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貴榮
詩體小說《天旅》者,詩人溫古之所作也。溫古生于呼和浩特南郊和林格爾,此地山水形勝,鐘靈毓秀,乃拓跋氏建功立業(yè)之處。古城盛樂,即為的當年北魏首都,千年之后,雖瓦石無遺,但北倚陰山,南枕大河,霸氣猶存。溫古少時,即有凌云之志。雖生饑餓歲月,營養(yǎng)不良,又居深山之中,視野阻隔。然林泉勝跡,山形云影,清風明月,以至艱苦勞動,偏僻寂寞,感其心,賦其靈,磨其性,煉其骨,飽經(jīng)憂患而其志不滅。
溫古敏悟多才,勤奮嗜學,胸襟坦蕩,善良真誠。拙于口辯而敏于為文,其詩其才,同儕中堪與比肩者寥寥。溫古做事認真,不事張揚,寫詩作文二十年,佳作屢出,出書獲獎,蔚然可觀。拋棄鐵飯碗,下海經(jīng)商,面對云詭波譎爾虞我詐之商場,一介書生,并未退卻,縱橫捭闔,游刃有余,成績卓著。
《天旅》乃作者第一部長詩,亦為筆者所見近年國內(nèi)第一部長詩也。全詩一萬八千多行,五十二萬余字。作者以虛構(gòu)人物方仲孺為敘事主體,縱橫萬里,貫穿古今,出生入死,上天入地,將荒誕、浪漫、黑色幽默、諷刺、象征、蒙太奇、超現(xiàn)實等各種藝術(shù)手法熔于一爐,作者之人生觀、藝術(shù)觀、愛情觀、環(huán)境意識、憂患意識、悲憫情懷充實于字里行間。想象奇詭,逸氣頓挫,橫波潰流,騰薄萬古,追躡《天問》《神曲》之精神,秉受《莊子》《西游》之訣要,是一部集敘事、抒情于一體的浪漫主義佳作。
當今詩壇,浮薄淺俗之風日盛,多少詩人自立山頭,自吹自捧,偏狹無聊,搞小集團,謀小利益,置社會責任、民族利益于不顧;多少詩作無病呻吟,矯揉造作,有識之士,痛心疾首,罵之曰:“不說人話”;有氣無力,消沉沒落,千篇一律,互相傳染,貧血之癥日益明顯;追名逐利,自私自戀,自我感覺良好,亦為當今詩壇一大痼疾。于此煩躁頹靡之氣彌漫之時,溫古固守本真,奮然秉筆,激蕩頹波,寫出如此厚重大氣之巨制,余覽之慨然,掩卷揮筆為之序云。
癸未秋于呼和浩特
注:該序文為第一版遠方出版社版出版時《天旅》原序,刊載于2003年10月17日《內(nèi)蒙古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