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老年抑郁癥的誘發(fā)因素多
老年抑郁癥的發(fā)作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乏關愛、角色轉換的不適應、疾病的折磨,都有可能導致抑郁癥的出現(xiàn)。
心理失衡。老年人離、退休后,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社會圈子縮小,同事間交往逐漸中斷,鄰里之間來往少,而子女長大后成家立業(yè),與老人在一起的時間也漸漸減少。老人備感寂寞孤獨。同時,年紀大了,生老病死等事件的發(fā)生也容易使老年人產(chǎn)生悲觀情緒。
疾病折磨。上了年紀的人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疾病,給老年人的生活蒙上陰影,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臟疾病、甲狀腺疾病、惡性腫瘤、腎上腺疾病等,治療進程緩慢,容易讓老人產(chǎn)生悲觀和失望的情緒。
藥物影響。不少老年人常用的藥物如利血平、心得安、左旋多巴、安定、胰島素、類固醇等也會引起抑郁。
老年抑郁癥的認識誤區(qū)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時情緒一時低落,也是正?,F(xiàn)象,所以,老年抑郁癥出現(xiàn)初期,往往容易被家人忽視。家人一定要學會辨別抑郁癥,以免進入誤區(qū),耽誤了疾病的治療。
誤區(qū)1 老伴去世,只是悲傷過度而已
王女士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 ,她一直無法從悲傷中擺脫出來,整日心情低沉,以淚洗面,看什么都覺得沒意思。子女專門來陪她,她也覺得心煩,不愿出門,整日唉聲嘆氣,有時甚至想死。大家都覺得這是親人去世的正常反應,根本不是病。
對此,江停戰(zhàn)提醒,老年人因為喪失老伴感到悲傷固然是一種正常的反應,但是如果持續(xù)2個月以上認為自己活得毫無意義,經(jīng)??紤]或企圖自殺;有明顯的體重減輕和睡眠紊亂;或幾乎不想也無法重新開始工作與社會活動的情緒持續(xù)1年以上,家屬應該考慮其患抑郁癥的可能,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誤區(qū)2 退休后抑郁,是不適應
老李以前在單位當領導時一呼百應,非常風光,如今退休了,總覺得不適應:家里沒什么大事讓自己拍板,老伴也不聽自己的。半年過去了,讓老李高興的事一直很少,總覺得特別沒意思,不想說話不想動,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周圍人都說老李只是適應不了退休后的生活,性格不夠開朗,不是得了病。
很多人在面臨外界環(huán)境的重大改變時,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的情緒。性格開朗、心理素質好的人能很快度過這一時期,接受現(xiàn)實,正確面對以后生活;性格不開朗、心理素質差的人則可能出現(xiàn)持續(xù)較長時期的抑郁、焦慮情緒。是否是抑郁癥,應該根據(jù)抑郁癥臨床診斷標準,不管有無重大刺激,不管是什么性格類型,只要嚴重到一定程度,滿足標準,就診斷為抑郁癥,就應該進行抗抑郁治療。
誤區(qū)3 只是身體不好,沒有精神問題
老童這幾個月來,總覺得身體不舒服,心慌氣短、胸口發(fā)悶、疲乏無力、食欲減退。多次到各大醫(yī)院檢查,也沒查出什么問題。最后,老童被診斷為抑郁癥,家里人都不解:這明明是身體上的毛病,怎么是抑郁癥?
有些中老年抑郁癥患者,往往感覺最多的是軀體的各種不適,到醫(yī)院反復檢查,但又找不到任何器質性的病因。這讓家人們都很頭疼,有時甚至不理解,認為長輩是沒事找事,其實這也是老年人抑郁的外在表現(xiàn),要加以重視。
老年抑郁癥起病隱蔽
老年抑郁癥起病十分隱蔽,往往不易覺察,早期常被誤診為心情不佳引起的郁悶,不能及時就診。發(fā)病時會出現(xiàn)原因不明、持續(xù)2周以上的情緒低落、興趣下降和容易疲勞。有些患者的初期癥狀則表現(xiàn)為身體不適,如食欲減退、睡眠不好、胸口憋悶等。個別患者還有一些特殊表現(xiàn),如癡呆、感覺身體不適、焦慮心煩,但情緒低落不明顯。
盡管起病時可以有不同的表現(xiàn),但老年抑郁癥患者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一般都有以下特點:
①大部分病人常伴有無精打采、郁郁寡歡、興趣下降、孤獨感、甚至自卑和絕望。
②患者有焦慮恐懼感,終日擔心自己和家庭將遭遇不幸,因小事常與家人爭吵不休,或者對一件事喋喋不休。
③表現(xiàn)為軀體障礙,最常見的有失眠、頭痛、消化不良、心慌、頭暈、腹瀉等問題。
積極治療 適度關愛
老年抑郁癥患者必須及早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輕癥患者一般不需常規(guī)抗抑郁藥物,而需要心理咨詢和治療,包括調整生活內容,如足夠的睡眠、運動鍛煉、解決好家庭矛盾等。
一些患者認為抑郁癥是精神上的疾病,感到害羞或諱疾忌醫(yī), 對此,江停戰(zhàn)鄭重提醒:“老年抑郁癥如不進行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奔胰艘嚓P心老年人的情緒健康,一旦發(fā)現(xiàn)焦慮、抑郁時間較長,或者長時間出現(xiàn)懶惰或喪失興趣的傾向,就要及時就診。
及時復診
老年抑郁癥極易復發(fā),因而癥狀的消失并不意味著終結治療。最令醫(yī)生頭痛的是許多老年患者經(jīng)常會不依照提示服藥,所以家人必須督促患者依時依分量服藥,以促進抑郁癥順利康復。江停戰(zhàn)建議患者在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后仍繼續(xù)服藥一年,并堅持定期復診,且不能在醫(yī)生不知道的情況下擅自改變藥物及藥量。
關心愛護要適度
抑郁癥患者不能只靠服藥來治療,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恢復正常的活動。在這方面,家人的鼓勵與督促非常必要。如果老人出現(xiàn)抑郁的情況,家人要多為患者安排業(yè)余活動,使他們忙起來、動起來,生活豐富起來。學會為老人排解煩惱,也可對防止抑郁癥復發(fā)起到積極作用。親友可輪流陪伴患者外出走走,多陪老人聊聊天,舒緩他們的情緒。但要注意別過度關心愛護,以免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負擔,阻礙病情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