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白居易與“永貞革新”主要成員的關(guān)系研究

      2014-03-28 10:32:01劉秀梅
      關(guān)鍵詞:劉禹錫柳宗元革新

      劉秀梅

      (內(nèi)江師范學(xué)院,四川 內(nèi)江 641112;西南大學(xué)漢語言文獻(xiàn)研究所,重慶 北碚,400715)

      “永貞革新”在中唐時期確實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關(guān)系到唐王朝的興衰與未來走向,更關(guān)聯(lián)到許多有才能的、正直的、有政治抱負(fù)和遠(yuǎn)大理想的讀書人的命運與政治成敗。那時的白居易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親身參與“永貞革新”,但他在公開場合和其它場合對“二王八司馬”的政治主張和措施是非常贊成的。這主要表現(xiàn)在白居易對“永貞革新”的充分肯定和積極支持的態(tài)度上,同時也表現(xiàn)在他與“永貞革新”主要骨干成員交往的詩文中。

      一、白居易與韋執(zhí)誼

      韋執(zhí)誼,革新派的主要支柱,順宗時官拜宰相?!杜f唐書·韋執(zhí)誼傳》記載:“韋執(zhí)誼,京兆舊族也?!樧诹?,以疾不親政,叔文用事,乃擢執(zhí)誼為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順宗實錄》記載:“二十六日,順宗即位,至二月初三日,始朝百官、聽政。十一日,以吏部郎中執(zhí)誼為尚書右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盵2]《白居易集》卷四四標(biāo)明于貞元二十一年二月十九日所寫的《為人上宰相書》,就是給同年二月十一日辛亥,以吏部侍郎擢授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韋執(zhí)誼的,他是“八司馬”中地位最高的代表人物。書中說:“二十九日,某官某乙謹(jǐn)拜手奉書獻(xiàn)于相公執(zhí)事:書曰:古人云:以水投石,至難也。某以為未甚難也。以尊干卑,以賤和貴,斯為難矣。何者?夫尊貴人之心,堅也,強(qiáng)也,不轉(zhuǎn)也甚于石也。卑賤人之心,柔也,弱也,自下也,甚于水焉。則其合之難也,豈不甚于水投石哉?此蓋以心遇心,以道濟(jì)道故也?!薄澳撤^先皇帝之知遇相公也,……蓋先皇所以輟己知人之明,用賢之功,致理之德,以留賜今上也。故今上在諒陰(居喪)而特用也,相公自郎官而特拜也。……是以庶政闕于內(nèi),則庶事致于外,致使天下之戶口日耗,天下之士馬日滋。游手于道途市井者不知歸,托足于軍籍釋流者不知反。計數(shù)之吏日進(jìn),聚斂之法日興。田疇不辟,而麥禾之賦日增;桑麻不加,而布帛之價日賤。吏部則上人多而官員少,奸濫日生;諸使則課利少而羨馀多,侵削日甚,舉一知十,可勝言哉!況今方域未甚安,邊陲未甚靜,水旱之災(zāi)不戒,兵戎之動無期。然則為宰相者,得不圖將來之安,補既往之?dāng)『??……。某游長安,僅十年矣,足不踐相公之門,目不識相公之面,名不聞相公之耳,……實不自揆,欲以區(qū)區(qū)之聞見,裨相公聰明萬分之一分也,又欲濟(jì)天下憔悴之人死命萬分之一分也。相公以為如何?”[3]這封洋洋灑灑三千余言的長信,不僅表示作者對時局的熱切關(guān)注,而且提出了不少建議?;ǚ坑湓凇栋拙右住分姓f:“當(dāng)時政治改革的勢力已在逐漸高漲。在與貴族式的高級官僚階層相對抗的王叔文、王伾的指導(dǎo)下,年輕的官僚們掀起了變革運動。柳宗元與劉禹錫也參加了這次運動,這就是‘永貞革新’。”[4]白居易大概也被這種動向所激動從而無所顧及地奮起批判現(xiàn)實,悄悄研擬從政治、經(jīng)濟(jì)到社會、文化的范圍廣泛的改革方略。這與白居易一向主張的“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等主張,都是相符合的,也是其同情“永貞革新”的思想基礎(chǔ)。革新夭折后,白居易在詩歌里表示了對韋執(zhí)誼等的同情和惋惜?!缎聵犯ぬ新贰奉}下小序云:“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痹娭姓f:“行路難,難于山,險于水。不獨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又說:“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标愐∠壬J(rèn)為此詩乃追刺德宗朝頗負(fù)盛名的宰相楊炎、竇參、劉晏等的旋用旋廢,并慘遭屠戮,而且也有慨于永貞朝宰相韋執(zhí)誼的貶死崖州。他說:“韋執(zhí)誼流貶于憲宗即位之年,距樂天作詩甚近?!m未賜死,但進(jìn)退榮辱,易致樂天之感觸,自甚明也。樂天此篇之作,或竟為近慨崖州之沉淪,追刺德宗之猜刻,遂取以諷刺元和天子耶?”[5]如《寓意》第二首:“赫赫京內(nèi)史,炎炎中書郎。昨傳徵拜日,恩賜頗殊常?!?。”[6]據(jù)舊紀(jì):永貞元年二月,以韋執(zhí)誼為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一月,貶中書侍郎韋執(zhí)誼為崖州司馬。詩中以京內(nèi)史和中書郎并舉,且朝拜夕貶,意指執(zhí)誼等,確然無疑,但詩人以一種朝榮夕悴,盛衰無定的委婉表現(xiàn)手法表示對韋的同情。另《寄隱者》云:“道有馳驲者,色有非常懼;親戚走相送,欲別不敢住。私怪問道旁:何人復(fù)何故?云是右丞相,當(dāng)國握樞務(wù)。祿厚食萬錢,恩深日三顧。昨日延英對,今日崖州去。由來君臣間,寵辱在朝暮。”[7]這首詩作者作于永貞元年韋執(zhí)誼貶官后。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又稱為右丞相,且明言崖州,是指韋執(zhí)誼無疑,與朱金城先生的《白居易年譜》考證亦同。[8]這首詩,描寫被貶及親友送別的凄慘場面,明白表示出作者對韋的同情。這類詩,作于事變之后不久,囿于政治因素,只能隱隱約約地透露點滴意見和感想。作者對韋執(zhí)誼的同情,亦即對“永貞革新”的態(tài)度。

