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團
一只老鼠意外的掉進一個半滿的米缸,本想吃個滾瓜肚圓就走的,可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誘惑力了。老鼠就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米缸見了底,膘肥體胖的老鼠想再跳出去已無能為力了。老鼠未能抗拒半缸大米的誘惑,未能意識到潛在的危險,最終想逃生卻為時已晚。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埋藏著一顆寂寞的種子,只要有養(yǎng)分的供給,泥土水分的滋潤,便隨時伺機生根發(fā)芽,瘋狂地填滿整個空間。人有時候就像那只不知死活的老鼠,因為貪婪常常會犯傻,因為寂寞而經(jīng)不起誘惑。
其實,誘惑是一種借口。導(dǎo)致犯錯的,不是各種包裹光鮮的誘惑,而是內(nèi)心的寂寞與浮躁。楊瀾問崔永元:“你曾經(jīng)遇到過的最大誘惑是什么?”崔永元回答的很干脆:“錢,走穴。有人讓我給樓盤剪彩,最高價開到了一剪子50萬元?!?楊瀾又問:“那你為什么不去呢?”崔永元回答:“我覺得我抵制不住。我是沒法抵制自己的一個人。所以我想,一旦我愛上了剪彩之后,誰都攔不住我。我唯一的辦法就是別去碰它,別沾這個事?!?/p>
守得住誘惑,是“人到無求品自高”的一種精神境界。一剪子50萬元的誘惑,崔永元守住了。生活中、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有很多誘惑,必須保持心底的那一份純凈和警覺?!耙粋€人光溜溜地到這個世界上來,最后光溜溜地離開這個世界”(鄒韜奮語),何必為滿足欲望而不擇手段呢?明人洪應(yīng)明在《菜根譚》中說的好,“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附權(quán)勢者,凄涼萬古。故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人生匆匆數(shù)十載,不過是一場游戲一場夢。有人享受一頓盛宴,有人享受一段旅行,有人享受一片風(fēng)景,有人享受眾星捧月的生活,有人享受紙迷金醉的快樂。每個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quán)利,只是角度不同罷了。圣人云:“欲望大奢者,失望亦多?!睂τ麧M足的過分要求,其結(jié)果使自己成了欲望的奴隸。所以,要用淡定的心境抵制誘惑。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xué)問者,無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誘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行于所當(dāng)行,止于所當(dāng)止,取于所當(dāng)取”。
俗話說:“古來圣賢皆寂寞。”寂寞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考驗,是對內(nèi)心的一種礪煉。從某種意義上說, 耐得住寂寞是“常懷律己之心”的一塊試金石。如果不能抗拒內(nèi)心的寂寞,即使沒有任何誘惑, 人也會有變質(zhì)的一天。不管何時,惟耐得住寂寞,方能報本色、成大業(yè)、成大器。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躁動不安與寧靜致遠,取決于自己的心。趙樸初先生說過:“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天領(lǐng)取謀生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撿,好也御寒,賴也御寒;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wù)?,今也談?wù)劊蝗依仙倩ノ棵?,貧也相安,富也相安?!比松梢圆桓始拍?,但必須學(xué)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誘惑。欲望是陷阱,貪婪是浮沉。佛家有語:一切皆由貪念起。追求名利永遠沒有盡頭,總會有覺得尚未得到的東西,像是一個人獨自品嘗一份難消的空虛,是內(nèi)心的寂寞。往往這種寂寞更難以消除,這便是誘惑的陷阱——在寂寞中空虛,在寂寞中浮躁,在寂寞中迷失……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誘惑,是為人處事的一種境界。當(dāng)今社會,各種誘惑無處不在,稍不留神,便會被欲望所吞噬。尤其是一些手中握有權(quán)力的官員,金錢、別墅、汽車、女人等誘惑更是多的很,耐不住寂寞或守不住誘惑,最終必將掉進享樂主義的泥潭,逐漸淪落為腐敗分子。人生在世,路靠自己走。在喧囂的環(huán)境中保持冷靜的頭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誘惑。
(摘自《現(xiàn)代養(yǎng)生·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