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人類疾病的文化表征

      2014-04-09 19:07:53余鳳高
      書屋 2014年3期
      關鍵詞:疾病

      余鳳高

      十八世紀的法國醫(yī)生和哲學家拉·美特利把人體看成是一架機器。他比喻說,“身體不是別的,就是一架鐘表。”他這理論,頗具特色地發(fā)揮了無神論的、甚至唯物主義的觀點,對于消弭此前人們、包括絕大多數(shù)醫(yī)生普遍信仰的“神魔”致病的思想,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人畢竟不同于機器,不同于機械的鐘表。人有自主性和能動性,同時還因生活在社會之中,使社會的人在軀體和心靈上都會受外在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人的患病,就不同于機器或鐘表的受損或朽敗,而是由多種的社會和文化因素造成的現(xiàn)象。

      以細菌、病毒、原蟲、蠕蟲等病原體傳染的傳染性疾病來說,它們幾乎和人類一樣的古老,最初都來自于人與動物的接觸,也來自于即將進化成人類、與動物共同生存和進化的靈長類動物體內(nèi)的寄生蟲和細菌,而傳播這些疾病的病菌則是億萬年進化的產(chǎn)物。

      這樣的解釋,因為事情實在太過遙遠,即使對今日的現(xiàn)代人來說,也可能會覺得有些茫然,幼年時代的人類更加無法理解。

      人類的幼年是一個漫長的“泛靈論”時代。由于對夢境、幻象和疾病、死亡等怪異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無法解釋,便輕易地將它歸之于是虛無飄渺的神靈,相信精靈存在,認為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都由這些世外的神祗和惡魔所控制,相信不但每一棵樹木、每一口河塘都有精靈寄寓,風雨雷電等自然現(xiàn)象和人的生老病死,也都由精靈所主宰?!芭硕嗬暮凶印边@一著名的希臘神話,就凝聚了幼年時代的人類對人間一切“災難”和“禍患”的來源的認識。

      中國的神話不但認為有天神、地神、山神、水神、樹神、花神的存在,也相信每一種疾病都有一種神魔主宰著。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可能是最早的疾病之神,也是一位主神?!渡胶=?jīng)》說她“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司天之厲及五殘”。郭璞注釋“厲及五殘”為“災厲五刑殘殺之氣也”?!皡枴奔匆邊?,也就是疾患;至于“五刑殘殺”,也許可以看成是病體的受損有如遭受了墨、劓、腓、宮、大辟等極端殘酷的刑罰。此外還有許多如“五瘟神”或者天花娘娘、瘧疾娘娘等等名目繁多、幾乎每一種都有其所屬的致病的或者護病的神魔?!端焉裼洝肪陀浭觯悍Q傳說是古代部落的首領“顓頊氏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鬼”。

      迷信觀念是神魔致病理論最有力的傳播者。迷信使中國百姓自古以來相信病患是“上天注定”對自己前世或今生作孽犯罪的報應。佛教書籍中的那部《玉歷寶鈔》,寫盡了因果報應的故事。佛教經(jīng)文中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等的“十戒”,相信違者會受懲罰。因此,得病之后,唯一可做的只有祈求和禮拜菩薩。所以中國各地都有地方保護神“土地廟”,還建有保佑免受天花傳染的“蠶花娘娘”的廟宇和其他疾病保護神的廟宇。

      西方人也有類似的“天譴”之說,認為疾病是神對人類的罪惡的懲罰。史詩《伊利亞特》一開頭就描寫,說是因為阿伽門農(nóng)搶走了阿波羅神廟祭司的女兒,觸怒了天神,于是阿波羅降下瘟疫,以示懲罰?;浇探?jīng)典《圣經(jīng)》不但明白宣稱,人若不敬上帝耶和華神,違反“十誡”中的第一條“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別神”,耶和華便會將“至重至久的病,加在你和你后裔的身上”,甚至強調(diào)這懲罰就直接來自于上帝的意志,“必用埃及人的瘡,并痔瘡、牛皮癬,與疥攻擊你,使你不能醫(yī)治”。其他如“不可奸淫”、“不可偷盜”等等,也要受到類似的懲罰。在大規(guī)模的瘟疫蔓延時期,情況尤其如此。1348年,當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黑死病即鼠疫從意大利傳到英格蘭時,具有很高威望的溫切斯特主教威廉·伊登頓在10月24日的布道中,就依據(jù)《圣經(jīng)》的教導,把瘟疫的發(fā)生解釋為是由于人類的罪惡引起神的憤怒,“于是通過天譴來報復”。