      二、白居易與劉禹錫

      在“永貞革新”中,除二王和韋執(zhí)誼外,革新派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劉禹錫了,后來白居易與其結(jié)下了特殊的友情。《舊唐書·劉禹錫傳》載:“劉禹錫,字夢得,……淮南杜佑表管書記。入為監(jiān)察御使。素善韋執(zhí)誼。時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每稱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議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所言必從。擢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9]劉禹錫和王叔文等參與國家機(jī)密大事,又幫助王叔文掌握全國財政大權(quán)。從現(xiàn)存劉、白兩人的集子和別的記載來看,他們互通詩篇,約在元和二年至六年,[10]即白居易作翰林學(xué)士、劉禹錫貶朗州司馬的時期?!逗擦职锥W(xué)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是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劉禹錫贈白居易的詩。詩云:“吟君遺我百篇詩,使我獨坐形神馳。玉琴清夜人不語,琪樹春朝風(fēng)正吹。郢人斤斫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世人方內(nèi)欲相尋,行盡四維無處覓。”[11]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冬,時白居易罷蘇州刺史,與劉禹錫相遇于揚子津,結(jié)伴游揚州。[12]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13]劉禹錫答白居易《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盵14]第一首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貶謫二十多年的不幸遭遇,深感不平,不僅指他的詩是“國手”,實際是稱贊并惋惜劉禹錫的才華,才能雖高,卻無用武之處。白居易也有過相同的被誣陷貶謫的經(jīng)歷,對于劉禹錫的處境和心情,自然是十分理解和同情了。在第二首劉禹錫贈答白居易的詩中,感情深沉,于嘆惋中感懷自己凄涼的經(jīng)歷,雖然身遭險境,但終于還是重返政治舞臺?!俺林蹅?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充分表現(xiàn)了劉禹錫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和一股頑強(qiáng)的勁兒。白居易對劉禹錫十分了解,深敬其人品,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不屈服于時勢。劉禹錫未卒前,自為《子劉子自傳》,自為銘云:“天與所長不使施兮,人或加訕心無疵兮!”劉禹錫至死都在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與理想,而這份傲骨與凜然既是白居易追求的又是其自身所做不到的,因此,白居易對劉禹錫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或許因為這份感情的維系,使得白居易和劉禹錫后來的關(guān)系從政治的范圍進(jìn)一步擴(kuò)大到了詩歌王國中,并結(jié)下了真摯深厚的友情。

