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靈動與靜默
      ——淺析中國昆曲與日本能樂

      2014-03-31 17:44:22盧立杰
      關(guān)鍵詞:能樂靜默昆曲

      盧立杰,徐 鳳

      (曲阜師范大學 日語系,山東 日照 276826)

      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戲曲劇種之一,有600余年歷史,素有“百戲之主”之美譽。能樂也有600多年歷史,在日本戲劇中占有重要地位。傳統(tǒng)上將能和狂言總稱為能樂,但能樂是以歌舞為中心的抒情劇,狂言是以科白為中心的滑稽劇。因此文中能樂不包括狂言部分。

      一 中國昆曲與日本能樂

      1.昆曲。

      昆曲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古老、具有悠久傳統(tǒng)的聲腔劇種,流傳至今,已有600余年。[1]昆曲,又名昆山腔,14世紀中葉形成于江蘇昆山一帶。曲詞精致、唱腔清麗、音樂悅耳。白先勇說:“昆曲無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辭藻美,集音樂、舞蹈及文學于一身,經(jīng)過400多年,千錘百煉,爐火純青,早已達到化境,成為中國表演藝術(shù)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種形式。”[2]

      2.能樂。

      能樂又稱能劇,是日本傳統(tǒng)戲劇,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戲劇之一。始于室町時代(1338年-1573年),江戶中期 (17世紀)演出形式逐漸定型。傳承至今的劇目有240出,大部分是江戶時代的作品。按曲目內(nèi)容可分為五類:協(xié)能戲或祭神戲、修羅戲、假發(fā)戲、雜類、尾能或鬼畜戲。能樂不以故事情節(jié)取勝,側(cè)重于音樂、舞蹈、抒情和敘事。能樂舞臺簡潔、樂曲悠遠、舞蹈緩慢,充滿靜默之感。

      二 昆曲的靈動與能樂的靜默

      昆曲的靈動和能樂的靜默在各自的表演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筆者將從舞蹈、眼部化妝、舞臺布景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和比較。

      1.舞蹈。

      (1)昆曲的舞蹈。

      昆曲是歌舞合一的綜合藝術(shù),講究“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五法指手眼身法步。[3]昆曲的舞蹈吸收和繼承了中國古代民間和宮廷舞蹈的傳統(tǒng),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形成載歌載舞、歌舞交融的表演特色。昆曲舞蹈形態(tài)優(yōu)美、動作細膩、飄若仙風、凜若道骨、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jié)合得巧妙和諧,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展示著美的張力。顧盼之間洋溢著一種靈動跳躍之美,將角色的內(nèi)心情感展露無遺。

      (2)能樂的舞蹈。

      著名能樂大家世阿彌(1363年 - 1443年)在能樂理論著作《風姿花傳》中曾說過:“若能將此花,由我心傳至你心,謂之風姿花傳?!闭缌魉疅o形,漫風無跡,事物感知取決于心。能樂重視心與心的傳遞,不注重真實地模仿,動作幅度很小,動作緩慢有力,如中國的太極,慢慢抬臂,緩緩轉(zhuǎn)身,很少有腰部動作。如果說昆曲的舞蹈動作是飄逸多姿、柔美的;那么能樂則是有棱有角,剛硬的。能樂在靜態(tài)、端莊而優(yōu)雅的舞蹈中創(chuàng)造出幽玄靜默的意境。

      2.眼部的化妝。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演員的一顰一笑,都通過眼睛來表達,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昆曲。

      中國戲劇表演講究“千表歸于眼,萬動歸于腰”。尤其強調(diào)眼神的傳情達意。[4]昆曲也不例外。昆劇傳統(tǒng)化妝總的分兩大類,生旦化妝與凈丑化妝。通常生旦白凈俊秀,化妝漂亮、艷麗,非常重視眼睛的化妝。中國人以“鳳眼”為美,男子英武,女子秀麗。為增強眼睛的表現(xiàn)力,化妝后將前額罩上網(wǎng)巾,微微吊起雙眼并繃緊,演員的眼睛就成“鳳眼”。這使眼睛變美的同時,更能透過眼部的靈動展現(xiàn)嬉笑怒罵之表情。如著名昆曲《牡丹亭》中杜麗娘傳神動人、脈脈含情的眼睛,嫣然一笑百媚生。除俊扮之外,丑扮也需要借助眼睛的強大表現(xiàn)力。如《十五貫》中的婁阿鼠,鼻子周圍涂抹了一圈白色,走起路來弓腰哈背,再加上一對小眼睛滴溜溜地亂轉(zhuǎn),一個賊眉鼠眼的無賴潑皮就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舞臺上。

