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wǎng)德陽供電公司,四川 德陽 618000)
目前電容量法已作為診斷變壓器繞組變形的重要項目之一。在現(xiàn)場試驗時,變壓器繞組的電容值同變壓器繞組的絕緣介質(zhì)損耗因素一起測量出來,與歷史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國家電網(wǎng)公司制定的《輸變電設(shè)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若電容值發(fā)生明顯變化,應(yīng)予以注意。因此,對電容值發(fā)生明顯變化的繞組做出正確的診斷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在現(xiàn)有的文獻中以及大多變壓器出廠試驗數(shù)據(jù)中,三繞組變壓器等值電容電路都忽略了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的電容,通過5次接線測得的結(jié)果可以計算出5個電容值;而在現(xiàn)場試驗中都計及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的電容,通過6次接線測得的結(jié)果計算出6個電容值。采用矩陣理論對這兩種方式進行了闡述,并找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得出兩者的一致性。
忽略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電容后,三繞組變壓器繞組等值電容電路圖如圖1所示。
由于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的電容C13數(shù)值較小,被忽略。通過高對中、低及地CH-ML,中對高、低及地CM-HL,低對高、中及地CL-HM,高、中、低對地CHML,高、中對低及地CHM-L,共5組數(shù)據(jù)。通過下列方程可以計算得到C1、C2、C3、C12和C23。
C1、C2、C3為高、中、低壓繞組對地電容;C12為高壓繞組與中壓繞組間電容;C23為中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電容圖1 模型1中三繞組變壓器等值電容電路圖
(1)
寫成矩陣形式為
AX=P
(2)
其中
(3)
計及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電容后,三繞組變壓器繞組等值電容電路圖如圖2所示。
C1、C2、C3為高、中、低壓繞組對地電容;C12為高壓繞組與中壓繞組間電容;C23為中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電容;C13為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電容圖2 模型2中三繞組變壓器等值電容電路圖
通過6次不同的接線就可以得到6組不同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高對中、低及地CH-ML,中對高、低及地CM-HL,低對高、中及地CL-HM,高、中、低對地CHML,高、中對低及地CHM-L,中、低對高及地CML-H。通過解下列方程可以得到C1、C2、C3、C12、C23和C13。
(4)
寫成矩陣形式為
BY=Q
(5)
其中
(6)
需要說明的是式(6)矩陣Y中的元素與式(3)矩陣X中的元素不相等。
把式(5)中矩陣B、Y、Q進行分塊,于是有
(7)
其中
(8)
根據(jù)分塊矩陣的乘法,于是有
AT+KR=P
(9)
把式(2)代入式(9),可以得到
T=X-A-1(KR)
(10)
式中,A-1(KR)為一常數(shù),計算出其值為
(11)
從式(10)相應(yīng)的可以得到
ΔT=ΔX-A-1(KΔR)
(12)
式中,A-1(KΔR)的值為
(13)
從式(12)可以看出,兩種模型計算出的電容值變化量僅與高低壓繞組間的電容C13變化量有關(guān),一方面C13數(shù)值較小,另一方面即使在變壓器繞組發(fā)生變形的情況下C13的變化量也較小。因此兩種模型計算出的電容值變化量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
某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型號為 SFSZ10-50000/110,額定電壓為(110±8×1.25%)/(38.5±2×2.5%)/10.5 kV,額定電流為262.4/749.8/2749.3 A。進行例行試驗中,發(fā)現(xiàn)繞組電容量異常。出廠試驗、交接試驗和本次試驗的測試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表1中出廠試驗只通過5次接線測得數(shù)據(jù),交接試驗和例行試驗采用了6次接線測得數(shù)據(jù)。
(1) 忽略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電容,采用模型1進行計算。經(jīng)計算后各繞組的電容量如表2所示。
表1 出廠試驗、交接試驗和本次試驗電容量測試值
表2 采用模型1各繞組電容量的計算值
(2) 計及高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電容,采用模型2進行計算。由于出廠試驗只有5組數(shù)據(jù),無法比較,因此只比較了交接試驗和例行試驗的數(shù)據(jù)。經(jīng)計算后各繞組的電容量如表3所示。
表3 采用模型2各繞組電容量的計算值
通過表2與表3的對比,可以看出采用兩種模型計算出的電容值變化量幾乎是一致的,不會影響對變壓器繞組變形的診斷分析。
從表2和表3都可以直觀地看出,中壓繞組與低壓繞組之間的電容量增加了33%左右,變化最大,高壓繞組與中壓繞組之間電容量小幅度降低,減小了4.25%,低壓繞組對地的電容量增加了2.2%,說明了中壓繞組在電動力作用下向鐵心收縮,導致中壓繞組與低壓繞組間的距離大幅度減小,高中壓繞組之間的距離小幅增大。
通過兩種變壓器繞組等值電容模型的計算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1)在計算各繞組電容量時,先通過模型2計算出各個繞組對地、各繞組之間的電容量,通過式(10)輕松得出模型1的值,避免了再次解方程組的麻煩。
(2)對于出廠試驗只采用5次不同接線數(shù)據(jù)的,每次的試驗數(shù)據(jù)都通過模型1方式計算出進行對比分析。
[1] Q/GDW 168-2008,輸變電設(shè)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S].
[2] 李建明,朱 康.高壓電氣設(shè)備試驗方法[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3] 丁偉,丁天祺.變壓器繞組電容量異常變化實例分析[J].變壓器,2012,49(2):71-74.
[4] 同濟大學數(shù)學系.線性代數(shù)[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