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生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法律科學》編輯部編審;首屆“陜西省優(yōu)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獲得者)
“身邊人腐敗”與領導干部的腐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凡是身邊人腐敗嚴重的領導干部少有廉潔的。倘若領導干部廉潔,身邊人想要腐敗能量也有限,因土壤貧瘠營養(yǎng)不足絕不會養(yǎng)成李真那樣的碩鼠。
我們的領導干部,絕大多數(shù)是好的,但腐敗分子人數(shù)也不少,否則,中央就不會加大反腐力度了。這些腐敗的領導干部,在向腐敗道路上狂奔時,往往并不明火執(zhí)仗,而要講點技術含量,這時,身邊人就出場了。身邊人出場的好處當然是大大的,事辦成了,好處得了,領導笑納。事辦砸了,尾巴讓人揪住了,領導“正氣凜然”,會對“背著”自己干壞事的身邊人“嚴肅”處理。只要不累及“主公”,“嚴肅”處理常常只是理論上的,并不落實到行動。即使理論要和實踐結合,身邊人進了監(jiān)獄,自然有人會惦記、會撈。問題嚴重到馬謖被揮淚斬了,領導也會讓馬謖瞑目的,即讓馬謖的身邊人(也就是身邊人的身邊人)得到好處。這樣的“知遇之恩”,會讓身邊人含笑于九泉。
當然,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也不排除身邊人背著領導干壞事。不過,這樣的身邊人腐敗現(xiàn)象容易發(fā)現(xiàn)、容易處理,相關防范制度也容易建立、奏效。因為領導身正,即使身邊人腐浪滾滾,領導這個最重要的防護堤,會阻擋腐浪不至于泛濫成災。即使領導昏庸不察,紀檢監(jiān)察部門也會及時擒拿。
但是,倘若領導與身邊人屬同一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事情就復雜了許多,不但“黑貓警長”難以發(fā)揮作用,有時領導還會利用熏天的權勢,讓耗子給貓當伴娘,使“黑貓警長”樂不思“鼠”。此時身邊人的腐敗絕難查處,只能等膿包艷若桃李自行破敗時才會東窗事發(fā),公眾眼中看到的將是大案要案的發(fā)生。
身邊人腐敗的特點是隱蔽,保護傘強大。試想,倘書記、市長與身邊人同站河邊共釣公共資源,同級監(jiān)督部門對其幾乎無能為力,只能寄望于更高一級監(jiān)督部門。因此,身邊人的靠山越大,能量則越大,腐敗則越能震撼社會。薄熙來、陳良宇、陳希同的身邊人對中國社會的震撼至今讓人記憶猶新,余音裊裊。
由于領導身邊人分為秘書、配偶、子女、司機等,對其防范措施就會不同。領導對身邊人的管束固然重要,但薄熙來、陳良宇、陳希同這些領導的出現(xiàn),讓人對領導失去了放心,更不說尊敬。所以,對身邊人的管束最重要的是制度的安排,法律的到位。制定各種防范措施,使其沿著制度的軌道前進,這樣才能把領導及領導的身邊人培養(yǎng)成君子,讓人尊敬。公仆既然是“仆”,就不能失去公眾的約束,否則,會凌駕于公眾之上,異化為公眾的主人。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惜在很長時間內被人忘記了,以致“公仆”一詞成為對公眾的調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