馬鐵山,時任中共梧州市委書記劉志勇,以及李濟深后裔等,為李濟深銅像揭幕。

      參觀展覽館后,周鐵農欣然題詞:“鞠躬盡瘁為民族,高風亮節(jié)昭后人。”

      在銅像廣場與故居南大門之間,有一條鑲嵌著卵石的曲徑。曲徑的東面是一張長方形蓮花塘。蓮花塘原是李家魚塘,栽有蓮花,是為了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以展示主人家不隨世俗、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脫的胸襟。

      蓮花塘的東南角有一座八角涼亭,當年故居竣工時,故居的南面只有蓮花塘,并沒有這個涼亭。這座涼亭的出現與當年中國的一件歷史大事——“李濟深湯山被囚”緊緊連在一起。

      在故居西邊有一座山崗,當地人稱之謂“跑馬崗”,李濟深小時候經常在這里騎馬練技,抗戰(zhàn)期間,這里也曾作為李濟深回鄉(xiāng)后的練兵場。

      故居的主體建筑

      故居坐東向西、背北朝南,主體建筑包括南門樓、庭院、前座、中座、后座等,有大小廳房53間。

      南門樓

      從銅像廣場沿卵石曲徑前行,就是李濟深故居。據說,李濟深兄長李少軒主持修建這座宅院時,資金一度緊缺,于是派人到廣州向李濟深要錢,但卻遭到李濟深拒絕:“我的錢只用來養(yǎng)兵救國?!苯Y果來人無獲而歸。后來,李少軒施展“苦肉計”,帶上母親來到廣州,讓母親開口要錢。自小喪父的李濟深,深知母親一生艱辛,但在忠孝難兩全的情況下,還是沒有籌錢給母親,只是耐心地向母親解釋。李母終日愁眉苦臉,廣東海軍將領舒宗鎏覺得不妥,遂出面與陳濟棠、鄧世增、馮祝萬等粵軍友人商議,背著李濟深籌了一筆款給李母帶回,這才建成了這座既具有中國傳統(tǒng)藝術,又有西洋裝飾風格,融合了中西建筑藝術的莊園式建筑。

      故居南門樓的大門,是中西合璧風格的西式圓拱形門,圓拱上有精美的花果灰塑,環(huán)繞著中間半圓形大圖。在十一幅小圖環(huán)繞的半圓型大圖內,天空中祥云朵朵,遠處群山若隱若現,近處一株蒼翠挺拔、枝繁葉茂的古松高聳入云,從遠處的松林中飛來一群蝙蝠,兩頭梅花鹿神態(tài)各異,一頭休閑地靜臥在松樹下,另一頭則從右面的山中飛奔過來,一只仙風道骨的白鶴悠閑地立于綠茵茵的田野,還有一只在高空中翱翔的白鶴向故居飛來。這精美的灰塑,寓意主人家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南門樓的大門,是具有嶺南特色的雙趟攏門,門楣上鑲嵌著大理石刻的“李濟深故居”五個紅色大字,這是由原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屈武先生親筆題寫的。南大門兩邊墻上,懸掛著五塊牌匾,分別是:

      1995年12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共同頒發(fā)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牌匾;

      廣西蒼梧縣人民政府根椐國務院國發(fā)[1996]47號文件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濟深故居”特制的牌匾;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員會宣傳部、統(tǒng)戰(zhàn)部,廣西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頒發(fā)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牌匾;

      民革中央頒發(fā)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史教育基地”牌匾;

      民革廣西區(qū)委會的“同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牌匾。

      故居南門樓頂部,安放了一根漆成紅色的圓木。在圓木的東邊懸著一雙筷子,寓意家庭和諧,多子多福;西邊懸著一對毛筆,寓意文采超群,五子登科。

      西面圍墻內側,有一排鑲嵌在墻上的碑文。其中第一幅是李濟深故居管理處序言。序言碑后,是王光英、程思遠、費孝通、吳階平、胡潔青等題寫的32幅碑文。

      庭院深深

      南門樓進入庭院有一條 “之”字形曲徑,通往故居主樓大門(亦稱“南二門”)。上方是高約3米的葡萄架,上面覆蓋著碧綠的葡萄枝葉,陽光穿透枝葉間隙,灑在曲徑的青磚路面上,顯得格外寧靜。葡萄為本地品種,特點是葡萄籽多,味道酸,在院內栽植這種土葡萄,寓意著主人家多子多孫。在曲徑圍欄外的兩邊,有兩排桂花樹,八月桂花盛開之時,花香四溢?;ㄖx之時,這些桂花樹上就會掛滿一串串碧綠的桂子。當地人都期望家里能出“貴(桂)子”,因此,能夠長出桂子的桂花樹很名貴,以前,也只有名門望族才能找到并栽種。過了葡萄架也就是主樓南二門前了,李濟深當年種植的兩棵松柏傲立在庭院的西南角。

