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面禮的學(xué)名叫Bisous,廣泛流行于歐洲各國,論出身和起源就很高大上。它不僅僅適用于男女之間,如果你在巴黎生活,每天都要在上班見到同事時挨個貼個遍,貼完可能要用半個多小時。這是存在于生活中的一個普通細(xì)節(jié),所以無需大驚小怪。
貼面禮是典型的法蘭西傳統(tǒng),除了跟握手一樣表示一般性的問候外,還有更深刻的內(nèi)涵,在不同場合下可表示不同的含義:
1.表示祝賀和感謝。法國人每逢諸如獲獎、晉升、加薪、受聘、通過論文答辯等此類喜事,往往雙方貼面表示祝賀和感謝。
2.表示道歉和寬容。法國人喜歡爭論,即便親朋好友之間,甚至父母子女之間,也往往會為一件事,哪怕是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爭得面紅耳赤,而平息這種爭論的最佳方式就是雙方貼面。
3.表示理解和信任。法國人向?qū)Ψ奖硎纠斫夂托湃螘r,也常常使用貼面禮。
法國人不是對任何人都使用貼面禮,只有對特定的對象才貼面,他們通常是:夫妻或情侶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親朋好友之間和關(guān)系密切的同事同行之間。男女之間能不能行這個禮,得看“暗號”—只有女方主動把脖子伸出、臉蛋偏過,男方才可以大大方方熱情一把。這時候如果退縮,那才是真的失禮了。一般來說,女人之間或者男女之間行貼面禮較多,但在法國南部、比利時的法語區(qū),就像東歐和中東地區(qū)一樣,男人之間偶爾也會貼面。
除非在某些特殊場合,貼面對象才會突破上述范圍。譬如1998年,當(dāng)法國隊以3比0擊敗了龐然大物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杯足球錦標(biāo)賽桂冠時,整個法蘭西沉浸在狂喜中,這時的法國人會跟他遇見的任何一個人貼面,不分相識與不相識,也不論他是本國同胞還是外國人,以慶賀這一世紀(jì)之戰(zhàn)的大捷。
簡單來說,親朋好友間見面或分手時,通常雙方都會互相用臉頰碰一下,嘴里同時發(fā)出“嘖嘖”的聲音,聲音越大表示越熱情?;蛘卟灰欢ㄕ娴呐錾?,只是在臉頰附近虛張聲勢一下,也要發(fā)出“嘖嘖”聲。如果真的用嘴親到臉頰上,說明他們的關(guān)系真的鐵到了一定地步。但平時還是避免用嘴碰臉頰為好,否則在餐廳或食堂里熟人見面后,一張油乎乎的嘴伸過來,你說接還是不接?
貼面通常從右頰開始,左右各碰一下。有的地區(qū)是先從左頰開始,這時候就要小心看清別人的方向,否則就會釀成一場小小的“事故”。
在法國,貼面禮的次數(shù)在不同地區(qū)有很大差距,最多達(dá)5下,最少一下就搞定了。
調(diào)查統(tǒng)計顯示,法國的貼面次數(shù)區(qū)域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等次:兩次區(qū),三次區(qū),四次以上區(qū)。
巴黎一般兩下,昂熱是兩下或四下,再往南到普羅旺斯是三下或四下,有的地區(qū)是五下??上攵绻麉⒓右?guī)模比較大的聚會時,有幾十號熟人的話,大半個晚上就甭干別的了。
當(dāng)然,這些都只是一些大致的統(tǒng)計和調(diào)查,如果你和對方的關(guān)系非常親密的話,即使是在貼面禮紛繁復(fù)雜的南部地區(qū),也是可以省略為一次的。但是千萬不要跟老頭老太太省略這些禮數(shù),這會被認(rèn)為是極其不禮貌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