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蒙古地質礦產研究進展》出版信息
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李俊建、劉新秒等編譯完成的《蒙古地質礦產研究進展》一書近日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該書約51萬字,是中國地質調查局中蒙合作地質調查項目中國工作組完成的階段性成果。蒙古是中亞造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中國地質工作者更方便地使用蒙古的地質礦產資料,由中方項目負責人李俊建博士從蒙古地調局和蒙方項目組蒙古科學院O.Tomurtogoo院士、D.Orolmaa博士推薦的一批文獻資料中,選擇了31篇代表性論文,組織以天津地調中心礦產資源調查院、境外勘查院和物化探院的青年科技人員為主完成了這批英文、俄文等文獻的翻譯工作,并集結成書。該書內容豐富,反映了蒙古地質學家和近年從事蒙古地質礦產研究的專家學者所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果。書中以大量實際資料為基礎,論述了蒙古大地構造、地層、巖漿作用、成礦作用和礦床模型,研究了南蒙古和阿勒泰成礦帶的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成礦條件和成礦規(guī)律。該書可供從事基礎地質研究、礦產勘查的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需要者與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礦產資源調查院的付超聯(lián)系,電話:022-84112981。
(付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