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鵬
吉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132000)
鐵路路基基底處理中灰土擠密樁技術的應用
李昊鵬
吉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132000)
這里針對處于濕陷性黃土地區(qū)的某鐵路線路的工程現(xiàn)狀,結合灰土擠密樁的特點進行設計,詳細介紹了灰土擠密樁的作用機理、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檢測中的技術運用。
鐵路路基;基底處理;灰土擠密樁;技術運用
濕陷性黃土在我國分布較廣,在我國華北、西北最為普遍,也是我國地域性土質(zhì)。這種土質(zhì)具有高壓縮、濕陷性,屬于非飽和的欠壓密土范圍。當土質(zhì)浸濕時,這種特性就會明顯降低土的強度;在受到外界和自重力的作用下,能迅速破壞土質(zhì)結構,讓地面發(fā)生下沉,嚴重危害路基面上的建筑。鐵路專線這一特殊建筑,對路基的強度、剛度、縱向剛度等要求很高,需要保持持久的穩(wěn)定特性,保證鐵路軌道平穩(wěn)、順滑、安全行駛,因此,鐵路路基對該類地基的要求非常嚴格。
某鐵路客運專線鐵路段的路基總長為3.8 km,填筑最大高度位置是6.89 m。該路段的土質(zhì)是濕陷性黃土,厚度為2.5~13 m。高于地下水位的素填土、濕陷性黃土或雜填土地基,采用灰土擠密樁技術,可以處理5~15 m深的土層。這種技術能夠增強路基基地的強度,確保客運專線安全,消除濕陷性土質(zhì)的影響。
灰土擠密樁主要施工過程:首先,鋼套管打入地基層中,利用打樁機或振動器來施工;其次,將打入地基中的剛套管拔出,形成樁孔,把灰土分層裝入樁孔;最后,夯實土層,形成灰土樁,以提高地基承載能力。施工過程中樁孔周圍會有較大的水平擠壓,能有效改善地基土工程物理性質(zhì),增加密實度,降低壓縮率。石灰和土混合物夯填后形成的樁體,具有高強度特性,因為這種樁體是通過離子交換、凝硬等化學和物理反應形成的。樁體與樁間形成的復合地基,土質(zhì)得到很大改善。土體原始孔隙比降低,變成低壓縮性土體,最終達到地基所能承載的壓力。
3.1 施工前準備
施工前要對地基土進行復核,復核地基土的內(nèi)容有:含水率、飽和度。如果地基土的飽和度和含水率分別是大于65%和小于12%時,應及時和設計單位溝通,并予以確認。確認以后開始場地平整和測量放線,對所有施工位置進行標注記號和標志,以便控制施工成孔深度。另外,在施工前,需要樁體進行現(xiàn)場試驗,獲得真實的測試結果,幫助調(diào)整各項施工工藝參數(shù),然后報送監(jiān)理單位,等到監(jiān)理單位確認以后才可以進一步施工。一般設計要求的成樁試驗不能少于2根。如果設計沒有要求時,同一地質(zhì)區(qū)作為一個試驗單元,成樁試驗要達到7根。
3.2 施工工藝
3.2.1 成孔
1)提前測定樁孔位置,并進行編號。地基的含水量測定要準確,如果地基的含水量沒有高于12%,就需要進行人工加水來增濕,達到最佳含水量。
2)成孔工序分別有定位樁機、沉管擠土、樁孔夯填等。工序原則是樁機隔排跳打,先跳打外排,然后跳打里排,間隔1~2孔跳打同排地基,這樣既可以避免出現(xiàn)塌孔,還能起到很好的擠密作用。
3.2.2 回填
成孔施工完成以后,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供報告。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最終成孔,檢測合格后施工人員方可回填樁孔。
1)回填樁孔材料的標準:選用一般性黏土或純凈黃土,土里面不能含有凍土塊,用不大于20 mm孔的篩子把土過濾。熟石灰粉也要過篩,篩孔要小于5 mm。石灰的質(zhì)量要高于3級。石灰必須是大于50%的活性氧化鈣和氧化鎂的混合體?;液屯涟凑?:8的體積比來拌合,并控制含水量,讓其達到最佳范圍。
2)沉樁:用振動錘把套管震動到設計的樁底位置。用紅油漆在樁管上標注好尺度,沉管過程中要保持樁管垂直,并注意貫入速度,一旦有反常現(xiàn)象就要及時處理。樁位允許水平偏差半個樁位和1.5%垂直偏差。
3)分層夯實:根據(jù)試樁工藝參數(shù)進行分層夯實,一次回填成型。用樁孔90~100 mm夯錘,錘體型為梨形且重量大于100 kg,保持0.6~1.0 m的落錘距離,每分鐘夯擊次數(shù)為15~30次。
3.2.3 檢測
1)成樁檢測:檢測的項目有孔深、樁徑的垂直度,是否有縮頸、踏孔等情況,土料的拌合情況和含水量等。如果樁徑有輕微縮頸,用鏟等工具進行處理。如果縮頸嚴重和產(chǎn)生塌孔現(xiàn)象,可以填碎磚、石灰渣等硬料,進行回填復打處理。
2)檢測樁孔內(nèi)的填料夯實質(zhì)量:樁孔夯填完成,在48 h以后進行抽樣檢測,用大于2%的數(shù)量來完成檢測。同時要進行7 d的浸水壓強度檢測,取灰土比例為2:8來測定。如果懷疑樁體時,可以檢查樁身,在樁體上每50 cm進行取樣檢測。
3)檢測樁間土:挖深井來取樁間土,每2 m取土一次,然后進行測量土的干密度、含水量、樁間土濕陷系數(shù)等。
4)質(zhì)量標準:樁身大于95%的壓實系數(shù),樁間土大于90%的擠密壓實系數(shù)?;彝两? d后,大于0.6 MPa浸水抗壓強度。樁位、樁徑、樁深都是按設計要求施工。
該鐵路中應用灰土擠密樁技術,使黃土濕陷性消除,達到設計要求的地基承載力。濕陷性黃土區(qū)域,通過灰土擠密樁技術處理后,不僅消除了濕陷性,而且施工工期短、安全可靠、無污染,在費用較低的情況下提升了地基承載力,因此這種地基處理技術值得推廣。
[1]王素靈.水泥土擠密樁在鐵路客運專線濕陷性黃土地基加固中的應用[J].鐵道建筑,2008,(02).
[2]張紅霞,殷慶紅,張雪青.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工程實例[J].科技資訊,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