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某稠油區(qū)塊集輸系統(tǒng)的方案設計
李奕霖 吳濤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某稠油開發(fā)區(qū)塊集輸系統(tǒng)采用三級布站方式,摻水降黏集輸流程。集油站主要將各計量站的來液匯集,進行沉砂、脫出部分污水用于摻水且閉路循環(huán),以實現(xiàn)熱能重復利用。根據(jù)該稠油油田注汽、燜井、放噴產(chǎn)液量波動大及出砂嚴重等特點,推薦采用大罐沉砂、脫摻水流程。根據(jù)產(chǎn)量預測,考慮適應含水50%及摻水量,各區(qū)集輸管道應選擇兩種管線規(guī)格DN100mm和DN150mm進行工藝計算。集輸和摻水管線應全部采用黃夾克泡沫塑料保溫管并埋地敷設。
集輸系統(tǒng);沉砂;脫水;管線選擇;摻水量
某稠油開發(fā)區(qū)塊共部署新井83口,利用老井13口,擬動用地質儲量37.65×104t,建設產(chǎn)能6.6×104t。原油對溫度反應敏感。因此集輸流程的合理選擇是方案設計的要點之一,探討集輸系統(tǒng)工藝設計方法與計算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1.1 集輸流程確定
某稠油開發(fā)區(qū)塊集輸系統(tǒng)采用三級布站方式:即單井→計量站→集油站→聯(lián)合站。河南油田目前已開發(fā)的稠油油田采用摻水降黏集輸流程,單井耗熱10kW。
1.2 集油站沉砂和脫水方案的確定方法
集油站主要將各計量站的來液匯集,進行沉砂、脫出部分污水用于摻水且閉路循環(huán),以實現(xiàn)熱能重復利用。
(1)立式罐沉砂和脫水方案。各計量站來液直接進沉砂罐沉砂、脫水,脫出部分污水回摻至計量站,經(jīng)摻水閥組分配計量后至單井,實現(xiàn)摻水閉路循環(huán),以達到熱能重復利用。產(chǎn)出液加壓外輸至集中處理站。立式罐沉砂、脫水方案流程見圖1。
圖1 立式罐沉砂脫水工藝流程
(2)分離器沉砂和脫水方案。站外來液進入分離器進行沉砂、脫水,脫出部分污水回摻至計量站,經(jīng)摻水閥組分配計量后至單井,實現(xiàn)摻水閉路循環(huán),以達到熱能重復利用。工藝流程見圖2。
圖2 分離器沉砂脫水工藝流程
(1)沉砂、脫摻水罐。集油站原油處理系統(tǒng)設計規(guī)模37×104t/a,摻水量26×104t/a,沉砂脫水日處理量1726m3,沉砂、脫水時間可設計為2~4h,正常運行需要1座沉砂、脫水罐和1座輸油緩沖罐,選擇2座300m3拱頂罐,立式罐應設計合理的內部結構,以達到除砂、脫摻水的目的。同時使輸油含水均勻,罐底部沉砂段還應設置熱水水力沖砂和助排裝置,罐內應設計蒸汽加熱盤管并外做保溫處理。
(2)外輸泵。集油站原油處理系統(tǒng)設計規(guī)模37×104t/a,外輸液量1014m3/d,考慮稠油黏度大、出砂嚴重,推薦選擇2臺螺桿外輸泵(Q=43m3/h、H=2.8MPa、N=45kW),1運1備。為減少外輸泵能耗,增強輸油泵運行平穩(wěn)性,應配1套一托二式變頻調速裝置。
(3)摻水泵。集油站原油處理系統(tǒng)摻水設計規(guī)模26×104t/a,最大摻水量720m3/d,選擇2臺離心摻水泵(Q=30m3/h、H=2.0MPa、N=30kW),1運1備。同樣為減少摻水泵能耗,增強摻水泵運行平穩(wěn)性,應配1套一托二式變頻調速裝置。
(4)原油換熱器。外輸液量最大為37×104t/a(40m3/h),采用蒸汽作加熱熱源,外輸溫度由50℃升至80℃,選用2臺80m2列管式高效換熱器,其中1臺與摻水換熱器互為備用。
(5)摻水換熱器。摻水量為720t/d(30t/h),采用蒸汽作加熱熱源,溫度由50℃升至80℃,選用1臺80m2列管式高效換熱器。
(1)單井集輸管線的選擇。單井產(chǎn)油量3t/d,考慮適應含水率50%及摻水量,單井集輸管線選擇DN65mm和DN50mm兩種規(guī)格,應分別計算集輸半徑為0.5km和0.4km的壓降與溫降。
(2)計量站至集中處理站集輸管線選擇。根據(jù)產(chǎn)量預測,同樣要考慮適應含水率50%及摻水量,各區(qū)集輸管道應選擇兩種管線規(guī)格DN100mm和DN150mm進行工藝計算。
(1)立式罐沉砂和分離器沉砂兩種工藝流程都能實現(xiàn)沉砂、脫出摻水的目的。根據(jù)該稠油油田注汽、燜井、放噴產(chǎn)液量波動大及出砂嚴重等特點,宜推薦采用大罐沉砂、脫摻水流程。
(2)由計算可知,該集輸系統(tǒng)單井集輸管線應選d=60mm×3.5mm,摻水管線可選d=34mm× 3mm。
(3)由計算可知,該區(qū)塊1#~2#站集輸管線輸液量400t/d,可采用d=114mm×4mm管道。2#~12#站集輸管線輸液量800t/d,可采用d=159mm× 5mm管道;摻水量400~600t/d,摻水干線可采用d=89mm×4mm。3#~4#計量站集輸管線輸液量300t/d,可采用d=114mm×4mm管道;摻水量150~240t/d,摻水干線可采用d=76mm×3.5mm。5#~4#計量站集輸管線輸液量280t/d,DN80mm和DN100mm兩種管道計量站起輸壓力都高,若換大輸油管線,會造成溫降過大,需要在5#站增加提升泵;摻水量200t/d,摻水干線采用d=76mm×3.5mm。4#~12#集油站集輸管線輸液量1000t/d(包括3#、4#、5#三個計量站產(chǎn)液量和摻水量),應采用d= 159mm×5mm管道;摻水量620t/d(包括3#、4#、5#三個計量站摻水量),摻水干線可采用d=114mm× 4mm。
(4)集輸和摻水管線應全部采用黃夾克泡沫塑料保溫管并埋地敷設。
(欄目主持 張秀麗)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