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震,王佐權
(新民市水利局河務管理處,遼寧 新民110300)
在我國的眾多大中型城市里都有河流經(jīng)過,這是必然的現(xiàn)象。因為有了河流的存在,人們農(nóng)業(yè)用水和工業(yè)用水都不用受到水資源的制約,在城市的發(fā)展中水資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水資源的運用,水資源很好地聚攏了人群,為城市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和資源[1]。
但是,也正是因為我國的大中型城市大多數(shù)有河流的經(jīng)過,為了安全起見,在河流中會修建一些河道或者是堤防。
這主要是擔心在河水暴漲時期,沒有堤防的阻攔作用,河水傾瀉而下,對城市中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也阻礙了城市以后的建設和發(fā)展。
如果經(jīng)過農(nóng)村的河流,沒有有效的河道建設和堤防除險加固工程的安全管理,對村民和糧田糧食的毀壞也是致命性的。
所以,不管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在有河流經(jīng)過的地方都要建設河道,都要對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進行安全管理[2]。
進行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需要專業(yè)的人士和專業(yè)的知識,因為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是結合了力學、生物學、水力學等多種學科才能進行的一項工程[3-4]。
再小的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也需要用心去建設,因為這關系到人民是否能夠安居樂業(yè)。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如此重要,怎樣才能建設好這些工程,也許我們可以從下文中找到答案。
所謂的河道堤防漏洞是指河道的水位在平均值以上或者在汛期的高水位下,漏洞的洞口出現(xiàn)在背水坡或者是背水坡腳的附近。
有時漏洞的出現(xiàn)并不是單個的,很有可能是大規(guī)模的出現(xiàn),以一種橫貫堤身的形態(tài)展現(xiàn),是一種滲流的孔洞[5]。
漏洞出現(xiàn)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2 種:
1)漏洞的出現(xiàn)和工程質(zhì)量有關系。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多采用水泥或者是石頭作為工程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有可能在加工的工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細小的縫隙,施工人員并沒有注意到,導致縫隙在植物或者是風力和其它自然力量的作用下變成了漏洞。
2)漏洞的出現(xiàn)和動植物的作用力有關。眾所周知,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白蟻是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最大的殺手,一些頑強植物的生長也會造成堤防具有漏洞。一旦出現(xiàn)了漏洞,當有暴雨將臨時,河水猛漲,水流通過漏洞傾瀉而下或者是水流湍急利用漏洞沖垮河道堤防,此時所謂的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不值一談[6-7]。
所以,為了不出現(xiàn)以上情況,在進行河道地方除險加固工程的建設時要做好2 件事:
1)施工工人具備良好的細心和耐心做好堤防的建造工作,如果發(fā)現(xiàn)了漏洞要及時地采用無紡布、棉被、棉絮、草包、編織袋包等軟性材料塞堵住漏洞。
2)需要對河道堤防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蟻穴及時采用藥物或者是化學的辦法消滅蟻穴,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在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管涌問題,可以說管涌是此類工程建設的殺手,只有解決好管涌問題,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才能做得更好[8]。
管涌也俗稱泡泉或者是翻沙鼓水,顧名思義就是在距離堤腳的地方出渾水,渾水帶著大量的泥沙,出水量又非常的大。
而且距離堤腳越低,發(fā)生管涌的幾率就越高,出現(xiàn)重大險情的可能性也越大。發(fā)生管涌的現(xiàn)象時出水量不斷加大,帶出的泥沙不斷增多,類似于泥石流的危險。
如果只是清水決堤人們逃生的幾率也會大一點,因為人們可以通過游泳獲救,但是帶有大量的泥沙涌出就會加大人們的身體重量,人們逃生的幾率就會很小。
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河道堤防有管涌的現(xiàn)象就要馬上采取措施保護好河堤,做好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要先用反濾圍井法在管涌口處進行布袋裝土圍住管涌口,堵塞泥沙,接著在井內(nèi)填補反濾料,防止管涌的進一步擴大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最好采用蓄水反壓法抬高管涌區(qū)的水位降低滲透壓力,利用物理學原理治理管涌問題,做好河道地方除險加固工程工作[9]。
其實滲水的發(fā)生歸根到底還是河道地方除險加固工程的質(zhì)量問題,所選用的建筑材料的分子的密集程度結構大,導致水分子可以穿過建筑材料,造成滲水現(xiàn)象。
對于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在建設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時,應該采用小分子物質(zhì)材料,防止?jié)B水,或者進行材料的雙重疊加涂抹,也可以解決滲水問題。
侵蝕是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長期經(jīng)歷了水浪和風力以及砂石的侵蝕,河道堤防表面的防護層被破壞,河道堤防沒有剛剛建立時那樣的堅固。所以,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要在河流枯水期的時候進行河道堤防保護層的保養(yǎng)工作。
散浸是河道在河流的漲水期中,因為河道堤防有著很強的透水性,導致水長期的散浸在其中,導致堤坡的散浸處材料發(fā)軟,河道堤防處于坍塌的危險當中。
處理散浸的辦法是利用復合土工膜進行維修之后,在利用黏土進行河道堤防補充,接著借助砂土、梢土進行二次補充,直到散浸點被修復,這樣的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才安全可靠。
