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珮珺
一一:前兩天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翻出不少小時候玩過的東西,什么鐵皮玩具、奇多圈、玻璃彈珠之類的,有好多都還在,真是超級懷念。
小雅:你這是上了年紀的節(jié)奏,開始懷舊了啊,哈哈!
一一:可不是,我還找到了動畫片《葫蘆兄弟》和《邋遢大王》出的書呢。小時候看的電視節(jié)目像《小神龍俱樂部》、《大風車》還有《芝麻街》(Sesame Street)都叫人印象深刻。
玉玉:記得《芝麻街》里的那只黃色大鳥,還有好多有趣的木偶形象。
一一:說起這《芝麻街》,絕對算得上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兒童節(jié)目了,你們知道嗎,還有一部以《芝麻街》為靈感創(chuàng)作的音樂劇呢。
小雅:我知道!是叫《Q大道》(Avenue Q)吧,我在網(wǎng)上看過一些片段。
玉玉:也就是說這是部木偶音樂劇嗎?
一一:不完全是這樣,因為除了木偶角色外,劇中還有幾個真人的角色,不過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當時確實是受到《芝麻街》的啟發(fā)而決定創(chuàng)作這部主角是玩偶的音樂劇的,再加上真人和一些簡單的動畫視頻,就構(gòu)成了一臺別致有趣的音樂劇。
小雅:當看到真人演員在舞臺上與木偶對話時,那種感覺真的非常奇妙。
玉玉:那這就等于是把《芝麻街》搬上了音樂劇舞臺嘍?
一一:不是的,雖然劇中一些木偶角色可以說是直接模仿了《芝麻街》,比如洛德(Rod)和尼克(Nicky),就與《芝麻街》中的伯特(Bert)和恩尼(Ernie)非常相似;而脆奇怪獸(Trekkie Monster)的原型毫無疑問就是《芝麻街》中的餅干怪獸(Cookie Monster),劇中也有告訴小朋友們不要胸無大志這些道理,但本質(zhì)上這部音樂劇是面向成人的,而不是兒童。
玉玉:是因為劇中有涉及到什么少兒不宜的話題嗎?
小雅:沒錯,《Q大道》這出戲涉及了相當多辛辣敏感的成人話題,比如醉酒、種族歧視、同性戀等,并不適合兒童觀看,所以這其實是一部以《芝麻街》為基礎(chǔ)而創(chuàng)作出的更適合成人觀看的作品。
一一:除了木偶角色是這部劇的一大特色外,該劇的另一特色就是操作木偶的演員并沒有刻意隱藏在幕后,而是直接站在旁邊進行操作,他們會配合手中的木偶做出各種滑稽搞怪的表情并發(fā)出相應(yīng)的聲音。
玉玉:就是讓真人演員和木偶以及他們的操縱者一起同臺演出?
一一:是的,這樣的話,木偶、真人演員及操控演員之間會在舞臺上有極其生動有趣的互動,從表情到語言,到肢體接觸,有各種花樣百出的笑料。
小雅:有時還會加入角色與觀眾的互動,拉近臺上臺下的距離,這更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生動性,真是喜感十足??!
玉玉:哇!這聽上去就很有意思哦。
一一:簡而言之,這部作品就是講述了幾個木偶和三個真人,共同生活在一條并不存在的名叫“Q”的大道上的故事,時間背景是現(xiàn)代,角色也大多都是年輕人。
玉玉:這似乎和另一部音樂劇《吉屋出租》(Rent)的故事有些類似吧。
小雅:說起來是有點像,涉及的話題也是有些少兒不宜的,也同樣是一群年輕人,但我覺得《吉屋出租》更加沉重糾結(jié)和復雜,而《Q大道》是屬于典型的喜劇風格,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挺歡樂鬧騰的,每幾分鐘就會讓觀眾笑一次。
一一:沒錯,雖然劇中這些生活在“Q”大道的角色們老是被生活壓迫,到處受打擊,但他們總能苦中作樂,全劇主題也是積極樂觀向上的,用現(xiàn)在通俗的話說就是輸出正能量。
玉玉:如果只是因為有了木偶的加入,加上整體喜劇輕松的風格的話,是不足以成為這部作品成功的原因吧。
一一:你說得很對,其實《Q大道》受歡迎的重要原因是在于它非常真實,它的故事來源于詞曲作者羅伯特·洛佩茲(Robert Lopez)和杰夫·馬克斯(Jeff Marx)早年在紐約打拼的經(jīng)歷,劇中包含了很多年輕一代面臨到的各種問題,按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展現(xiàn)了“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的典型現(xiàn)狀。
小雅:其中角色的設(shè)置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比如普林斯頓(Princeton)拿著大學的畢業(yè)文憑卻找不到工作,卻還要定期償還信用卡賬單。
玉玉:哎喲,這人物命運瞬間讓我想起了自己找工作時的那段日子,真是如他一樣不堪回首啊……
一一:劇中還有長得不錯人也聰明,可卻總也沒找到愛情的凱特怪獸(Kate Monster);拼命想掩藏自己性取向的洛德(Rod);大齡失業(yè)男布萊恩(Brian);還有老是搗蛋出壞主意的壞點子熊(The Bad Idea Bears)等各類角色。
玉玉:天啊,剩女問題、社會菜鳥、失業(yè)困境,還有周邊唯恐天下不亂幸災(zāi)樂禍的人,這些簡直就是我們這幫年輕人現(xiàn)狀的直接反射嘛。
小雅:是的,正因為這部音樂劇如此貼近現(xiàn)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很多觀眾都能從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對于他們的喜怒哀樂也極為感同身受,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
一一:也因此這部作品獲得了巨大成功,在2004年的托尼獎競爭中打敗了眾多豪華大制作的對手,奪取了最佳音樂劇、最佳音樂劇詞曲等三項極具分量的獎項,一路從外百老匯演到百老匯,又登上了倫敦西區(qū)的舞臺,而且還制作了更適合青少年觀看的版本。順便說一下,這個月已經(jīng)開始上演《Q大道》的中文版了,據(jù)說歌詞翻譯得相當接地氣呢。
玉玉:真的嗎?那我一定要去現(xiàn)場看一下這部音樂劇!
小雅:友情提醒你一下,最好不要邊喝飲料邊看戲,不然很容易笑得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