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詠
(重慶市潼南縣農業(yè)委員會,重慶 潼南 402660)
桑苗是蠶桑生產(chǎn)的前提和基礎,培育壯苗是建立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桑園、提早投產(chǎn)時間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F(xiàn)結合蠶桑生產(chǎn)實踐,就桑樹育苗實現(xiàn)當年播種、當年出土壯苗的技術措施談如下意見。
渝西地區(qū)的桑樹育苗時段,一般掌握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其間氣溫已經(jīng)明顯回升且日趨穩(wěn)定。此時播種育苗,可從很大程度上防止低溫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造成損失。
在適宜育苗時段內,選擇晴好天氣播種育苗,切忌在雨天播種,以免出現(xiàn)爛種爛芽現(xiàn)象。
選擇地勢平坦、向陽通風、土層肥厚、土質疏松、近臨水源且雜草和病蟲害少的平壩土地或者低臺位土地作為苗床用地。苗床用地面積,一般按17m2/667m2準備。
選好苗床用地后,清除雜草,深挖20cm以上,并且欠細;每11m2用敵百蟲10g,兌水10kg,用噴霧器灑入土中,以便殺滅地下害蟲。土地整平后,按1.32m規(guī)格開廂作好苗床,苗床長度因地勢而定。苗床四周理好排水溝,然后將清糞水潑在苗床上,使苗床土壤充分濕潤,達到飽和狀態(tài)。最后,用竹篩子將營養(yǎng)細土或堆肥細土薄薄篩一層在苗床面上,以備播種之用。
一般采用發(fā)芽率在80%以上的桑樹種子,每667m2用種100~150g;如果采用發(fā)芽率低于80%的桑樹種子,則相應加大種子用量,每667m2用種200g左右。
播種前,用紗布把桑種子包好,放在清水中浸泡24h,然后濾干,鋪在盆中。種子上面蓋上濕布,每天用清水將種子洗淘兩遍,再瀝干鋪在盆中。種子“露白”后,取出種子摻入3~4倍量的細沙土,拌和均勻后播種。
將拌和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準備好的苗床上,用木板輕輕壓一壓,使種子與泥土相結合,然后用細沙土薄薄蓋一層,以不見種子為適度。
用噴霧器給苗床噴透一次水,保持苗床濕潤。噴水時注意,水霧應當朝上噴出,使其呈拋物線狀輕輕落下,避免直接噴向苗床,防止水霧沖走細沙土露出種子。
用竹片在苗床四周搭成0.33m左右高的竹架棚或拱形竹架棚。在棚上蓋農用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壓緊,以提高苗床溫濕度,促使種子早發(fā)芽;如果播種時間偏遲、氣溫較高時,則在棚上蓋毛扇或者草簾子,防止大雨沖刷苗床和太陽曝曬種子。
經(jīng)常保持苗床土壤的濕潤,不要使土壤“現(xiàn)白”。如遇連晴天氣,每隔1~2d用噴霧器給苗床噴水一次,直到幼苗長出。幼苗出土后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shù)。
使用薄膜覆蓋的苗床,如遇大太陽天,苗床內溫度過高,在白天要將苗床兩端的薄膜揭開,使棚內空氣對流降低溫度,以免高溫燒苗。當幼苗長出兩片真葉時,可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晚揭去薄膜或毛扇“煉苗”,中午太陽大時再蓋上。
幼苗轉青后,用清糞水(1桶水兌1~2瓢大糞)澆水一次,以后每隔5~7d澆一次,糞水濃度適當增加,促使小苗健壯生長。如果苗床內長出了雜草,要及時清除。
