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布魯姆
上個周末我去朋友家吃晚飯,第一次見到了她五歲的女兒。
小瑪雅有一頭卷曲的褐色頭發(fā),小鹿般的黑色眼睛,穿著閃亮的粉紅色睡衣可愛極了。我想尖叫,“瑪雅,你真是太可愛了!看看你!轉(zhuǎn)個圈,穿著那件有褶飾邊的睡衣像模特一樣展示,美極了!”
但是我沒有,打消了自己的念頭。遇到小女孩的時候我總是強忍著,克制著自己的那些告訴她們是如何可愛、漂亮、美、得體、指甲修剪整齊、頭發(fā)打理好的沖動。
在我們的文化標準里,那是和小女孩交流的開題話,難道不是嗎?為什么不給她們真誠的問候來提升她們的自尊呢?
這個星期ABC新聞報道,3~6歲的小女孩中有將近一半擔(dān)心她們胖了。在我的書《思考:女人坦誠的聊天能夠在這個呆板的世界更聰明》里,我揭露,12歲以下的女孩中有15%~18%現(xiàn)在定期地涂睫毛膏、畫眼線和涂口紅,進食障礙上升了,自尊心下降了,25%的年輕美國女人更想贏得全美超模大賽,而不是諾貝爾和平獎。甚至成功的女大學(xué)生想要火辣而不是聰明。一位邁阿密媽媽在整容手術(shù)中死了,留下了兩個孩子。這些事情還會發(fā)生,還會撕咬我的心。
告訴女孩子她們的容貌是你最先注意到的,那么就是告訴她們?nèi)菝脖绕渌囊磺卸贾匾?,這會讓她們從5歲開始節(jié)食,11歲開始粉底霜,17歲隆胸術(shù),23歲肉毒素。我們的文化必備中女孩子要火辣,“隨時保持火辣”(譯注:原文為“24/7”,即一個星期七天全天24小時,本人認為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因而意譯為“隨時”)也已經(jīng)成為新的標準,美國女人也越來越不開心。什么東西遺失了?是生活的意義、觀點、閱讀、思考價值以及造詣。
這就是我強迫自己像下面那樣和小女孩溝通原因。
“瑪雅,”我說,蹲到和她差不多高,看著她的眼睛,“很高興見到你?!?/p>
“我也很高興見到你,”她說道,訓(xùn)練有素、彬彬有禮的,和大人交談的好女孩的聲音。
“那么,你最近在讀什么書呢?”我問道,眨著眼睛。我愛書,為書著迷,所以會提到。
她的眼睛睜大了,然后老練的禮貌的面部表情顯露出對這個話題是真的興奮。盡管她停了一會兒,應(yīng)該是對我這個陌生人有點小害羞吧。
“我喜歡書,”我說,“你呢?”
“我也是,”她說道。“現(xiàn)在我都能自己讀了!”
“哇,了不起!”我說道,對五歲的人來說也確實是。
“你最喜歡的書是什么?“我問道。
“我去拿!我可以給你讀嗎?”
瑪雅挑了本《Purplicious 》,對我來說是本新書,瑪雅在沙發(fā)上緊偎著我,驕傲地大聲讀著每一個字。書是有關(guān)一位我們喜歡粉紅色的,但是又受著學(xué)校里一群只穿黑色的女孩的作弄的女英雄的。唉,這是有關(guān)女孩子和她們穿著的,以及她們的服裝選擇決定了她們的身份認同的書。但是瑪雅合上最后一頁的時候,我引導(dǎo)對話深入到書中的主題:低劣的女孩、同齡人壓力和不合群。我告訴她世上我最喜歡的顏色是綠色,因為我愛自然,她也被說服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