      從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在揚州會面以后,一直到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劉禹錫死,將近二十年里,兩人同游共飲,酬唱殆無虛日。故陳寅恪先生指出:“樂天一生之詩友,前半期為元微之,后半期則為劉夢得”[15],此言實允當(dāng)。劉禹錫《汝洛集引》中云:“太和八年,予自姑蘇轉(zhuǎn)臨汝,樂天罷三川守,復(fù)以賓客分司東都。……明年,予罷以賓客入洛,日以章句交歡?!盵16]《白居易集》五十九卷《與劉蘇州書》云:“嗟乎!微之先我去矣。詩敵之勍者,非夢得而誰?然得雋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嘗能發(fā)也。”[17]同集第六十一卷《醉吟先生傳略》云:“退居洛下,(與)彭城劉夢得為詩友?!盵18]二人在詩歌唱和中,劉禹錫對白居易的詩贊不絕口,白居易則把劉禹錫看作詩友、勁敵,二人互相欽佩比慕,共同探索于藝術(shù)的最高峰,為詩壇倍添佳話。會昌二年,劉禹錫卒,白居易作《哭劉尚書夢得二首》。其一:“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委婉我知丘。賢豪雖歿精靈在,應(yīng)共微之地下游?!盵19]詩中白居易不只肯定他是英雄,更引之為特殊的知己;而“文章委婉”之語,既指出了劉禹錫詩之所長,亦是白居易一直想要達(dá)到的境界,也概括了劉禹錫一生的遭際與劉、白二人思想之契合,其旨深遠(yuǎn)。

      三、白居易與“永貞革新”其他重要成員

      (一)白居易與李諒

      李諒,《唐書》無傳,《全唐詩》云:“李諒,字復(fù)言,三宰劇縣,再為郡牧,終京兆尹。詩一首。[20]”李諒是王叔文集團(tuán)的重要人物。王叔文用李諒為度支巡官,又薦其為左拾遺。《柳集》卷三十八《為王戶部薦李諒表》,云:“竊見新授某官李諒,清明直方,柔惠端信,強(qiáng)以有禮,敏而甚文。臣自任度支副使,以諒為巡官,為及薦聞。……諒實國器,合在朝行;伏望天恩,授以薦官,使備獻(xiàn)納?!盵21]李諒薦官一職當(dāng)是王叔文推薦的結(jié)果,后王叔文敗,元和二年,李由左拾遺被貶為澄城縣令。元和元年春,白居易校書郎任期將滿,閑居華陽觀,準(zhǔn)備參加制科考試時,有《華陽觀桃花時招李六拾遺飲》詩:“華陽觀里仙桃發(fā),把酒看花心事知。爭忍開時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22]元和十年秋,白居易貶江州司馬赴任途中,有《獨樹浦雨夜寄李六郎中》詩:“忽憶兩家同里巷,何曾一處不追隨?同游預(yù)算分朝日,靜話多同待漏時?;ㄏ路趴駴_黑飲,燈前起做徹明棋??芍L(fēng)雨孤舟夜,蘆葦叢中作此詩?”[23]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謂李六郎中即李諒。不久白居易由中書舍人出為杭州刺史,寄詩給錢徽和李諒,有《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俱來滄海郡,半作白頭翁。謾道風(fēng)煙接,何曾笑語同?吏稀秋稅畢,客散晚庭空。霽后當(dāng)樓月,潮來滿座風(fēng)。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錢唐郡,忙閑恰得中?!盵24]錢、白是翰林院的老同事,錢當(dāng)時由江州刺史移湖州,李諒已由壽州移蘇州。錢、李知道白居易喜歡飲酒,各以當(dāng)?shù)孛扑退?,他又寫下《錢湖州以箸下,李蘇州以五骰酒相次寄到,無因同飲,聊以所懷》,結(jié)句說:“莫怪殷勤醉相憶,曾陪西省與南宮?!盵25]白、錢曾作中書舍人,白、李曾同官尚書省外郎、正郎,“曾陪西省與南宮”,表明了老同事老朋友對往事的回憶。

