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清 李朝謙 夏建平 張良明
?
段木栽培靈芝的孢子粉收集
曾凡清1李朝謙2夏建平3張良明4
(1.麗水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麗水 323000;2.龍泉市興龍科技開發(fā)研究所,浙江 龍泉 323000;3.景寧縣農業(yè)局,浙江 景寧 323000;4.龍泉市謎仁靈芝菇耳良種研究所,浙江 龍泉 323000)
靈芝;段木栽培;孢子粉;收集
靈芝孢子是靈芝生長成熟時從菌蓋彈射出來的淡霧狀的極其微小的孢子,具有靈芝的全部遺傳活性物質[1]。近年來,隨著人工栽培技術和靈芝孢子破壁技術的日趨完善,以及對靈芝孢子生物活性成分、藥理作用、加工方法研究的逐步深入,靈芝孢子作為靈芝不可或缺的藥用部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市場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靈芝孢子彈射時隨處散落,如果沒有專門的孢子粉收集設施,就很難收集到質量好的孢子粉。收集方式不同直接影響孢子粉的質量。本文簡要介紹浙江地區(qū)段木栽培靈芝“滬農靈芝1號”孢子粉的收集技術。
“滬農靈芝1號”是由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所研究選育的靈芝新品種。該品種具有抗逆性強、產粉量高、發(fā)菌期短等優(yōu)點。
據唐傳紅、曹暉等[2]對“滬農靈芝1號”的母種不同接種部位的研究結果,要獲得高質量的靈芝原種和較高的靈芝產量,在接原種時須剔除斜面母種的最薄處。
段木栽培靈芝可收獲兩潮靈芝,當年收一潮,翌年收獲第二潮。浙江山區(qū),靈芝栽培的區(qū)域分布于海拔200多米到1 000多米,不同的海拔區(qū)域,孢子粉的收集時間略有差異。第一潮靈芝孢子粉:海拔200~600米,于6月中上旬至7月中旬開始收集;海拔600米以上,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開始收集。第二潮靈芝孢子粉:海拔200~600米,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開始收集;海拔600米以上,7月上旬至8月上旬開始收集。
接種后55天左右,當整個段木被潔白的菌絲覆蓋,部分菌袋出現褐色或少量的原基突起,輕壓段木有彈性時菌絲達到生理成熟,可覆土排場。覆土時應將同一大小的菌段放置在一起,達到表面高度一致,以方便后期建立孢子粉采收設施。
覆土后,保持泥土濕潤,并覆蓋薄膜保溫保濕。地溫上升到15 ℃,經兩周左右便可形成靈芝原基;上升到20 ℃時,原基開始分化,此時卷起邊膜,保持通風。沒有長原基的菌段要及時嫁接。嫁接的方法是將疏芝割下的靈芝芽固定接觸于菌段處。待靈芝子實體白色的生長邊快要消失,顏色開始轉變?yōu)樽厣?,并有少量的孢子粉彈射時便可進行孢子粉的收集,采收太晚孢子粉產量降低,采收太早影響靈芝子實體的生長,容易形成畸形芝。
該方式收集孢子粉可采取靈芝成熟一個,套筒一個,采收的孢子粉潔凈度高,質量較好,但耗工多,成本高,為目前浙江地區(qū)主要的收集方式。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套筒前將畦上的泥土壓平、壓實[3],在靈芝柄基部鋪一層長寬各25~30厘米的潔凈塑料薄膜,薄膜從邊上剪開至中部,圍住芝柄,使靈芝子實體與地面泥土隔開,以免泥土混入孢子粉中,影響孢子粉的質量。
根據靈芝子實體的大小,將白卡紙裁剪成長55~65厘米、寬20~25厘米的紙塊,圍成筒狀。紙筒的高度應高于靈芝 7厘米左右,直徑應比子實體直徑大5厘米左右。用訂書機訂連,套住靈芝后,上蓋方形的硬紙板或白色的宣紙。套筒過矮,筒內空間小,不利于靈芝后期的生長;若遇陰雨天氣,筒內的孢子粉容易受潮長霉菌;濕度大時,蓋板下陷接觸靈芝菌蓋,易引起子實體腐爛。套筒結束后,拉上薄膜,保持薄膜內的空氣相對濕度在75%~85%之間。
畦式收集法簡便、耗工小,收集的孢子粉較潔凈,成本低,是目前浙江地區(qū)正在逐漸推廣的方法。
待一畦中大部分的靈芝子實體開始彈射孢子粉時開始收集。收集前將整畦泥土壓平、壓實,在靈芝柄基部鋪兩層長寬各25~30厘米的潔凈塑料薄膜,薄膜從邊上剪開至中部,圍住芝柄,第二層與第一層反方向圍住芝柄,以避免孢子粉彈射時散落于泥土中。
畦的四周每隔1米打上木樁或竹樁,用無紡布圍繞,無紡布寬度以高于靈芝20~30厘米為好。畦的上面也用無紡布覆蓋并拉緊,以形成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并可加拉壓膜線固定上方,以防坍塌。
不同的品種靈芝的產孢量有顯著的差異。龍泉當地產孢子粉的靈芝品種比“滬農靈芝1號”產量低30%,不宜采用。
靈芝栽培過程中,段木盡量選用殼斗科樹種[4],如青岡、栲、櫟、櫧、櫸等,以青岡為優(yōu),其他如楓、杜仲、苦櫟、烏柏等,產量與品質均不如殼斗科樹種。
芝棒的大小在10~15×15~20(厘米)時,每個菌棒控制生長一個靈芝;芝棒的大小為10~15×25~35(厘米)時,每個菌棒控制生長兩個靈芝。
孢子粉的彈射基于靈芝子實體,子實體生長不好會嚴重影響孢子粉的產量與質量。如濕度過低,子實體過早成熟;栽培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子實體菌柄過長,畸形芝比例高等[5],都會影響孢子粉的產量和質量。
孢子粉的收集方式多種多樣,如地膜式、套筒式、風機抽吸式等,不同方式收集的孢子粉潔凈度有明顯的差異。
實時采收有兩個概念,一是靈芝白邊消失后要及時套筒。二是套粉后10天左右,及時收集彈射下來的孢子。孢子粉過多堆積,濕度大時易發(fā)生霉變。
[1] 唐柳, 張志軍, 魏雪生, 等. 靈芝孢子粉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天津農業(yè)科學, 2011, 17(3): 25-28.
[2] 唐傳紅, 曹暉, 張勁松, 等. “滬農靈芝1號”品種斜面母種的不同接種部位對靈芝子實體產量及品種影響的初步研究[J]. 上海農業(yè)學報,2013, 29(5): 67-69.
[3] 何建芬, 李朝謙, 張良明. 滬農靈芝1號菌株特性及栽培關鍵技術[J]. 食用菌, 2011(5): 21-22.
[4] 張海娟, 曹隆樞, 葉少青. 段木靈芝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yè)科學, 2004(3): 136-138.
[5] 魏銀初, 班新河, 李久英, 等. 段木靈芝模式化栽培技術[J]. 食用菌, 2010(2): 46-47.
S567
B
2095-0934(2014)06-3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