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偕夫人彭麗媛一起訪問韓國。中韓雙方一度因如何接待“第一夫人”彭麗媛遭遇小小的難題。因為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是單身,而彭麗媛在韓國期間有單獨行程,韓總統(tǒng)府青瓦臺為此安排專人代行“第一夫人”職責,以接待彭麗媛。
這位代替行使韓國“第一夫人”職責的是韓政府高官,還是高官中的“首富”——曾任女性家庭部長官的青瓦臺政務首席秘書官趙允旋。她曾是韓國最大的律所金張律師事務所的首位女律師,也是韓國史上首位女政務首席秘書。去年韓國公布政府高官的個人財產(chǎn)申報結(jié)果,趙允旋以47億韓元財產(chǎn)成為“首富”。
樸槿惠去年訪美前,青瓦臺確立了今后不設立“代理第一夫人”的原則。但在彭麗媛隨習近平訪韓前,青瓦臺打破了這一原則。
“第一夫人”并非公職,不需要經(jīng)過選舉。在某種意義上,她是一種禮儀和形象的存在。一般來說,她們負責主持在元首官邸舉行的各種接待宴會、陪同“丈夫”對別國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各種慈善活動等。因此,在“第一夫人”缺位的情況下,領導人在應對各種國際政治禮儀時會遇到難題,還會出現(xiàn)外國政要夫人無人陪同的局面。
為了避免尷尬,如果國家領導人為單身或其配偶因各種原因而不能勝任“第一夫人”的禮儀角色時,會由其他女性代替。最常見的便是家中的女性親屬。
因此,長久以來,很多領導人的女友、女兒、兒媳、姐妹、年邁的老母都曾成為“替補”人員,有的頂替一時,有的甚至會“扛下”整個任期。
樸槿惠在當上總統(tǒng)前就對青瓦臺一點也不陌生——她不僅曾是第一女兒,還曾當過“代理第一夫人”。
1974年8月15日,樸槿惠的父親、時任韓國總統(tǒng)樸正熙之妻陸英修遇刺。年僅22歲的“第一女兒”樸槿惠接替去世的母親代理韓國“第一夫人”職責,一代理就是五年,直至悲劇再次降臨——父親也遇刺身亡。
有時,八十多歲老母也要出來頂替。法國前總統(tǒng)薩科齊的母親安德烈·薩科齊一直在為兒子操心,尤其是在薩科齊的前妻與其離婚后,2007年,老母親曾作為“代理第一夫人”出訪中國北京。
在美國,“代理第一夫人”的女子會被稱為白宮最重要的“另一個女人”。需要“另一個女人”的總統(tǒng),有的未婚,有的離異,還有的妻子患病或不想履行相應的職責。
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從未結(jié)婚的總統(tǒng)詹姆斯·布坎南在1857年就任時,他27歲的侄女入住白宮,充當女主人的角色,替布坎南盡女主人之責;第八任總統(tǒng)馬丁·范布倫在妻子因病去世后,選擇了自己的兒媳當“代理第一夫人”;而安德魯·杰克遜有外甥女和兒媳“協(xié)理”;因前任總統(tǒng)遇刺而繼任的切斯特·阿瑟,其妹妹也“代理”過白宮女主人。
另外,由于“第一夫人”健康或行程安排沖突等問題,“第一女兒”有時也會客串母親的角色。比如,切爾西·克林頓就曾代替母親陪父親到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當時希拉里正在競選參議員;蘇珊·福特在母親乳腺癌手術(shù)康復過程中,亦曾充當白宮女主人,主持國宴。
女性親屬之外,官員和官員夫人也有機會“代理”。
前段時間,沒有米歇爾陪伴的奧巴馬訪問日本。為了應對日本的“國賓”待遇,奧巴馬找出他的“紅顏知己”、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當“代理第一夫人”。
而同樣是美國總統(tǒng)訪日,日方領導人也曾陷入類似尷尬。小布什總統(tǒng)到訪時,首相小泉純一郎已離異,所以只好“借用”官房長官福田康夫的夫人貴代子代行“第一夫人”職責。貴代子可謂“社交名媛”,身材窈窕、性格開朗、擅長社交,出席了一系列歡迎儀式,與布什夫人勞拉相談甚歡。五年后,福田當選日本首相,貴代子才成了真正的“第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