      (二)白居易與李景儉

      李景儉,字寬中,隴西人,漢中王瑀之孫?!短茣份d:“貞元十五年登進(jìn)士第。性俊朗,博聞強(qiáng)記,頗閱前史,詳其成敗。自負(fù)霸王之略,于士大夫間無所屈降。貞元末,韋執(zhí)誼、王叔文東宮用事,尤重之,待以管、葛之才。叔文竊政,屬景儉母喪,故不及從坐?!盵26]其后為韋夏卿東都從事,遷監(jiān)察御史,貶江陵戶曹,轉(zhuǎn)忠州刺史。為諫議大夫,授楚州刺史。在“永貞革新”集團(tuán)中,“叔文最所賢重者李景儉”。[27]李景儉不以詩文著名,但白居易和他的關(guān)系非比一般。滅吳元濟(jì)時,李為行軍司馬,立下戰(zhàn)功,白居易由江州貶所寄去賀詩《聞李六景儉自河?xùn)|令授唐鄧行軍司馬以詩賀之》:“泥埋劍戟終難久,水借蛟龍可再多。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盵28]元和十四年春(公元819年)白居易接任李景儉為忠州刺史,有《初到忠州,贈李六詩》:“好在天涯李使君,江頭相見日黃昏?!鼰o平地堪行處,虛受朱輪五馬恩?!盵29]李景儉因與同僚獨孤朗等在史館飲酒,乘醉詣中書,當(dāng)面謾罵宰相。對于這一件事,白居易奏有《論左降獨孤朗等狀》為之辯護(hù),認(rèn)為李與獨孤朗等“皆是僚友,旦夕往還,一飯一飲,蓋是常事”,“然皆貶官,即恐太過”。他又說:“臣又見貞元之末,時政初言。人家不敢歡宴,朝士不敢過從?!盵30]這從一定意義上說,正含有肯定“永貞革新”勢在必行,不可避免的意味。李死后,白居易曾作詩紀(jì)念他,表達(dá)對好友的懷念。