      實際上,就是在唯心的神魔致病說廣泛流行的同時,對瘟疫也曾出現(xiàn)比較唯物的解釋。美國堪薩斯大學的醫(yī)學史教授拉爾夫·H·梅杰在《醫(yī)學史》中寫到當時就有人認為1347至1351年蹂躪整個歐洲的黑死病是由于“地球的騷動”造成的。

      最新的科學研究糾正了以往曾被簡單地斥之為無稽迷信的“大宇宙”影響人體“小宇宙”的理論,相信這兩者之間確有密切的聯(lián)系,如地球的旋轉(zhuǎn)、潮汐的漲落、季節(jié)的改換、日月的升降,甚至光線和溫度,都會因其產(chǎn)生的強大磁場而影響到人類環(huán)境的變化,從而引起物種的混亂,導致生態(tài)的平衡、人類體內(nèi)“生物鐘”的變化和動物的生理異常,最后引發(fā)疾病。十四世紀的這場“黑死病”大流行就與當時大宇宙造成的連年大災荒有關。

      從公元八世紀起,特別在十二世紀之后,隨著貿(mào)易的增長,歐洲的市鎮(zhèn)發(fā)展成為城市,人口穩(wěn)步增長,而糧食卻跟不上人口的需要,以致每年總有大量的人死于饑餓。到了十四世紀,情況更加嚴重了。恰好在這段時期,由“地球的騷動”造成的西歐氣候的突變,夏日較冷且泥濘多雨,秋天又提早有暴風雪。1315年春,寒冷和連日的大雨使得田地無法耕種、種子不能發(fā)芽,造成了大災荒,人們不得不去森林采集野草、堅果、樹根、樹皮來充饑。1317年春、夏又是寒冷多雨,再次導致歐洲出現(xiàn)一場大饑荒。饑餓、野食的生活已容易使人因營養(yǎng)缺乏而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深入荒山野林人跡罕至的地段,會從禽獸出沒之地感染病菌,這些病菌和大量腐爛尸體上的病菌又會進一步擴散和傳播。于是就漸漸發(fā)展成大規(guī)模的流行性瘟疫黑死病。

      但是從公元313年信奉基督教的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立基督教為國教之后,基督教從最初被迫害的宗教漸漸發(fā)展成為地中海周圍廣大地區(qū)連同歐洲一大部分的唯一的宗教?;浇虝虒癖?,除了基督教的上帝,不存在任何異教的神;對病痛的發(fā)生和解除,唯一的解釋也應根據(jù)基督教的神魔理論,其他的解釋和做法均被視為異端。據(jù)此,對于來自于上帝旨意的懲罰性的疾病,只能借助于上帝的威力來平息;對來自于魔鬼的疾病,也只有祈求上帝來驅(qū)魔,其他的手段同樣被視為騙人的巫術。

      迷信的神魔觀念得在化學升起、顯微鏡發(fā)明、細菌學誕生之后,才有可能消除,但它直到今天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心理。endprint

      最初,不論是中國《禮記·月令》上說的“季夏之月……溫風始至,蟋蟀居壁,腐草為螢”,還是西方“集古代知識之大成者”的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任何潮濕的干物和任何干燥的濕物均會生出動物,都表明相信存在有所謂的“自然發(fā)生”現(xiàn)象,把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歸之于“神力”的作用,如基督教所解釋的,無論動物、植物等一切生物,或是山川河流,包括人類在內(nèi),都是造物主上帝創(chuàng)造出來的。要一直等到意大利生理學家拉扎羅·斯帕蘭札尼通過實驗,證明肉湯煮沸封存于閉瓶之后便不能孳生微生物,有力反駁了約翰·圖伯爾維勒·尼達姆和喬治-路易·布豐這英、法兩位博物學家共同所作的偽證實驗;特別是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從懷疑酪乳和啤酒變酸開始引發(fā)的1860年著名實驗,作為他“認識腐敗和傳染病的原因”的組成部分,才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食物不可能自發(fā)地產(chǎn)生出新的生物,腐敗乃是細菌造成的;啟發(fā)了英國外科醫(yī)生約瑟夫·李斯特應用“巴斯德滅菌法”,以石炭酸來消毒外科醫(yī)師的手和器械,大大減少了外科手術中由細菌傳染的疾病和死亡。這才使人不得不相信,傳染病的發(fā)生并非因為有什么世外的神魔主使,而是細菌的作用,并進而有可能從本質(zhì)上真正認識多數(shù)疾病發(fā)生的復雜原因,包括其與種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關系。