      在西南面的庭院里,有一口水井,當地人稱之為“龍眼井”,井水清澈見底。據說,村子里有這樣一個傳統(tǒng):新婚的第二天,新媳婦必然是最早來到水井挑水的人。在這個民風淳樸的山村里,走進村里的新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很快就融入到這個家,融入到這個村,讓大家知道村里又多了一個賢慧勤快的女人。

      在西面的庭院內,有5株高大的荔枝樹(原來有8株),樹齡接近80年,是梧州著名本地荔枝品種——古鳳荔枝。每年的六月,火紅的荔枝掛滿了枝頭,李家總是把剛從樹上采下的新鮮荔枝,送給周邊的鄰居,一起分享這嶺南佳果。

      主樓中座

      故居的中堂和議事廳就位于主樓的中座。中堂大門為雙趟攏門,門楣上懸掛我國著名民主人士、書法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德衍題寫的“李濟深故居”五個大字的牌匾。在一座名人的故居里,懸掛著三位名人題寫的故居名稱,實屬少見,也由此可見,李濟深生前受人尊敬的程度。中堂的屏風上懸掛著解放后李濟深身著傳統(tǒng)中式服裝的半身像,展現在游人面前的是神采奕奕、悠然自得的樣子,似乎在談笑風生。當年,李濟深先生曾在這里接待過不少的國民黨軍政要員,保護過李鐵夫、梁漱溟、千家駒、狄超白、陳殘云、黃寧嬰等共產黨員、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

      故居中座的二樓為議事廳。議事廳的紅色屏風中間,懸掛著孫中山先生圖像,上方是“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其左右兩邊分別是“革命尚未成功”和“同志仍需努力”的掛墻條幅。在議事廳中間擺放著兩張民國時期的八仙桌及椅子。議事廳南面墻上掛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四幅掛墻條幅,北面墻上掛著一幅國畫《行云萬里圖》。議事廳以雕塑方式,再現了李濟深與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圍坐在長桌四周,共同商議組建中華民族革命同盟(即大同盟)的情景。

      主樓后座

      李濟深的臥室、《南報》編印室和發(fā)報室就設在后座。

      二樓最北面的梢間就是李濟深臥室,臥室基本上還保持著當年的擺設。有當年李濟深使用過的床、辦公桌、書桌等家具。床擺放在房間的東北角,是一張民國時期的架床。剛解放時,蒼梧縣第一任縣長把這張床運回縣政府,放在縣府的倉庫內,這張床才得以完好保存至今。床斜對面擺放著一張珍貴的酸枝木貴妃椅。這張貴妃椅非常珍貴,據說,新居入宅時,這張貴妃椅是黃紹竑親自挑選的,派人專程送到料神村,作為送給李濟深的禮物。解放后,李濟深將其捐獻給當地政府后,分給了當地一個農民,該農民后來將這張貴妃椅賣到蒼梧縣沙頭鎮(zhèn),上世紀80年代初,被蒼梧縣政府征集回來得以保存。這張貴妃椅現已被鑒定為國家二級藏品文物。

      故居的陳列展覽

      蒼梧縣在故居前座二樓的廂房和客廳內,精選李濟深在各個歷史階段保留的圖片,分七個單元,采用中英文逐一介紹李濟深的生平事跡。同時,在故居前座地層大廳和中座地層南面的候見廳采用現代媒體展示設備,不間斷地連續(xù)播放介紹李濟深生平事跡和故居的專題介紹片。

      (一)賢良家世 英年壯懷

      該單元主要介紹了李濟深的生平:李濟深,小名錦江,生于1885年(清光緒11年),1914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即北京陸軍大學。1921年任粵軍第一師師長,1926年任東征軍第二縱隊縱隊長,1926年任黃埔軍校副校長,1948年1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李濟深當選為主席。建國后,李濟深歷任民革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二)辛亥名將 戰(zhàn)功卓著

      該單元主要介紹李濟深從辛亥革命起至20世紀30年代的事跡:李濟深追隨孫中山南征北戰(zhàn)。1921年,李濟深全權負責粵軍的整頓和訓練,建立新式編制,為“鐵軍”奠定了基礎。6月,在連縣星子一帶打垮和消滅沈鴻英部一萬余人。1923年桂系軍閥沈鴻英率部在廣東發(fā)動叛亂,瘋狂叫囂“取消帥府”,公然要求孫中山下野。李濟深率領第一師進行討伐,一路征戰(zhàn)收復肇慶,7月上旬收復梧州。12月,在肇慶創(chuàng)辦了“西江陸海軍講武堂”。

