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武
飛翔的海鷗
●文/章 武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有誰,敢用李白這大氣磅礴的詩句來作為自己的筆名?唯有你,我的大學同窗黃世連、詩人黃河浪!
如今,你的詩魂已經融入大海,猶如你那些以海命名的詩集,讓大陸的《大地情詩》、香港的《香江潮汐》、夏威夷的《海外浪花》,一起駕著《風的腳步》,匯成《海的呼吸》,我們,只能在《披黑紗的地球》上,在風雨雷電與海濤的交響中,聆聽你的《天涯回聲》……
你出生在福州。你是個海員的兒子。你那激情澎湃的血脈中早就流淌著大海的基因。你身材瘦削但心胸坦蕩,你體弱多病但意志堅強。早在剛上大學時的一篇日記中,你就立志要做一只海鷗,“做大海的驕傲的兒子”,“迎著暴風雨”,“飛吧,像流星,像閃電!”
1975年,你告別福州的教壇,移居香港,以畫謀生之余,一手寫詩,一手寫散文。你結集出版的散文《遙遠的愛》和《生命的足音》影響之大,并不亞于詩歌。尤其是1979年你所寫的《故鄉(xiāng)的榕樹》,文情并茂,好評如潮,不但榮獲香港市政局首屆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還被大陸和香港選入中學語文教材,至今,在“百度”上,有關該文的條目多達三萬五千條。
1995年,你移居美國夏威夷之后,便致力于推動華文文學創(chuàng)作,促進中美文化交流。1997年,夏威夷華文作家協(xié)會成立,出任會長的你,當即創(chuàng)辦《珍珠港》文學報。此后,又經過五年努力,你主編了第一部夏威夷華文作家選集《藍色夏威夷》。如今,這部封面上印有藍天、碧海、椰子樹的大型文集,還高高矗立在書架上,散發(fā)出赤道陽光的強烈色彩,傳來太平洋上的陣陣風濤聲。
更難能可貴的是,三年前的夏天,你以延緩療治的病弱之軀,肩負在夏威夷舉辦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的重擔。結果,研討會大獲成功,夏威夷參、眾兩議會特頒獎狀予以表彰??上?,我因病住院未能應邀前往,只能致電遙表賀忱。后來,當收到會議論文集《握手太平洋》時,才知道,這是我難以彌補的憾事。
作為世界華文文壇上的一位詩人、散文家和評論家,一位相當活躍的組織活動家,你的繁忙可想而知,但你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家鄉(xiāng)的榕樹和榕陰下的父老鄉(xiāng)親。多年來,凡福州有重大的國際文學交流活動,你總是千方百計趕回參加,其間,也總要抽空回母校福建師大拜望老師,并與在榕的老同學們聚會。家鄉(xiāng)的進步,點點滴滴,滲入你的詩文;家鄉(xiāng)的文事,絲絲縷縷,編進你的《珍珠港》。那年秋天,你攜夫人連蕓女士來我家時,還鄭重相約:各自珍重,好好活到八十歲!萬沒想到,年僅七十一歲的你,卻提前走了。當連蕓在電話中泣不成聲地告知這一噩耗時,毫無思想準備的我,竟一時無語而凝咽。連蕓還告訴我,你去世時七十一歲,《珍珠港》當時也剛巧辦到第七十一期。
七十一歲,七十一期。如此巧合的數字。難道,冥冥之中,這就是你的定數?第七十一期的《珍珠港》寄到時,你女兒葉芳女士說,是遵照你臨終前的囑托,作為你的繼任主編寄來的,其頭版頭條消息就是你去世的消息。
此刻,窗外風雨交加,你筆下“故鄉(xiāng)的榕樹”也在嘩然作響。淚眼模糊中,我仿佛聽見太平洋上的風聲雨聲浪濤聲,看見一只勇敢的海鷗在飛翔,像流星,像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