      作為人體疾病主要標志的生物學異常,需得通過人體的正常生理和異常生理即病理上的比較,才能得以正確了解。但是傳統(tǒng)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在這方面的認識。中國儒家遵從孔子“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可毀損,孝之始也”的教導,勸勉人子自重自愛、以答親恩,一盡孝心,阻礙中國醫(yī)學通過人體解剖來了解疾病對人體造成的病理改變。在歐洲,基督教在這方面設置的障礙更加嚴酷。

      基督教在創(chuàng)建醫(yī)院,提倡以仁愛的精神關懷病人、護理病人、無私地為病人服務,主要是祈禱等一些具體做法上,曾對醫(yī)學有過一定的歷史貢獻。但是基督教的醫(yī)學思想起的卻是相反的作用。

      基督教認為靈魂是不朽的,身體則是產(chǎn)生原罪的墮落的軀殼;疾病引發(fā)的痛苦是隨原罪而來的對這墮落軀殼的懲罰。因此,上帝的臣民理應虔誠地接受這種懲罰,對待疾病,需要的是忍耐,或者通過祈禱來平息神的憤怒以減輕痛苦,而不是積極的醫(yī)治。但是每個人的身體都屬于上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上帝,任何人都無權處置自己和他人的身體?;谶@樣的觀念,基督教既反對通過人體解剖來了解人的生理和病理變化,也反對除了祈禱上帝治療靈魂之外的一切醫(yī)治肉體的手段。就是根據(jù)這一醫(yī)學思想,羅馬教廷禁止人體解剖,并在西班牙醫(yī)生米凱爾·塞爾維特通過人體解剖即將發(fā)現(xiàn)人體血液循環(huán)的真理之時,以解剖人體之罪將他送上火刑柱。這致使羅馬醫(yī)生加侖的錯誤理論一直統(tǒng)治了生理學一千多年。經(jīng)由成千上萬獻身于科學的醫(yī)學家往往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研究,使科學生理病理學得以確立,對人體的生理和病理一步一步獲得比較正確的認識。

      人體大概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構造,雖經(jīng)幾千年來的研究和實踐,對它的生理結構和病理改變的了解可能還只是冰山的一角。就至今的科學認識,相信人體中的確存在有并非由入侵的外來因子、而是因內(nèi)部的生物化學缺陷造成的先天性疾病。這類先天性疾病,有一些,其原因仍不得而知,但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畸形有被看成是各種各樣的神靈按照它們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也有被認為是母親在懷孕時受到驚嚇的結果,如受兔子驚嚇,就生下兔唇的孩子等;最普遍的看法是認為畸形的孩子是對父母的懲罰。自然,也有已經(jīng)研究證明了的。孕婦喝酒、抽煙、吸毒、創(chuàng)傷或藥物中毒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成形,如吸毒者和酒精癮生下的嬰兒往往畸形。希臘神話說火神或鍛冶之神赫淮斯托斯一生下來就瘸腿,且相貌丑陋,長大后兩腳扭曲、步態(tài)歪斜,是因為他的生身父母宙斯和赫拉在縱情過度,或是宙斯酗酒之后受孕的緣故,表明古希臘時代的人也已經(jīng)明了孕婦縱情和酗酒對嬰兒的影響。

      研究也證明,很多先天性疾病是遺傳的結果。

      不僅人的身材、皮膚、發(fā)色、相貌可能遺傳,人的智力、個性可能遺傳,甚至人的某些味覺、嗅覺的特點,還有疾病也可能遺傳。近代社會普遍關注父母混亂的性生活,將梅毒遺傳給子女,使孩子因患上先天性梅毒受盡肉體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德國學者愛德華·傅克斯在《歐洲風流史》中寫到君主專制時代從王室成員到貴族階級盛行嫖娼和通奸帶來的梅毒,即所謂“玫瑰的刺”時,曾引用1749年出版的《撒旦的產(chǎn)地》中的敘述:“丈夫把梅毒傳染給妻子,妻子傳給丈夫甚至孩子,孩子又傳給奶媽,奶媽又傳給奶媽的孩子?!笨梢姰敃r的風氣及梅毒遺傳的普遍。這種遺傳性梅毒,在現(xiàn)代也同樣存在,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疾病遺傳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將血友病這一因先天缺乏某種凝血物質(zhì)而引起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通過她的兒女傳遍德國、俄國、西班牙等歐洲許多王族,導致其中許多人過早地死亡。