      在家鄉(xiāng)組織民眾抗日時,李濟深就是使用這部電臺來接收抗戰(zhàn)訊息,并與各方抗日游擊隊保持聯系的。

      (三)鼎力建校 黃埔育英

      該單元主要介紹李濟深籌建黃埔軍校的事跡和貢獻:鑒于兩次護法戰(zhàn)爭失敗和陳炯明叛變的教訓,孫中山意識到國民黨內部成分復雜,決心效法蘇聯建軍的經驗,創(chuàng)辦一所軍事學校,訓練革命軍事人才,培養(yǎng)一支忠實可靠的革命武裝。黃埔軍校代理籌備委員長廖仲愷對李濟深非常信任,請他予以大力協(xié)助,李濟深欣然應允。他不僅對黃埔軍校的建立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而且從粵軍第一師中提取現款3萬元,調出槍支兩百余支、子彈3萬發(fā)交給軍校,還將身邊的得力干將鄧演達、陳誠、錢大鈞等,及基層骨干從他創(chuàng)辦的“西江陸海軍講武堂”調去。在李濟深大力的援助下,黃埔軍校終于成立了,他被任命為軍校教練部主任。1926年4月,黃埔軍校更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李濟深被任命為副校長。他獲得了“全國陸軍皆后學,兩粵名將盡門生”的美譽。

      (四)組建同盟 團結抗日

      該單元主要介紹李濟深組建同盟、團結抗日的事跡: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策動了華北“自治”,民族危機的形勢更為嚴峻。為挽救民族,李濟深與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在香港組建中華民族革命同盟(即“大同盟”),中共中央派潘漢年、宣俠父、胡蘭畦到香港幫助他們。李濟深任主席兼組織部長,共產黨員宣俠父、梅龔彬等人分別在同盟中擔任重要職務,大同盟發(fā)布了“反蔣抗日”口號。1936年10月,李濟深接受了中共“逼蔣抗日”的主張,放棄了“反蔣”口號,重新制定了大同盟的綱領,提出組織抗日國民政府,成立全國抗日聯軍的主張。1938年10月,李濟深擔任軍事委員會戰(zhàn)地黨政委員會副主任,積極化解蔣介石制造的國共兩黨兩軍的“磨擦”,把“戰(zhàn)地黨政委員會”辦成為一個動員各方面抗日力量團結合作,限制分裂獨裁的“政府內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他擔任桂林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期間,他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保護共產黨員、民主人士和進步文化工作者,支持進步文化活動,大力宣傳抗戰(zhàn)。1943年9月,蔣介石下令撤銷桂林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后,李濟深接受周恩來的建議,返回家鄉(xiāng)組織民眾抗日武裝,開展敵后武裝抗日。

      (五)創(chuàng)立民革 參政議政

      該單元主要介紹李濟深創(chuàng)立民革、參政議政的事跡和所作的貢獻:1946年,為了致力促進國家和平,李濟深到廣州與蔡廷鍇、李達章等人籌備組織了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947年11月,李濟深、何香凝等在香港集結民主力量,召開國民黨民主派第一次聯合代表大會。1948年1月,李濟深當選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1949年9月30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李濟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這個單元還專門制作了天安門城樓上開國大典場景,站在毛主席身后第一排右邊第二位就是李濟深。游客在這里參觀時,耳邊將傳來毛主席那句激動人心的話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故居專門制作的音頻展示。

      (六)致力統(tǒng)一 晚節(jié)可歌

      該單元主要介紹了李濟深致力祖國統(tǒng)一事業(yè)的事跡:1956年1月30日至2月7日,全國政協(xié)二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李濟深堅決擁護周恩來總理“爭取和平解放臺灣”的主張。并主動向中共中央表示:如果有需要,臺灣當局準許,他可以親赴臺灣做蔣介石的工作。1958年李濟深就美國和蔣介石企圖制造兩個中國發(fā)表義正詞嚴的聲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澎、金、馬廣大軍民同胞是有愛國心的,必然有一天要回到祖國的懷抱?!?/p>

      10月9日,李濟深在北京醫(yī)院病逝,終年75歲。12日上午,首都各界為李濟深副委員長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大會。

      此單元展示了李濟深1949年3月25日迎接毛澤東進京后,至1959年10月期間,他積極參加國家事務管理,致力祖國統(tǒng)一的照片,以及中山公園靈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親自參加吊唁,朱德委員長主祭,林伯渠副委員長致悼詞時的照片資料。