      (2)能樂。

      因能樂多表演神和人的靈魂,故大量使用面具。能樂的面具基本比臉小一圈,所以搭配的動詞不叫“戴”而叫做“附上”。面具被視為能樂的生命。能樂面具分為男、女、老人、鬼神、怨靈和翁六種,除了般若、大飛等表情突出的面具之外,大部分面具都是一張嘴唇微張、內(nèi)斂無表情的臉。主要通過演員的動作和角度的變化,表現(xiàn)悲歡離合,吐露情感波瀾,道出心境變化。演員在舞臺上決不能出現(xiàn)真實的哭聲和笑聲,要將喜怒哀樂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nèi)。比如:微微俯首將手放在前面就是表現(xiàn)悲傷,手掌靠近眼睛就是表現(xiàn)痛哭流涕,將頭微微上仰就是心情愉悅。

      能樂演員很少流露喜、怒、哀、樂的表情。 與昆曲強調(diào)眼睛的靈動不同,不管戴面具與否,都是眼珠不動,正視前下方,強調(diào)靜默幽玄之美。演員以靜默的表情來表達演員豐富的內(nèi)心情感,希望觀眾從無表情的面具中看到大千世界的喜怒哀樂,從靜默的舞臺表演中體味人生的變化無常。

      3.布景及開場。

      昆曲和能樂的舞臺背景都十分簡潔,但是簡潔之中昆曲體現(xiàn)的是靈動,能樂流露的是靜默。

      (1)昆曲。

      昆曲的舞臺簡約、寫意,沒有繁瑣復雜的布景,也沒有花哨奪目的舞臺設置,只有簡單的一桌二椅。桌椅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R姷奈锲?,充滿著生活氣息。但簡單的桌椅布景折射出的是人間百味,是人世悲歡離合、熱熱鬧鬧、哀傷悲切的各種生活場景。昆曲的開場一開始就是人的場景。行話叫“副末開場”,是一段獨立于劇情外的科白,相當于今天的報幕。后面的劇中角色無論是踏著碎步婀娜出場、歌唱著出場,抑或奔跑著翻著筋斗出場,展現(xiàn)出的都是靈動的人間世界。

      (2)能樂。

      能樂舞臺主臺長寬各六米,用磨光的日本柏樹建成,有屋頂和四根亭柱。沿著舞臺四周,地上鋪有白色細砂,豎立著稱為“白洲”木質(zhì)的木柱。一株松樹是所有節(jié)目唯一使用的背景,顯得極度的洗練濃縮,陡增靜默幽玄之感。能樂中首先登場的,必須是神圣的“翁”。翁在能樂中是神物里的神物(“翁”,日語讀作“おきな”,在所有的能樂辭典里,都不按順序而放在第一條目,其他條目則按音序排列)。據(jù)說在能樂開始形成的時候,擔任“翁”的都是寺院的專門長老。[5]翁神登場之后出場的是作為祭祀對象的神靈們,因此舞臺背景要求簡練凝重、肅穆莊嚴、神圣靜默。

      三 形成昆曲之靈動與能樂之靜默的原因

      昆曲追求“優(yōu)雅悠遠”,追求靈動的美;能樂卻以“幽玄”為目標,展現(xiàn)舞臺的靜默。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

      1.本源的影響。

      昆曲誕生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qū),當?shù)貐钦Z方言以軟糯著稱,素有“吳儂軟語”之稱。江南水鄉(xiāng)小河縱橫、蜿蜒曲折,河埠廊坊、臨河水閣,靈動柔美。因此,誕生于此的昆曲,行腔優(yōu)美、纏綿婉轉(zhuǎn)、柔漫悠遠,帶有江南水鄉(xiāng)的靈動清麗。

      能樂是由中國古老的漢代散樂與日本的田樂結(jié)合產(chǎn)生的。田樂最初是祈禱豐收的祭祀儀式。因此能樂最初都是在野外進行并且?guī)в屑漓肷??!拔獭庇扇谓M成,先由一位能樂演員“素面”(不戴面具)跳一段“千歲舞”,意謂引導翁“下凡”;同一演員戴白色面具跳一段翁舞,為蕓蕓眾生祈禱國富民安;再由一位狂言演員戴上黑色翁面具演出“三番叟”,祈禱五谷豐登。[6]翁曲是能樂中最為神圣的曲子,風格莊嚴肅穆。翁面具不但在能樂劇團里被當作“圣物”,在日本人的家庭或職場,也每每作為驅(qū)邪納吉的象征物,懸掛在門上或其他重要的位置。[7]因此能樂與其他載歌載舞的藝術(shù)形式不同,作為宗教祭祀劇,更加具有宗教色彩,注重儀式,一開始就表現(xiàn)得莊重、神圣、靜默。