      除了遺傳,年齡、性別不同對人的發(fā)病也有影響,甚至種族的特性也可以成為影響疾病發(fā)生的內(nèi)在因素。由舌蠅傳染的“睡眠病”是非洲黑人特有的疾病,德國軍醫(yī)馬克斯·陶特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在自己身上做了十四次傳染實驗,在他人身上做了一百五十次傳染實驗,都未被受染。相反,黃熱病則是白人的疾病,不會傳染黑人。歐洲殖民者來到非洲后,大量都死于這種傳染病,以致有學者挖苦說,此病“對殖民主義者尤其不友好。西非之所以被稱為‘白人的墳墓,很大程度上要歸之于這種黃熱病”。

      不過,多數(shù)的疾病主要還是由氣體、食物、生活狀態(tài)中的種種外在因素引起的,尤其從近代工業(yè)化以來,情況更是如此。

      弗里德里?!ざ鞲袼棺鳛槠蒸斒抗I(yè)城市巴門的一家紡織廠廠主和英國曼徹斯特歐門-恩格斯紡織工廠合伙人的兒子,于1842年11月去英國,一直待到1844年8月。他原是被派去實習經(jīng)商的,但是他對做一個大資本家完全沒有興趣,而把大量的業(yè)余時間都用來為歐洲大陸和英國報刊撰寫談論共產(chǎn)主義的文章,閱讀有關英國經(jīng)濟和政治狀況的書籍和國會記錄,并“走進英國生活的深處”,“好好研究一下英國的情況”,為計劃寫作的《英國歷史》搜集可靠的材料。在實際的考察中,恩格斯了解到,隨著工業(yè)革命興起和城市化的出現(xiàn),英國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極端惡劣,就首都倫敦來說,“二百五十萬人的肺和二十五萬個火爐集中在三四平方里的地面上”,尤其是“工人區(qū)里的污濁空氣的危害”,致使大量工人甚至居民都患上各種慢性疾病。原因是“倫敦工人區(qū)的壞空氣,最能助長肺結核的發(fā)展”;還有“直接由于工人的住宅很懷、通風不良、潮濕和骯臟而引起的”傷寒等別的疾病。工業(yè)城市曼徹斯特,情況也一樣。endprint

      病魔之所以特別眷顧工人,是因為工人的工作最重,收入最低,生活最苦,對疾病的抵抗力自然也就最差。此外,除一般的疾病外,工人還易患他們所專有的“職業(yè)病”。

      早在1700年,意大利醫(yī)學家貝納蒂諾·拉馬齊尼就在他的被公認是歷史上第一部職業(yè)醫(yī)學著作《職業(yè)病》中論述了粉塵、金屬、刺激性化學物和其他腐蝕性物質(zhì)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列舉礦工、金首飾工、外科醫(yī)生、畫家、鍛工、漂洗工、磚石工、摔斗士、農(nóng)夫、掘墓人、助產(chǎn)士、護士和士兵等五十二種職業(yè)和行業(yè)的人容易患的疾病,被稱為工業(yè)醫(yī)學的創(chuàng)始人。工業(yè)革命時代,不僅有因勞動時間過長、光線昏暗、缺乏新鮮空氣、環(huán)境不衛(wèi)生等引發(fā)的疾病,更有工種的原因造成的特種疾病。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就列舉了許多實例,如勞動和站立時間過長引起駝背、后彎腿、靜脈曲張、下肢潰瘍、脊椎彎曲、人體畸形;終日吸入纖維屑引起咳嗽、哮喘、肺病、胸部疼痛;穿線、繡花、挑花邊引起視力模糊、角膜炎癥、黑內(nèi)障和眼睛失明;經(jīng)常接觸鉛或砷或矽土塵埃引起嘔吐、便秘、食欲不振、胃病、喉嚨潰瘍,還會肌肉麻痹和四肢麻痹;有些工種甚至容易使工人的手腳被機器軋成殘廢。

