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燕 楊小玲
(廣西合浦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一科,廣西 蒲縣 536100)
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羅遠燕 楊小玲
(廣西合浦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一科,廣西 蒲縣 536100)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0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干預組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結果 干預組患者在心理狀況的改善以及生活質量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護理干預;血液透析;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疾病的不可逆性,治療的長期性,醫(yī)療費用的昂貴,透析時或透析間期可能出現(xiàn)的身體不適,飲食飲水的限制等,造成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使其對生活缺乏熱情,對未來喪失信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隨著健康觀從生物健康向生物、心理、社會健康的轉變,我們除了維持透析患者的生命及緩解其癥狀外,更要注重患者的精神健康及提高生活質量。對60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均符合尿毒癥的診斷標準,透析治療時間0.5年以上,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楚,病情穩(wěn)定,無語言表達障礙,無嚴重并發(fā)癥。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7~83歲,平均年齡58歲。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透析治療時間、每周透析次數(shù)、每次透析時間、基礎疾病類型及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血液透析的常規(guī)護理,即在首次透析時由責任護士行疾病宣教,介紹透析注意事項,血管通路的維護等,以后則進行常規(guī)透析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以下幾點:①認知干預:多數(shù)患者對疾病缺乏相關知識,造成有些患者對治療盲目樂觀或過于悲觀,護士應向患者介紹有關尿毒癥的基本知識,理解腎功能損害是不可逆的過程,告知進行透析的必要性,告訴患者要堅持積極治療,如堅持長期規(guī)律透析,合理用藥,得當飲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疾病可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質量。②人性化護理:患者每次透析時,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注意言辭得當,態(tài)度和藹,詢問患者的身體狀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對存在的疑問予耐心解釋,幫助調整正確的心態(tài);護士每次提醒患者下次透析的時間,避免忘記而耽誤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居住地點或實際需要合理安排透析時間,如居住近處的或能夠來得早的患者安排在上午透析,居住遠的安排在下午透析,或據(jù)患者的實際需要靈活安排;在透析過程中為患者提供電視、報紙、書刊等以消遣時間,沒有家屬陪同的患者在必要時提供便盆并協(xié)助排便,為患者聯(lián)系營養(yǎng)食堂訂午餐等。③適當?shù)男睦硎鑼В鹤o士應針對患者制定不同的心理疏導計劃,向患者強調情緒因素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性,采用鼓勵性言語進行交流溝通,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其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并通過告知患者一些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負面情緒,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④健康宣教:向患者說明限制入水量的重要性,攝入水分過多易引起心力衰竭及在透析時超濾太多易引起透析并發(fā)癥,指導患者嚴格控制水分的攝入,每天飲水量為前一天尿量加500 mL,注意干體質量的變化,每天測量體質量一次,透析間期每天體質量不超過1 kg。按時做血液透析,且要規(guī)律透析,每周至少做2~3次,這樣才能有效減少水分和代謝廢物在體內(nèi)的蓄積,告知患者不規(guī)律的透析容易引起透析并發(fā)癥,耐心地向其說明規(guī)律透析的重要性,使患者理解并樂意接受治療。內(nèi)瘺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線”,護士應充分了解內(nèi)瘺情況,正確指導患者做好維護,防止閉塞。⑤飲食指導:指導患者正確調整鈉與鉀的攝入量,無尿患者鈉攝入應限制在1~2 g/d;鉀的攝入量應限制在2 g/d以下,慎食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西紅柿等;磷的攝入量控制在600~1200 mg/d,避免高磷飲食,如動物內(nèi)臟、干豆類等。告知每次血液透析丟失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1]。指導患者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食物品種及數(shù)量,多進食優(yōu)質蛋白及高熱量飲食,如牛奶、雞蛋、瘦肉、魚等含豐富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不要進食過甜、油膩及油炸食物,勿暴飲暴食,需禁煙酒。⑥用藥指導:遵醫(yī)囑按時服藥,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不要自行用藥;對于降壓藥,不可隨意停止或中斷,以減少并發(fā)癥;貧血的患者按醫(yī)囑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或口服鐵劑,使精力及體力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質量。⑦運動指導:鼓勵患者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工作,以適當?shù)姆绞竭M行運動鍛煉,指導患者根據(jù)病情和活動耐力選擇運動的種類、強度、頻率和時間,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體力,減輕焦慮及抑郁感。⑧鼓勵回歸社會:根據(jù)健康狀況,鼓勵患者回歸工作崗位,不要把自己當作患者,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加經(jīng)濟收入,減輕家庭負擔,充實自己,實現(xiàn)自我價值,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⑨家庭支持:家屬的支持是患者的重要精神支柱,家屬的安慰和關心能有效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護士應充分了解家屬的心情,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指導家屬積極參與患者的護理,給予情感支持,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改善生活質量。
1.3 判定標準
①心理狀況:采用醫(yī)院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②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對總體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社會功能SF、精神健康MH、情感職能RE等6項進行生活質量的評價,分數(shù)范圍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χ—±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χ—±s),分]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
見表1。兩組患者干預前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見表2。干預組在干預后在GH、PF、RP、SF、MH及RE方面的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護士轉變護理觀念,對患者實施全程、系統(tǒng)、長期的護理服務,增進與患者的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飲食習慣、營養(yǎng)狀況、家庭及經(jīng)濟情況等,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對病情和透析治療有正確的認識,本組患者通過人性化護理使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心,同時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負面情緒,給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境,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飲食及用藥方面的指導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自覺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方式,鼓勵患者回歸正常人的生活,使患者有社會歸屬感,體現(xiàn)自我價值。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在心理狀況的改善以及6項生活質量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χ—±s),分]
[1] 王質剛.血液凈化學[M].2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044.
R473.5
:B
:1671-8194(2014)02-0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