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當完成好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以后還要對其進行安全管理,才能利用好這個工程,如果建好這個工程以后就對他不聞不問,那么此工程發(fā)揮的作用將會令人失望的大打折扣。所以安全管理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也是很重要的事情,甚至應該把它作為一種日常工作。
對于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可以設置專業(yè)的管理人員以及志愿者對河流河道進行雙重管理。河道堤防所發(fā)生的漏洞或者是散溢問題大多數(shù)是在河流的漲水期,大量的水對河道產(chǎn)生了一定壓力所導致的問題。
如果這些安全管理問題需要專業(yè)人員時刻進行觀察,就浪費了專業(yè)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會造成專業(yè)人員的管理疲勞。
河道堤防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所建設的,人民也有安全管理河道堤防的職責。
所以可以招募一批河道堤防安全管理的志愿者,在河流的枯水期對河道堤防進行觀察,因為一般情況下,河道堤防不會發(fā)生安全問題。
在河流的豐水期再由河道堤防專業(yè)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管理。這樣的雙重安全管理不僅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讓老百姓更加的了解了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的安全管理。
河道堤防滑坡和崩岸是河道堤防安全管理的重點問題。
崩岸是一種爆發(fā)時間短、但破壞性大的安全管理隱患。
崩岸時河道堤防的形狀會發(fā)生改變,然后崩塌,類似于一種小型地震,造成崩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河道堤防的附近進行大型的建設活動,所產(chǎn)生的爆炸震動了堤防。
所以安全管理人員要時刻觀察堤防附近的工程建設是否會對河道堤防造成威脅。也要禁止在河道堤防的核心位置燃放鞭炮。
滑坡是指臨水坡的一側在豐水期從坡頂與堤坡出現(xiàn)縱向裂縫,水順勢而下。
所以河道堤防安全管理人員在意識到滑坡發(fā)生的前兆時就要采取措施,安全管理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
安全管理人員可以做土石臺、石撐、堤腳壓重等增加抗滑力,也可以削坡減載.臨水面上做截滲鋪蓋以減少下滑力,以此來安全管理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
安全管理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不僅是要管理河里河道以及河道的堤防,對于河道堤防的兩岸也是要進行安全管理的。
因為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是一個覆蓋面很廣的工程,河道堤防兩岸的管理是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的一個部分,想要取得工程的全面進展就不能忽略河道堤防兩岸。
在河道堤防兩岸進行種植是一個不錯的工程方案,種植植被可以解決很多的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問題。
例如滲水和浸溢問題,在河道堤防兩岸種植植被,植被會吸收溢出來的水分,也會用其根部鎖住淤泥和水分,對水有了一個阻攔的作用,水就不會漫向街道,影響人們的生活。
種植的植被會進行光合作用,散發(fā)的氧氣對于中水的動植物有很好的利用價值,凈化了河道堤防兩岸的空氣,美化了河道堤防兩岸的環(huán)境。
最重要的是,在河道堤防兩岸種植植被可以對河道堤防的安全有一個很好的預測。
如果植被突然死亡或者是異常的茂盛,就可以對植被進行檢查。
假如植被的根部被淹死,說明河道堤防的滲水非常嚴重,就有必要對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進行安全管理了。
進行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并且安全管理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是因為總結了歷史中河流河道堤防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
防止問題的再一次發(fā)生造成更大的危害,也是為了利用其工程在大自然的允可之下為人們謀取更多的利益。
雖然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只要努力的提高技術對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進行科學的管理,相信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可為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1]莊海挺. 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工程方法研究[J]. 科技資訊,2009(11):49.
[2]馮良奇. 淺議河道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的施工控制管理[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4):166.
[3]李曙光. 堤防工程除險加固措施研究[D]. 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
[4]姚艷杰. 水庫除險加固效益的風險評估[D].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0.
[5]倪國慶. 提高水利堤防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措施[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1(11):238 -240.
[6]黎偉鋒. 淺談堤防加固措施[J]. 科技資訊,2009(23):18.
[7]汪自力,周楊,張寶森. 黃河下游堤防安全管理技術探討[J]. 長江科學院院報,2009,26(S1):96 -99.
[8]李明珠. 做好堤防工程安全管理[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1,39(04):211 -212.
[9]鄒丹,王雪豐. 上海市黃浦江堤防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初探[J]. 水利建設與管理,2009(05):37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