      窮人固然會因勞累和營養(yǎng)缺乏而患病,另一方面,因偏食而缺乏某種營養(yǎng)成分,或者相反,食物過于豐盛也會患病。

      因食物過于豐盛而引發(fā)的疾病,最典型的是“痛風”。

      西方傳統(tǒng)稱痛風為“病中之王”或“王中之病”,是指它不是一般的人所經(jīng)常發(fā)生的疾病,而是像國王等大人物,因為大吃大喝、經(jīng)常飲酒、飲食中蛋白質(zhì)含量過多造成的,所以它又被稱為“貴族病”。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貴族中享樂風氣盛行,他們患痛風的也特別多,甚至有些整個家族都患此病。一部歷史著作指出,這種疾病的普遍和嚴重性“是由于該時期普遍富裕的意大利日常飲食才愈發(fā)惡化(起來)的”。梅迪契家族是最著名的一個意大利資產(chǎn)階級家族,從1434年至1737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一直統(tǒng)治著佛羅倫薩和托斯卡納。梅迪契家族早一代的著名人物喬萬尼·迪·比奇就患有痛風疾病。他的兒子科西莫·德·梅迪契因過度的奢華,痛風疾病更加嚴重??莆髂膬鹤悠ひ_·迪·科西莫·德·梅迪契小時起就患痛風,幾次急性發(fā)作,直至去世都沒有痊愈,因此得到一個“痛風患者”的外號。他行走不便、久臥病榻,最后竟成為一個瘸子,除了舌頭,全身都不能活動。

      痛風和飲食中蛋白質(zhì)含量的密切關系有時甚至會表現(xiàn)出群體性。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于食物匱缺,營養(yǎng)質(zhì)量下降,歐洲痛風的發(fā)病率明顯降低;而至戰(zhàn)后飲食蛋白質(zhì)含量再度豐富時,其發(fā)病率又恢復到戰(zhàn)前水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經(jīng)濟騰飛以后,其國民飲食蛋白質(zhì)含量顯著升高,致使痛風成為日本人的常見病之一。在中國,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只有成群的浮腫病,而不見什么痛風;今天,痛風的人數(shù)也逐年增多,尤其是那些大款、大腕和部分專講吃喝的官僚,患痛風病的比例最高。

      在考察近代工業(yè)化以來種種外在因素引發(fā)疾病的時候,近幾十年來,醫(yī)學家和社會學家還注意到因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音、振動、惡臭等“公害”導致的疾病。典型的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日本熊本縣水俁市由于當?shù)氐闹纤兀ǖ┕雠懦鲇袡C水銀,污染了水域,造成魚類、水鳥的死亡,隨后是人的發(fā)病——水俁病,患者先是口齒不清、步態(tài)不穩(wěn),最后高聲大叫而死。

      外環(huán)境不僅影響人肉體的健康,還影響著人的精神健康,嚴重地影響人的心靈,使人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

      當文藝復興推倒中世紀“黑暗時代”的舊秩序,使人的個性獲得解放的時候,一些新世紀的人一面狂喜,一面天真地想象,從此,主觀的權利、個人的自由、心靈的意愿,再也沒有什么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了。但是一、二百年來的現(xiàn)實表明,事情并非如此,而且越來越不是這么回事。于是情緒極端沮喪,熱情備受壓抑,內(nèi)心無比憂傷,而且越是懷有理想、越是有過高期望的人,越是會感到沮喪,感到壓抑,感到憂傷;越是心智聰慧、感覺敏銳、富有教養(yǎng)的人,越是感到沮喪,感到壓抑,感到憂傷。這就是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紀初期和中期流行于歐洲浪漫主義詩人和小說家中間的一種普遍的情緒,它當時曾被賦予一個專門名稱,叫“厭世情緒”,也就是“憂郁癥”,當時的一種“世紀病”。

      實際上,不論哪個時代,都存在如此的類似情況。

      由于人是從動物進化過來的,“人來源于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jīng)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它不可避免地會時刻在思想、情感、觀念和行為舉止上表現(xiàn)出來。問題是這種在進化遺傳的過程中留存下來的原始的感官情欲和心靈情欲,和進化了的社會不相容,而定然要在某些方面或在某種程度上受社會上的法律、習俗、宗教等文化環(huán)境的制約、規(guī)范和阻礙,而不可能像人類初期階段那樣獲得充分的滿足和自由的抒發(fā),而且進化程度越高,所受到的阻礙也越大、越重。在個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這種沖突中,是要讓社會來遷就個人,還是要讓個人來適應社會,是顯而易見的。病理-心理學研究證明,或者出于社會的政治、倫理、習俗、法律、宗教觀念等方面的壓力,或者出于其他人為的作用,個人的情欲受到阻礙和挫折,心理長期被壓抑處于持續(xù)的緊張和焦慮狀態(tài),人的機體的“自我防御”能力會漸漸減弱以致喪失,使主體變成一個精神分裂癥或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患者??梢哉f,可能沒有一個人在與社會政治、倫理、習俗、法律、宗教觀念發(fā)生沖突、長期遭受深重的痛苦后,不會多多少少有些精神變態(tài),僅僅只是在抑制中“自我防御”調(diào)節(jié)得是否比較得體一些,這病態(tài)才有程度的不同,精神病態(tài)和精神病的界線就在這里。于是,中世紀會制造出一批又一批對宗教狂熱亢奮的瘋子,十九世紀初會有大批以悲觀厭世情緒為特征的抑郁癥患者,二十世紀以來,高度發(fā)達的物質(zhì)文明,紛擾無常的經(jīng)濟動蕩,帶來了工業(yè)危機、生產(chǎn)競爭和失業(yè)、貧困、污染、公害以及道德淪喪,在心智聰慧、感覺敏銳、富有教養(yǎng)的人中,抑郁憂傷的情緒是更為沉重了。