      (七)尊文重教 珍寶獻國

      該單元主要介紹李濟深尊文重教和家屬捐獻文物的事跡:李濟深十分尊重文化人,對傳統(tǒng)精神文化事業(yè)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1955年國慶檢閱,當文藝界、宗教界的游行隊伍走過來時,毛主席笑呵呵地對李濟深打趣說:“你的隊伍到了!”李濟深還是一位文物鑒賞家,他結交了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等一批書畫界朋友,收藏了很多書畫家送給他的作品。1985年,李濟深誕辰100周年時,他的家屬將李濟深一生所珍藏的400多件文物捐獻給廣西博物館。這些珍貴文物中,有一些是國寶級文物、國家一級文物。

      此單元主要展示了1938年馬萬里和張大千合作桂林獨秀峰長卷,卷中有徐悲鴻所題:“卓爾不群”;高劍父紅梅圖軸;黃賓虹設色漁舟晚笛圖軸;齊白石篆書四言聯、水墨魚蝦蟹圖軸;張大千設色松陰閑坐圖軸;溥濡設色山水圖軸;徐悲鴻畫贈李濟深的設色枇杷圖軸,畫上題詩表達了對李濟深當時在桂林的賞識及關懷無限感激之情;石濤墨竹中堂;何香凝設色霜菊寒梅圖軸;李濟深為香港《大公報》復刊十周年題詞、為《新報》新年特刊題詞。還有石硯;紋鼎;白玉、青玉雕件;云蝠紋賞瓶;田黃、青田玉、象牙印章;曾國藩青田石紅紐大方章等一批珍貴文物圖片。

      故居的保護利用

      李濟深故居作為蒼梧縣最重要的歷史人文景觀之一,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對故居的保護、開發(fā)利用,蒼梧縣把李濟深故居劃歸蒼梧縣文物管理所管理,并配備了管理人員。同時,蒼梧縣積極籌措資金,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對故居進行了保護性維修。由于保護性修繕力度不斷加大,其保護級別也隨之得到了提升,故居先后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qū)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李濟深故居被列入了國家第二批免費開放的紀念館,次年元旦,李濟深故居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2010年初,蒼梧縣決定把李濟深故居打造成集愛國主義教育、旅游、休閑于一體的文化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對故居重新進行規(guī)劃。2011年蒼梧縣投資2500萬元,對李濟深故居實施保護性全面修繕和整治周邊環(huán)境。

      全面修繕后的李濟深故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故居的原有風貌,主體建筑的布局結構、藝術風格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歷史的真實性得到較好的延續(xù),大大促進了蒼梧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使故居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實現雙贏。

      2011年10月,李濟深故居這座民革前輩重要的紀念場館,被民革中央列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史教育基地”;2012年,被民革廣西區(qū)委會列為“同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3年,梧州市進行區(qū)劃調整,李濟深故居劃入梧州市的龍圩區(qū)。

      責任編輯:傅燕蘭

      猜你喜歡
      李濟深蒼梧縣故居
      優(yōu)秀書畫作品展
      衛(wèi)立煌故居
      團結(2022年2期)2022-05-06 21:34:52
      小小行醫(yī)記錄折射紅色衛(wèi)生事業(yè)——蒼梧縣匯票背后記載的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防疫工作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2-21 06:34:10
      國民黨特務機關對李濟深在港活動的秘密監(jiān)視
      文史春秋(2021年2期)2021-10-20 09:25:21
      為促成聯眾抗日疾呼
      ——李濟深《致胡鄂公信札》
      藝術品鑒(2021年4期)2021-04-26 02:51:12
      1926年3月24日,李濟深前來黃埔軍校參觀
      黃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48
      魂兮歸來返故居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07
      瞻仰胡適故居 見其未知一面
      華人時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37
      李濟深的軍務后勤
      西江月(2015年7期)2015-11-18 02:48:30
      兩代帝師歸寥落——翁同龢故居
      對聯(2011年10期)2011-09-18 02:35:12
      奉新县| 定边县| 焉耆| 毕节市| 开封市| 海淀区| 驻马店市| 边坝县| 永定县| 余庆县| 酉阳| 禄劝| 富川| 新绛县| 连云港市| 青州市| 平顶山市| 嘉兴市| 石台县| 汕头市| 眉山市| 洛南县| 平泉县| 民和| 常德市| 驻马店市| 乌兰浩特市| 太仆寺旗| 长春市| 原平市| 湄潭县| 隆化县| 库车县| 治多县| 长顺县| 当阳市| 鱼台县| 依安县| 墨江| 长葛市|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