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楊玫+整理/十七
“我早上6時出門,晚上8時到家。冬天如果中午不出去遛個彎,一天都看不見太陽?!彪娨曅侣務シ胖岸际泻蝤B族”專題報道,一位年輕人接受采訪時說。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新聞,不禁感慨:女兒小倩打拼在深圳,與這個年輕人大同小異,不同的是她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
小倩夫妻剛上班的時候工資低,所幸吃住都由公司承擔,他們的日子過得還比較順暢??勺詮男≠簧路品坪螅瑔T工宿舍住不下一家三口,他們只得另尋住處。夫妻倆跑了多家房產(chǎn)中介,深圳市內(nèi)的房租貴得驚人,他們實在難以承受。幾經(jīng)篩選,他們租了一套位于郊區(qū)的房子。雖然遠點,但房子性價比挺高,適合一家三口居住。
新家離他們上班的地方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每天早上披著星星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這樣奔波了一段時間,小倩支撐不住了,哭著打電話向我訴苦:“媽,我和亮子整天不是在公司就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只能將可憐不到2歲的菲菲放在附近的托兒所。我們每天太晚回到家,她不讓抱也不讓親,我這個當媽的真的太不稱職了?!闭f著說著,小倩就哭了起來。
小倩的狀態(tài)讓我擔憂。為了幫她渡過難關,我放棄了老家悠哉的生活,將老伴留在家里,到深圳照顧小倩的生活,順便幫她帶菲菲。
光陰如梭,時間的車輪又過了1年,菲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小倩兩口子都升了職加了薪。這時,他們開始考慮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但看了無數(shù)家樓盤,可供他們選擇的余地卻很小,依他們的經(jīng)濟能力,還是只能選擇遠郊的房子,這就意味著他們依然不能結(jié)束“候鳥族”的生活。她也萌生過換工作或者離開深圳的念頭,但權衡之下又舍不得那份不錯的事業(yè)。
最后,他們拿出三十萬元積蓄在鄰近的惠州市首付了一套小戶型的二手房。那里雖然離他們上班的地方稍近一點,但還是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每天上下班他們依然得需要三個多小時。而傍晚下班若遇上堵車動彈不得,他們回到家就已經(jīng)是深夜了。饑腸轆轆的他們,勉強打發(fā)下肚子,也就睡了,很少有與菲菲交流的時間。菲菲的喜怒哀樂,他們無從知道;菲菲的學習狀況,他們也不了解。畢竟我這個做姥姥的不能代替爸媽,孩子的內(nèi)心沒有父愛母愛的滋潤,是孤獨的。
而小倩因為長期奔波生活無規(guī)律,一天到晚總是喊累。作為“候鳥族”,忽略了孩子還透支了身體,我真的不知道她這種選擇是對還是錯。我也老了,總有要離開深圳落葉歸根的那一天。我不知道我離開了,小倩他們要怎么生活。因為她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就像漂泊的浮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