      同樣,在長期封建統(tǒng)治的中國,那些心智聰慧、感覺敏銳、富有教養(yǎng)的青年男女中,因心理遭受壓抑得不到發(fā)泄而患神經(jīng)精神疾病的,真是不知其數(shù),使作為歷史學家的郭沫若在1921年寫的文章中克制不住而長嘆“數(shù)千年來以禮教自豪的堂堂中華,實不過是變態(tài)性欲者一個龐大的病院!”一年后,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所做的研究,正可以為這一結論提供有力的實例。潘光旦考察明朝萬歷年間的年輕早慧女子馮小青的生平及其詩詞作品后,總結認定她嫁于杭州馮氏作妾后,先因“性發(fā)育本未完全;及受重大之打擊,而無以應付,性欲之流乃循發(fā)育之途徑而倒退……嗣后環(huán)境愈劣,排遣無方,閉塞日甚,卒成影戀(自戀)之變態(tài)”,死時年僅十八歲。他又據(jù)清末民初著名報人和小說家畢振達所輯之清代女子詞集《銷魂詞》中九十五家二百三十四首作統(tǒng)計學研究,發(fā)現(xiàn)如“愁”、“惱”、“傷”、“痛”、“病”、“泣”、“哭”、“啼”、“銷魂”、“斷腸”、“憔悴”、“懨懨”等類似的詞語每七十個字中就有六點九字,約十分之一,寫出了《女子作品與精神郁結》的論文,“坐實(了在封建社會中)中國女子郁結狀態(tài)之普遍”。endprint

      對待疾病,一般的,尤其是醫(yī)生,都只是從健康人的客觀立場去看待的。如果換一個角度,以病人的身份,對疾病就會有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看法。無論是農(nóng)夫、士兵,還是王孫貴族,患病無疑都是痛苦的,特別是在認識到因此而即將進入墳墓、告別親人的時候。

      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的女兒威廉明娜公主(1709—1758)患了肺病之后,于去世前不久給他弟弟,即威名赫赫的腓特烈大帝寫信,哀婉地訴說自己像《圣經(jīng)》中的乞丐拉撒路一樣“躺在床上已經(jīng)第六個月了。最近的八天里,我自己動也不能動……手、腳和臉全都腫起來了”;聲稱說已經(jīng)不得不“把自己托付給命運了?!彼耆s了公主的高貴氣態(tài),而像一個乞丐,有的只是求生的基本愿望和屈服于命運的無奈。完全不同于一般人對生的眷戀的本能意志,浪漫主義者把愛與死的結緣作為幸福追求的目標?!白鳛槔寺髁x詩人的典范,拜倫勛爵據(jù)說曾表示,他希望死于消耗病(即肺結核),‘因為女士們?nèi)紩f,瞧那可憐的拜倫,彌留之際他看起來多有趣呀!”這并不是個別的現(xiàn)象。針對拜倫這一企望,大仲馬寫道:“1823和1824年,生肺病是時髦的事?!蹦嵌螘r期里,“詩人們特別傾向于(像拜倫)這樣的死,因為對他們來說,‘每一次都總是情感爆發(fā)之后才咯血,并在三十歲之前死去是最好的死法。”德國的浪漫主義者更追求肺結核這類疾病的快樂,而不是逃逸它的痛苦。以諾瓦里斯作為他筆名的弗里德里?!ゑT·哈登伯格聲言:“人只要開始愛好疾病和痛苦,他在那一霎時也許可以體驗到最誘人的逸樂,可以渾身充滿最高度的積極的喜悅……完全的疾病才是享樂,而且是最高級的享樂?!倍韲骷屹M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對自己所患疾病的感受,簡直像是一個奇跡。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個著名的癲癇患者。他一生多次發(fā)作癲癇,每次發(fā)病時,他手腳發(fā)抖、全身抽搐、嘴唇青紫、臉頰通紅、不省人事,顯得異常痛苦。蘇醒后卻又像是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一樣。有意思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對癲癇的發(fā)病有一種奇妙的感受。他的朋友、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尼古拉·斯特拉霍夫曾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1836年一天夜里與他交談時突然癲癇發(fā)作的情形后接著寫道:“費多爾·米哈伊洛維奇常常跟我說起,癲癇發(fā)作前,他有幾秒鐘沉醉在狂喜之中?!谶@個瞬間,他說,‘我會體驗到平日一生中連想象都想象不到的那種歡樂——這種歡樂是旁人無法感知的。我會覺得這是我和世界的最完善的和諧,而且這種感覺是如此的強烈和甜蜜,為了這一個極樂的幾秒鐘,我可以付出我一生中的十年或者更多的幾年,或許可以獻出我整個的一生?!弊骷液髞碓谒男≌f中,也不止一次以他自己這親身感受,生動地描繪了這種異常神奇而美妙的境界。

