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玲,魏麗萍,馬 寧
(甘肅省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甘肅 定西 743000)
甜蕎品種比較試驗初報
賈瑞玲,魏麗萍,馬 寧
(甘肅省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甘肅 定西 743000)
在旱地條件下對7個甜蕎品種(系)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以定甜2001-02綜合性狀表現(xiàn)良好,折合產量為2260 kg/hm2,較對照定96-1增產230 kg/hm2,增產率11.33%。
甜蕎;品種(系);品比試驗;初報
甜蕎(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為非禾本科谷物,屬雙子葉蓼科(Polygonaceae)蕎麥屬(FagopyrumGaerth),又名喬子、烏麥、花麥、三角麥,是蕎麥屬的一個栽培種[1]。甜蕎具有生育期短、適應性強、耐旱耐瘠、食療同源、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我國是甜蕎生產大國,面積和產量居世界第2位,目前全國20個省區(qū)甜蕎種植面積約54.6萬hm2,總產約30萬t[1]。隨著蕎麥科學研究及新產品開發(fā)工作的深入,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和膳食結構的改善,甜蕎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將成為21世紀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2],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為了進一步推進甜蕎的開發(fā)利用,2012年我們對7個甜蕎品種(系)在甘肅省定西市旱地栽培條件下進行了比較試驗,以進一步鑒定其綜合生產力。
參試甜蕎品種(系)共7個,定甜2001-02由甘肅省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提供,小三棱由內蒙古自治區(qū)奈曼特旗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提供,8802-1由甘肅省平涼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提供,改良1號、榆蕎-4由陜西省榆林市農業(yè)學校提供,信農1號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提供,赤峰1號由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提供。對照品種為定96-1(定甜蕎1號),甘肅省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提供。
試驗設在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旱地試驗地,小區(qū)位于北緯33°32′,東經104°42′,海拔1920 m。土質為黃綿土,前茬馬鈴薯,肥力中等。試驗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品種為1個小區(qū),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0m2(2m×5m)。試驗于6月19日采用手鋤開溝撒播,每小區(qū)播種6行,行距33 cm,播種量120萬粒/hm2,試驗地四周設保護行。播前深耕,結合深耕施入農家肥22.5 t/hm2、尿素75.0 kg/hm2、磷酸二銨120.0 kg/hm2、普通過磷酸鈣120.0 kg/hm2,其它田間管理同當?shù)卮筇铩L镩g調查記載各品種(系)生育期及特征特性,成熟后每小區(qū)隨機抽取10株考種,記載方法執(zhí)行全國蕎麥良種區(qū)域試驗統(tǒng)一標準。按小區(qū)單收計產。
從表1可以看出,參試品種(系)的全生育期為85~93 d,其中榆蕎-4為93 d,較對照品種定96-1晚熟5 d;改良1號、定甜2001-02、赤峰1號為85 d,較對照定96-1早熟3 d;小三棱和信農1號生育期與對照一致,均為88 d。
表1 參試甜蕎品種(系)物候期及全生育期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7個品種(系)的株高為85.3~103.2 cm,均低于對照定96-1。主莖分枝數(shù)為4.2~7.7個,其中小三棱、改良1號、赤峰1號低于對照定96-1,其余品種(系)高于對照定96-1。主莖節(jié)數(shù)為6.7~9.3節(jié),小三棱、定甜2001-02、赤峰1號低于對照定96-1,其余品種(系)高于對照定96-1。單株粒重為0.70~1.45 g,均低于對照定96-1。千粒重為24.5~28.4 g,以赤峰1號最高,為28.4 g,小三棱、改良1號、8802-1、信農1號均低于對照定96-1。粒形均為三棱形。粒色榆蕎-4與對照定96-1粒色一致,為黑褐色;信農1號、赤峰1號為褐色,其余品種(系)均為紅褐色。
表2 參試甜蕎品種(系)主要經濟性狀
試驗結果(表3)表明,7個參試品種(系)中,定甜2001-02、榆蕎-4較對照定96-1增產,其余品種(系)均較對照定96-1減產。其中定甜2001-02折合產量最高,為2260 kg/hm2,較對照增產230 kg/hm2,增產率11.33%;其次是榆蕎-4,折合產量為2130 kg/hm2,較對照增產4.93%;8802-1折合產量為1990 kg/hm2,較對照減產1.97%,居第4位;改良1號折合產量為1830 kg/hm2,較對照減產9.85%,居第5位。對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定甜2001-02與榆蕎-4差異不顯著,與定96-1(CK)差異顯著,與其余品種(系)之間差異極顯著;榆蕎-4與定96-1(CK)、8802-1之間差異不顯著,與改良1號、信農1號、小三棱、赤峰1號之間差異極顯著;定96-1(CK)與8802-1差異不顯著,與改良1號差異顯著,與信農1號、小三棱、赤峰1號之間差異極顯著;8802-1與改良1號、信農1號差異顯著,與小三棱、赤峰1號之間差異極顯著;改良1號與信農1號、小三棱之間差異不顯著,與赤峰1號差異顯著;信農1號、小三棱、赤峰1號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3 參試甜蕎品種(系)產量結果
1)通過對7個甜蕎品種(系)的生育期、株高、主莖分枝數(shù)、單株粒重、千粒重和折合產量等性狀的綜合分析,定甜2001-02折合產量最高,為2260 kg/hm2,較對照定96-1增產230 kg/hm2,增產率11.33%,豐產性好,可作為首選甜蕎品種在定西市大面積推廣。
2)優(yōu)良品種的經濟產量和生物產量構成受栽培技術和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選擇適合的栽培品種需要綜合考慮[3]。
[1]林如法,柴 巖,廖 琴,等.中國小雜糧[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4-47.
[2]杜燕萍,??饲?,王 敏,等.甜蕎引種試驗初報[J]. 甘肅農業(yè)科技,2008(5):21-23.
[3]房智遠,侯喜林,祝 旅,等.蔬菜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74-180.
(本文責編:陳 偉)
S517
A
1001-1463(2014)01-0025-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1.011
2013-09-02
甘肅省科技廳重大專項(0801NKBA016)子課題“小雜糧作物品種創(chuàng)新與增產提質技術研究與示范”部分內容
賈瑞玲(1979—),女,甘肅平涼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蕎麥育種工作。聯(lián)系電話:(0)18794270152。E-mail:jiaruiling68@126.com
馬 寧(1972—),男,甘肅通渭人,研究員,主要從事蕎麥莜麥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聯(lián)系電話:(0)1399327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