      2.審美不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藝術(shù)上追求中和有度。昆曲長于表現(xiàn)和抒情,追求情節(jié)的曲折變化,是唱、念、做、舞的綜合藝術(shù)。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曲折歷程,善良壓倒丑惡的激情澎湃,人物命運的一波三折,都使昆曲充滿靈動跳躍之美。昆曲塑造了一個詩情畫意,充盈著靈動跳躍的世界,使觀眾心馳神往不知不覺融入進昆曲的世界之中。

      能樂集大成者世阿彌將“空寂”的“幽玄”之美引入能樂。因此能樂注重內(nèi)斂、凝練、不張揚,追求幽玄、淡泊。二條良基((1320~1388))在《筑波問答》中曾說:“有志于此道者,必須注意先進入-幽玄之境地,然后方可有成?!盵8]因此能樂不能只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去觀賞。從不動中看出千變?nèi)f化,從靜默中聆聽出生死況味、人生無常。能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shù),于靜默中充分體現(xiàn)了日本人的審美意識。

      3.情感表現(xiàn)方式不同。

      昆曲講究情感外化,將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通過動作、演唱表現(xiàn)出來。通過翩然優(yōu)美的動作變化,抒發(fā)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和潛在思緒。昆曲中的動作,常常是信手拈來,平凡中見神奇。如蕩腳、踢裙、落花、磨袖、夾心滾袖等。[9]這些肢體動作形象優(yōu)雅,有些甚至有相當難度,突顯了昆曲的靈動色彩。

      能樂也是唱念做舞一體的綜合藝術(shù)。但是能樂的動作不僅幅度很小,而且舞蹈動作非常有限。主角甚至會在舞臺長時間靜默而坐,沒有動作,只是吟唱。配角更是如此。與昆曲將情感進行動作外化不同,能樂將飽滿的情感內(nèi)化,在靜默中展現(xiàn),以求“我心傳至你心”。

      四 結(jié)束語

      昆曲與能樂都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歷經(jīng)600多年仍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魅力。雖然靈動的昆曲和靜默的能樂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蘊含其中的藝術(shù)魅力是相同的。同時,能樂是中國古老的漢代散樂與日本的田樂結(jié)合而產(chǎn)生,可以說是典型的中日文化交融的結(jié)晶,反映出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可見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其實,不僅能樂和昆曲,歌舞伎和京劇、和歌和唐詩……這些都可以稱之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結(jié)晶,都是同根生、各自果的文化形態(tài),如何來認識和賞析這些中日文化成果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之一。

      [1]馮蕓. 戲曲藝術(shù)賞析[M].蘇州市: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0(12):6.

      [2]白先勇.白先勇說昆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27.

      [3]周秦.蘇州昆曲[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4):109.

      [4]王冬蘭.鎮(zhèn)魂詩?。菏澜缥幕z產(chǎn)——日本古典戲劇“能”概貌[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1):6.

      [5]張哲俊.中日古典悲劇的形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02.

      [6](日)西野春雄,等.《能. 狂言事典》“翁”條[Z].平凡社.1987 :10.

      [7](日)宮田登,等.民俗探訪事典[Z].山川出版社,1983:368.

      [8](日)西鄉(xiāng)信綱,等.日本文學史[M].佩珊,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164.

      [9]丁修詢.昆曲表演學( 技術(shù)技巧卷) [M].臺北中央大學中文系,2010.

      猜你喜歡
      能樂靜默昆曲
      昆曲
      幼兒100(2024年13期)2024-04-24 08:37:00
      世間有許多靜默
      都柏林的靜默行者
      英語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40
      從日本能樂的文化內(nèi)涵探究能樂的生命力
      世界不靜默
      做人與處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日本能樂研究史述略
      戲曲研究(2020年4期)2020-07-22 06:32:10
      以沉睡的姿態(tài) 行靜默的叛亂
      日本能樂假面的美學闡釋
      戲曲研究(2018年1期)2018-08-29 01:18:20
      大江東去浪千疊——百戲之祖“昆曲”
      補園和昆曲
      蘇州雜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8
      苗栗市| 中山市| 江华| 军事| 赣榆县| 宝兴县| 长阳| 毕节市| 尤溪县| 台中市| 金川县| 太湖县| 蓬莱市| 柳河县| 清涧县| 万山特区| 阿巴嘎旗| 城步| 永善县| 尤溪县| 乌兰县| 金阳县| 抚松县| 闻喜县| 金寨县| 都江堰市| 搜索| 武平县| 六盘水市| 平谷区| 昭通市| 杭锦旗| 无为县| 丹东市| 怀柔区| 常宁市| 永丰县| 潜江市| 墨竹工卡县| 宜君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