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全
“大門口路窄彎徑,兩地通途汽笛鳴。
膽跳單行車碰撞,心驚兩側水無情。
白天瞪眼輕輕駕,黑夜留心慢慢行。
歲月如歌空轉去,誰來慷慨救蒼生?”
在2014年2月18日的珠海市金灣區(qū)政協(xié)第三屆四次會議上,區(qū)政協(xié)委員杜觀山以自創(chuàng)的這首《大門口公路》七言律詩作為提案演講,反映“大門口公路”有幾段“爛尾路”多年未能解決。“大門口路”是當?shù)亟紖^(qū)一條道路俗稱。2006年,區(qū)政府撥款將該道改造成水泥路面,因為資金不足,遺下兩段共約600米長的路段為單行線,至今未能澆筑成雙行水泥路面,給車輛通行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6年以來,該路段共發(fā)生50余起交通事故,其中死亡3人,受傷30多人,群眾對此意見很大。杜觀山雖然普通話不怎么標準,但演講的內容和方式卻讓大家精神一振,話音落下,現(xiàn)場與會人員和上級領導就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上級部門的領導更是當眾接招表態(tài):“今年一定解決!”
一份提案一首詩,一首詩才幾十個字,就將問題反映得清清楚楚,這樣的提案演講之所以能贏得掌聲和重視,就是因為它言簡意賅,而且表述精彩、話語連貫、邏輯緊扣,讓人一聽就明白內部和問題的本質。沒有那些空洞的八股字眼和華麗空洞的辭藻,便于有關部門和老百姓理解。這種短小精悍的短詩提案,有時候更獨具演講魅力,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