      也許是由于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體驗到的這種神秘性,使癲癇被古代的歐洲人稱為“圣病”,相信此病的發(fā)生是因為此人有魔鬼附體,或是因為受到神祗的差遣,才產(chǎn)生這種幻覺體驗。在信仰“泛靈論”的苗族社會,認為癲癇患者是因為受到神靈的眷顧,可以被作為能通陰陽的薩滿而深受崇敬。

      不管現(xiàn)代科學怎么解釋癲癇是由于陣發(fā)性腦神經(jīng)細胞過度興奮所致。但是疾病發(fā)作時產(chǎn)生的心境改變,及所引起的錯覺、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和耳鳴,定然有助于作家的創(chuàng)造。因此,也許可以這么說,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既有患癲癇病時的體驗,又有恢復后的正常人的體驗,才讓他能在作品中揭示人的多重意識時,達到非癲癇病人作家難以企及的深刻程度,使著名學者、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專家米哈伊爾·巴赫金稱贊他有一種完全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異常敏感的感受”,“在別人只看到一種或千篇一律事物的地方,他卻能看到眾多而且豐富多彩的事物……”,創(chuàng)作出別樹一幟的“復調(diào)小說”。

      對癲癇以外的其他疾病,是否也可以說,患病的作家,他既可以用健康人的眼光又可以用病人的眼光來審視客觀現(xiàn)實,使客觀具有雙重甚至多重的意義,就如圖姆斯說的:“生病時,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意義可能以其他方式發(fā)生改變?!?/p>

      情況可能正是這樣:對于疾病的表述,患病的主體和治病的醫(yī)生或旁人,都可以只是陳述其客觀的觀感,若是被作家寫進文學作品,進入文學創(chuàng)作的領域,疾病就不只是疾病本身,只是單純的病狀,而被賦予特殊的美學意義,具有與其他事物相關的豐富內(nèi)涵了。

      疾病可以作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都t樓夢》描寫林黛玉“身體面龐怯弱不勝”,“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時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施勝三分”,雖然不免有點俗套,但曹雪芹為表現(xiàn)她與男主人公賈寶玉之間的浪漫和悲劇結局的愛情,特地將她所患病定為肺結核,卻別具風味。因為肺結核不僅可以使女主人公獲得一種病態(tài)的美,而且它作為一種慢性病,便于作者把患者的死安排在作家認為最需要的時刻,即林黛玉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病情加劇、吐血惡化過程之后,遇到一次重大打擊,最后數(shù)次昏暈,死于“薛寶釵出閨成大禮”之日,在“焚稿斷癡情”之后,直叫一聲“寶玉,寶玉,你好……”,終于“氣絕,正是寶玉娶寶釵的這個時辰”。

      麻風和肺結核,從其本質(zhì)來說,都是經(jīng)由桿菌傳染的慢性傳染病,麻風的危險性甚至還遠不如肺結核。麻風往往要在較長時間的軀體接觸、而且要沾上病人的膿液之后才可能被傳染,不像肺結核病,通過呼吸,乃至一個噴嚏即會引起傳染;另外,在治療肺結核的特效藥鏈霉素發(fā)明之前,麻風病從患病至奪走患者生命的周期,也要比肺結核長得多。只因麻風的特征是皮膚及淺表神經(jīng)損傷,還會累及眼睛、鼻子、睪丸和咽粘膜,甚至破壞周圍神經(jīng),導致典型的感覺喪失,由組織變異引起變形和脫落。于是,人們看到的麻風病人大多都臉孔毀容、皮膚腐爛、目光遲滯,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全身骯臟,衣冠雜亂甚至破損。而肺結核病人由于食欲不振,身材比較瘦削;又因虛弱倦怠,語言、動作顯得溫文爾雅;還因病態(tài),臉容蒼白,到了下午,臉上又會泛起淡淡的紅暈。這樣,病人瘦削的形體,容易引起人的同情,而其白里泛紅的臉頰,又會讓人感到不乏一種病態(tài)的美,會使人產(chǎn)生好感。因此,從《圣經(jīng)》記載開始,麻風病人就一直被看成是有罪的、令人厭惡的“不可接觸的賤民”。而肺結核,正如蘇珊·桑塔格說的:“一百多年來,人們一直用結核病來賦予死亡以意義——它被認為是一種有啟迪作用的、優(yōu)雅的病。十九世紀文學中充滿了對結核病患者的那種幾乎不顯示任何癥狀、不使人覺得恐怖的、極樂世界般的描寫,尤其是那些死于結核病的年輕人……”于是,肺結核便被看成是“美”的象征,尤其對浪漫主義者來說,當然是一種病態(tài)的美。

