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華
表演系學生往往從大二開始就主動跑到各個劇組尋找演戲機會,還會參加一些聚會,以便結識導演、制片人或經紀人,為日后的演藝事業(yè)積累經驗、鋪路搭橋。但在這方面,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97級學生馮紹峰卻是個十足的“異類”——他對見組找戲這些事情完全不上心,同學邀他一塊去,他也一一拒絕。
他之所以不愿跑劇組,一是因為內心那點小清高,“一想到要被人評頭論足,就覺得渾身不舒服”。二是他對大學生活有自己的規(guī)劃,“大學時光很難得,我要好好享受,專心把學業(yè)搞一搞,畢業(yè)以后的事情暫時不去想太多?!?/p>
大學那四年,老師交代的角色馮紹峰都會認真完成。沒有功課時,他就會拿著攝像機四處去拍他覺得有意思的題材。于是,他成了表演系里少有的四年沒有出去接過戲的學生,更成了難得的不遲到、不早退,還拿獎學金的好學生。
馮紹峰直到大學畢業(yè)才正式接戲,第一部戲就是男一號,但他那時的演技被初中同學評價“說你傻,是對你客氣”。此后, 只要有演出機會,馮紹峰都會爭取,哪怕是跑龍?zhí)住5?011年,他已經參演了40部電視劇、10部電影、2部話劇,電視劇《宮》只不過是促成了這種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但這樣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卻非刻意為之,更像一條只屬于馮紹峰自己的成名之路。他并不是沒有遇到過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早在他大三,同班同學佟大為、嚴寬早已出名的時候,大導演趙寶剛正為《永不瞑目》物色男主角。他手里握著別人轉給他的馮紹峰的照片,覺得此人不錯,便約馮紹峰去北京細聊。見面后,趙寶剛并沒有像馮紹峰預料的那樣讓他演小品或者拍照,而是跟他聊天。這可嚇到了當時青澀內向的馮紹峰?!案静恢涝趺凑宫F自己,不知道該說什么,話頭遞到我這兒基本就是冷場。”后來,出演這個角色的陸毅一炮而紅。性子敦厚的慢熱型男人馮紹峰跟記者憶及此事,表現淡定:“這就是一個機緣的問題吧,可能會早成名一些,也有可能還是要走之前的路,一步一步走到現在。”
除卻“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漫長蟄伏,馮紹峰的工作中更充斥了各種等待。他坦言自己的確會在生理上感覺困乏,但“不是心理上的”。默默無聞近十年的他太清醒不過:“沒有人是不需要等待就成功的,演員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享受熒屏(銀幕)上、臺前的各種榮耀,就必須要付出你的時間或者精力,自然要等得起?!?/p>
現在的馮紹峰的確已找到與人相處的方法,他再也不會讓機會從身邊溜走。他說:“現在再大的導演,人家找我去,我心態(tài)也非常平和。跟你聊天我能長進,是一次很好的經歷,而不是說非得要合作這個戲,這樣大家都輕松,我也能打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