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悅納自己
感覺從小我就對自己的認可度低。考了好成績同學夸贊時,我會說是運氣好,其實私下我沒少挑燈夜讀。工作后,我總是感覺自己不會穿衣服、不夠聰明、不會跟領導相處。每當看到年輕人裙裾飄飄的,我總是既羨慕又嫉妒,似乎自己從沒有魅力動人的時候。我這是怎么了?
阿瑞
阿瑞你好,信里能感受到你的內心的糾結——渴望獲得贊美與認可,卻又有些無所適從。我想困惑只是暫時的,你有足夠的能力掙脫精神鐵鏈,在未來遇見更強大的自己。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精神拮抗作用,意思是說,人的精神活動也存在一種類似屈伸肌那樣的相互調節(jié)拮抗作用。當面對恐怖場景時,會出現不要害怕的自我暗示;受到表揚時會出現內疚心理,覺得自己似乎配不上這些稱贊。這就是所謂的相對觀念,是精神領域中的一種自然現象。
隨時保有警惕與反省固然是好事兒,但如果不能客觀評價自己,則會對外部世界過于敏感,甚至會由于輕易賦義而使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變得狹隘盲目。比如,當得到別人表揚時,由于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值得表揚,機械地予以否認。久而久之,外界的表揚就會變成自卑心理的強化劑。
無法正視表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無法接納被肯定的自我,逃避表揚背后的無形壓力,或者不認可發(fā)出表揚的對象等。具體到你阿瑞,我更傾向認為是內心自我肯定不足造成的。正如來信中所提到的,由于自我認可度低因而對他人的評價高度重視。同時又擔心自己并不真正具備堪被贊美的能力,所以主觀上將獲得贊美的功勞歸功于“非我”。在心理上,這是意在降低他人對自我的期待,為自己下次的平庸埋下伏筆。
阿瑞,在我看來對自我認可度較低的人,大多都是不會悅納自己的人。你在信中說,“看到年輕人裙裾飄飄,會羨慕嫉妒”,我猜想你的年紀應該不小了。無論是職場或生活中,很多女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就變得不自信,甚至感傷和失落。表面看是因為青春的流逝,其實是她們內心的自我接納和自我悅納程度在降低。
何為悅納自己?簡單講就是自己讓自己快樂,自己令自己滿意。不再等待別人來斟滿自己的杯子,而是取悅自己、珍愛自己,并且認為自己值得擁有這些美好。哲學家費爾巴哈曾說過:“你的第一個責任,就是讓自己幸福。”悅納自己,就是把幸福快樂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愿意為自己的快樂幸福負責,你才能真的幸福快樂起來。當你自己幸福快樂時,才有能力讓別人也幸??鞓?。
所以阿瑞,生活中偶爾有消極、否定的情緒很正常,畢竟人的各種情緒本來就是混雜的。但你要學會尊重自己的內心,把取悅自己放在取悅他人之前。要知道,一個悅納自己的女人最有自信,也最具有職場活力。
從現在開始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地方,用自我肯定與欣賞的方式,替代原來的自我評價與挑剔。學著經常贊美自己:你做得很棒。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接納與認可之后,你的自我價值感會提升很多,會看到自己更多更好的一面。
賴麗妍(心理學家)
本欄責編/欣然
mz@lnddg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