癥狀:幼苗長出兩片子葉前后,成塊桑苗的嫩莖象被開水燙熟一樣,呈浸漬狀,苗子隨著萎縮而死,莖葉上可以看見紅色的病斑。一般土壤濕度過大,苗子過密的苗床發(fā)病比較嚴重。防治方法:①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地作為苗床地;②播種密度宜稀,撒種要均勻,育667m2桑苗所用的苗床地不少于17m2;③播種時用70%的托布津或25%的多菌靈粉劑8~10g與10kg細土拌勻用來拌種、墊苗床和蓋種;④小苗長出兩片子葉時用25%的多菌靈或7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g兌水75kg噴霧幼苗,預防發(fā)??;⑤小苗發(fā)病時用多菌靈50g兌水25kg或托布津50g兌水50kg噴霧幼苗,每隔10d噴一次,直到不再發(fā)病。噴藥的同時要將苗床內的病苗拔除燒毀。
癥狀:①種芽腐爛,種子沒有經(jīng)過催芽,播種后,地溫低、濕度大、土地板結造成種子或幼芽在出土前被病菌侵染而發(fā)生腐爛,苗床上出現(xiàn)成坨缺苗現(xiàn)象;②幼苗猝倒,出土不久的幼苗,其幼根或嫩莖受病菌侵染,發(fā)病部位收縮、內陷、變細,整株幼苗隨著倒伏,但上部莖葉上還保持鮮綠;③莖葉腐爛,幼苗出土期,濕度大,播種過密,揭覆蓋物過遲,致使幼苗莖葉粘結在一起,使莖葉腐爛;④苗木立枯,小苗長大些后,漸漸木質化,病菌侵染根部,使根部皮層腐爛枯死,但不倒伏。防治措施:①選擇苗床地時,不要選擇地勢低、冷濕、容易積水、粘性或砂性過重的土地。對前作是茄子、瓜類、紅苕、蔬菜、桑苗的土地,應加強藥物防治。整地時,11m2撒0.25~0.5kg生石灰,可以減少發(fā)病。施用農家肥時,必須要先腐熟。②不要在雨天進行整地和播種。桑籽要先進行催芽,播種后蓋土不要太厚。③選用托布津或多菌靈等藥品制作藥土,每11m2用藥40~60g,與10~20kg細土混和均勻,播種前在苗床上墊一層,厚度為1cm,然后再播種,并用藥土蓋種。④小苗長出兩片子葉時用25%的多菌靈或70%的托布津50g兌水75kg噴霧幼苗,預防發(fā)病。⑤發(fā)病后的處理:發(fā)現(xiàn)病苗要及時拔除、燒毀,并用托布津50g兌水50kg或多菌靈50g兌水25kg噴霧幼苗,每隔7~10d噴一次,一般噴1~2次即可。
要選擇土層厚,能排能灌,向陽、平坦的土地,并將土地深耕、欠細、整平,按1.32m開廂、廂溝深16.5cm作高廂。
一般在播種后一個月,小苗已長至6.6cm高左右,發(fā)出3-4片真葉時,就要進行移栽。
一般選在陰天或雨后進行。如果是晴天移栽,則應在早晚進行,可先在苗床地灌水后再取苗,起苗時,用鋤頭深挖,不傷根,連根帶泥栽植,栽后施清糞水。如果移栽后連續(xù)晴天,應注意灌水,保證水分的供給灌水時以清糞水為好,防止土壤板結。
一般規(guī)格為 0.33m 的行距,19.8~26.4cm的窩距,667m2栽8 000~10 000株。
小苗移栽成活后5d左右對缺窩進行補苗,保證每窩有1株苗子。
小苗移栽5d后,用人糞尿三成加水七成施第一道肥;在苗子長到16.5cm時用人糞尿和水各一半摻和,施第二道肥,每667m2施3 000kg。7~8月桑苗進入旺盛生長期,當苗子長到0.33m左右時,開始施用化肥,一般兌在清糞水中,每50kg清糞水加尿素50~100g,每隔10~15d施一次。對長勢差的苗子可增加1~2次施肥,使苗子生長整齊。8月中下旬再施用一次磷肥后就不再施肥。每667m2用肥量:人糞尿2 00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5kg。
整個苗期應注意經(jīng)常搬去側芽、側枝,做到有芽就搬;每次施肥前都要進行除草、松土,發(fā)現(xiàn)病蟲害立即防治,確保苗子健壯生長。
①大苗:根莖部直徑0.3cm以上,苗高60cm以上。②中苗:根莖部直徑0.25cm~0.3cm以上,苗高40cm~60cm以上。③小苗:根莖部直徑0.2cm~0.25cm以上,苗高30cm~40cm以上。④等外苗:根莖部直徑0.2cm以下,苗高30cm以下。
小苗移栽后,經(jīng)過3至4個月的苗期管理,桑苗長到高達40cm以上時可出苗栽植。起苗時,要注意保護苗木根系;如遇天旱苗床過硬時起苗,需淋水后挖苗,避免根系斷裂。起苗后或因故不能及時栽植的,應及時用細沙埋桑根,保持沙的濕潤,提高苗木栽植后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