      (三)白居易與柳宗元

      柳宗元是與白居易同時代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缎绿茣份d:“宗元少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致,一時輩行推仰。貞元十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裹行。善王叔文、韋執(zhí)誼。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內(nèi)禁,與計事,擢禮部員外郎,欲大進(jìn)用。俄而叔文敗,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盵31]柳宗元在貞元十八年(公元802)調(diào)官京兆府,此后至永貞元年(公元805)九月被貶官為止,有三年左右與白居易同在長安。但就二人文集考察,白居易與柳宗元在這一時期沒有直接交往。雖然他們之間沒有詩文往來,但如果說白居易與柳宗元沒有間接的接觸,恐怕是說不過去,他對“永貞革新”的態(tài)度及其成員的同情也就成為了空談。首先,如有的學(xué)者已指出的那樣,白居易以“肆”字論詩,或許就受到柳宗元的影響。[32]其次,白居易在《策林》中一再強(qiáng)調(diào)“政化速成”在于“不變禮,不易俗”(十二),“達(dá)聰明,致理化,在乎奉成式,不必乎創(chuàng)新規(guī)”(三十六),“國家之制垂二百年,法若一王,理經(jīng)十圣,變革之議,非臣敢知”(五十一)。這些說法是重復(fù)一種普遍的政治信條,肯定現(xiàn)實制度的合理性;但白居易不贊同郡縣為封建的“變革之議”,又與柳宗元“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亦”的觀點是一致的。再次,在反對藩鎮(zhèn),反對進(jìn)奉等弊政及元和連年用兵上,白居易與柳宗元及其他政治家一樣注重務(wù)實,主張統(tǒng)一集權(quán)的唐王朝的國家常制,革除弊政。二人雖沒有直接的書信交往,但這種間接的思想交流還是不少的,這也是二人達(dá)到某種默契的重要思想基礎(chǔ)。

      永貞內(nèi)禪后,從白居易與被視為“永貞逆黨”的“八司馬”黨人的文字交往,可以窺知他對“永貞革新”持同情贊許的態(tài)度。在“罪謗交積,群疑當(dāng)?shù)馈?,“未嘗有故舊大夫肯以書信見及”[33]的形勢下,白居易卻不避風(fēng)險,同他們唱酬應(yīng)和,傾心相與。這說明他們在思想及政治傾向方面,彼此有相同或相近之處。

      參考文獻(xiàn):

      [1][9][26]劉晌,等.舊唐書:卷一六八.一七一.一六八.一七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5123.4455.5129.

      [2][27]韓愈.順宗實錄:卷一.五[M].韓愈.錢仲聯(lián).馬茂元校點.韓愈全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366.381.

      [3][6][7][13][17][18][19][22][23][24][25][29][30][31]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一.二.二十七.五十五.五十九.六十一.六十九.十三.十五.二十.二十.十八.四十三.十六[M].長沙:岳麓書社,1997.19.28.417.853.943.974.1124.193.248.335.337.263.293.647.

      [4]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xué)[M].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0.82.

      [5][15]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M].北京:北京三聯(lián)書社,2001.181.251.

      [8][12]朱金城.白居易年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4.170.

      [10]朱金城.白居易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182.

      [11][14]劉禹錫.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卷一.三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028.1047.

      [16]陳友琴.白居易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5.5.

      [20]全唐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268.

      [21][33]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三十八[M].北京:中華書局,1979.779.986.

      [28]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75.2295.

      [32]謝思煒.白居易集綜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7.88.

      猜你喜歡
      劉禹錫柳宗元革新
      柳宗元
      賞牡丹
      兒童繪本(2020年8期)2020-04-27 08:50:07
      周克芹紀(jì)念:捍衛(wèi)與革新
      江雪
      兒童繪本(2019年22期)2019-12-06 07:38:18
      復(fù)舊運轉(zhuǎn)
      繼續(xù)努力,不斷革新
      中國自行車(2018年7期)2018-08-14 01:52:32
      《劉禹錫 陋室銘》
      中華詩詞(2017年3期)2017-11-27 03:44:00
      早梅(節(jié)選)
      劉禹錫與《陋室銘》
      伝統(tǒng)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膽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水富县| 来安县| 博罗县| 宁乡县| 德惠市| 黎平县| 济源市| 浦东新区| 威宁| 民丰县| 枝江市| 鄂伦春自治旗| 岫岩| 东阿县| 志丹县| 铅山县| 玛多县| 连城县| 疏勒县| 韩城市| 大丰市| 临清市| 巴南区| 碌曲县| 锡林郭勒盟| 陆川县| 油尖旺区| 抚远县| 福清市| 招远市| 平果县| 绵阳市| 平塘县| 阳谷县| 孙吴县| 凌源市| 镶黄旗| 翼城县| 兴隆县| 喀喇|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