      疾病作為某種象征或隱喻也是作家們所慣用的。挪威劇作家易卜生以創(chuàng)作社會問題劇而聞名世界,他有幾部劇作對疾病的描寫,就是將它們作為社會的隱喻。美國著名導演和研究易卜生的專家哈羅德·克勒曼在分析他的那部描寫放蕩的父親將梅毒傳給兒子的《群鬼》時特別指出,“對許多人說來,甚至今天他們?nèi)匀换蚨嗷蛏俚卣J為,《群鬼》議論的是遺傳和‘父輩的罪孽。但這個劇本涉及的卻是社會的罪過?!?/p>

      魯迅、郁達夫都患肺結核病,都在小說中描寫過肺結核,賦予其社會性的隱喻。只因魯迅的創(chuàng)作是要從“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因而他的小說《藥》和《明天》中在描寫華小栓“大粒的汗,從額上滾下……兩塊肩胛骨高高突出,印成一個陽文的‘八字”的同時,還寫了他愚昧的父親把他的病寄希望于人血饅頭;在描寫寶兒睡時額上和鼻尖“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膠水般粘著手”的同時,還寫了他無知的母親去求何小仙。其它如《狂人日記》中狂人患的迫害狂想癥,《白光》中陳士成患的青春型精神分裂癥,《長明燈》中的病人患的單純型精神分裂癥,也都一樣,把疾病作為民族痼疾的隱喻。

      不同于魯迅,創(chuàng)造社的郁達夫崇尚浪漫主義。在他的筆下,他諸多“自敘傳”小說的男主人公,大多都帶有他自己患病、尤其是患肺結核病的身世,以及浪漫派的外貌、憂郁的情緒和對女性的欲望;而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不少也患肺結核病,如《南遷》中的肺結核患者、日本女學生密斯O,一張“被體熱蒸紅的清瘦的臉,和她那柔和悲寂的微笑”,《蜃樓》里“格外迷人”的康夫人,“皮膚是半透明的乳白色,眼睛極大,瞳神黑得很……嘴唇蒼白……和那張病的乳白色的面影……”郁達夫甚至極端到借主人公之口,“把午前的風景(之美)比作患肺病的純凈的處女”。

      認識疾病不能只局限于聽診器、化驗室、X光室等的儀器上,還應擴大到社會、文化的領域,疾病和病人作為文化現(xiàn)象,是罪還是美?是天才還是狂人?都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的,疾病甚至影響歷史的進展,真是有太多的內(nèi)涵。說不盡的疾病?。ndprint

      猜你喜歡
      疾病
      進擊的疾病
      尿碘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
      易與豬大腸桿菌病混淆的腹瀉類疾病鑒別診斷
      立秋后要注意調(diào)養(yǎng)預防呼吸疾病
      夏季養(yǎng)生之疾病篇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11-17 06:59:17
      牛常見呼吸道疾病的認識與防治
      夏季疾病不用慌預防得當保健康
      啟蒙(3-7歲)(2018年7期)2018-07-10 09:38:16
      面對意外的疾病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從對抗疾病轉(zhuǎn)向健康維護
      疾病與人
      阿拉善左旗| 封丘县| 健康| 凯里市| 祁东县| 赤峰市| 精河县| 资阳市| 宁波市| 娄烦县| 湖口县| 晋中市| 石家庄市| 买车| 子洲县| 兴仁县| 陇西县| 天等县| 嘉祥县| 金山区| 肃宁县| 定州市| 时尚| 平潭县| 鲜城| 克山县| 吴旗县| 湘潭县| 灵璧县| 那曲县| 永康市| 永登县| 盱眙县| 千阳县| SHOW| 鄢陵县| 维西| 赣州市| 万山特区| 修水县|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