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位夢華:九赴北極親歷記

      2014-04-10 02:31李偉劉敏
      東西南北 2014年6期
      關鍵詞:愛斯基摩巴羅湯姆

      李偉+劉敏

      我第一次去北極是1991年,到現(xiàn)在已超過20年。在這20年中我一共9次前往北極,在北極度過兩個冬天,最長的一次住了13個月。

      1967年開始工作后,我一直從事的是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研究。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讓科研第一線的研究者參與國外合作,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就是在這個機遇中作為訪問學者,在1981年被派到了美國。

      我去美國,是做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美國人非常關心南極的資源,跟我合作的教授手里有一個項目,就是去南極勘探石油。而當時中國還沒有南極的相關研究。1982年,我就借此機會,跟那位美國教授第一次去了南極。

      當時,西方國家對南極的研究已經(jīng)進行了幾百年,我們的鄰居日本,也已經(jīng)開展了四五十年,而中國還站在極圈外面,對南北極一無所知。因此科考期間,我搜集了很多資料,回國后一直在寫關于南極的文章和專著。與此同時,我國也在籌備南極研究。1984年,我國第一次組隊去南極,建立了第一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只是那時候國力還不夠,缺乏資金,長城站建得很小,也沒有進入南極圈。

      我自己回到單位后,有一段時間從業(yè)務崗位調換到行政崗位,沒能繼續(xù)做南北極的科研。但我一直在思考地球兩極的科研問題。南極的國家考察已經(jīng)開始,但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一直想去北極考察。為了實現(xiàn)這個想法,我開始四處籌劃資金。最后終于在國家自然基金會申請到了一個研究兩極對比的題目?;饡蛧业卣鹁指鹘o了我3萬元,拿著這6萬塊錢兌換出的1萬多美元,1991年我第一次自己去了北極。

      第一次到北極,我住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巴羅。巴羅是美國最北端的城市,位于北緯71°17,在北極圈以北515公里,離北極點大約有2100公里。小城的西邊是白令海峽,北邊是北冰洋,地勢平坦,沒有任何遮蔽。這也是愛斯基摩人聚居的地方。

      7月下旬到巴羅,一直到9月中旬回國,我度過了當?shù)刈钆偷娜兆?。巴羅是正宗的極地氣候,夏天溫度跟北京的冬天差不多,氣溫在零度上下浮動,最高時到11℃,當?shù)氐膼鬯够θ司蜔岬檬懿涣肆?。整個巴羅都是苔原帶,最下面是凍土層,土地凍結得跟石頭一樣堅硬,上面有一層十幾厘米的土壤在夏天會化開,長出小花小草,但樹木依舊無法存活。海岸邊的冰蓋在夏天消融,化出大概一兩百公里寬的范圍,中間依然是厚厚的冰蓋,經(jīng)久不化。

      第一次去巴羅,我起初住在當?shù)刭e館里,但賓館的消費很高,連吃帶住,每天要花掉150美元,我的經(jīng)費馬上就變得捉襟見肘起來。那時我每天在鎮(zhèn)上的圖書館搜集資料,館長看見一個黃種人每天都來看書,對我非常感興趣。得知我經(jīng)濟緊張,他把自己的鄰居湯姆介紹給我,想讓同是科學家的湯姆幫我想想辦法。

      湯姆一開始并不愿意伸出援手,他是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市鎮(zhèn)的首席科學家,在巴羅已經(jīng)待了二十幾年,自己管理一個科學考察站。但湯姆慢慢發(fā)現(xiàn),我一直留在巴羅不走,整天埋在書堆里,覺得我是個想做事的人。最后,他還是讓我搬到了他主持的考察站里,雖然考察站的住宿條件遠遠比不上賓館,但能讓我省下一大筆住宿費。湯姆還讓我免費在站里吃飯,但我抹不開面子,依舊每天自己買東西吃。

      那個考察站原來是美國海軍的一座基地,“冷戰(zhàn)”時期發(fā)揮過作用,后來成為科研基地。這里成了我后來在北極多次從事研究和寫作的大本營。

      漸漸地,我跟湯姆的友誼逐漸加深。我出去考察時,湯姆幫我借車,他還出面把我介紹給當?shù)氐膼鬯够θ恕鬯够θ似綍r不喜歡與外來者打交道,但因為信任湯姆,也跟我變成了好朋友。湯姆跟我的友誼一直維系到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80多歲了。

      第一次考察結束后,我回國一直想推動北極研究,但國內當時還沒有任何組織管這件事。我到處找人,后來中國科協(xié)出面,成立了一個中國北極科學考察籌備組。我被任命為副組長,負責籌劃未來的科學考察。

      我認為中國人應該組織一個自己的考察隊,真正走到北極點。為了這個想法,1993年我又一次回到了巴羅,找到湯姆了解情況,探討怎么去北極點,為之后的考察探路。在后來的考察隊成行前,1994年,我第三次回到巴羅,這一次是跟浙江電視臺合作拍攝電視專題片,用中國人的眼光來觀察北極。

      為了這部片子,我們從巴羅啟程,深入到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和芬蘭等國的北極地區(qū),因為時間和經(jīng)費的限制,最后沒有去成俄羅斯,相當于繞著北極走了大半圈。那次拍攝制成了《世紀間的傳遞——北極探秘》20集電視專題片和其他一些電視系列片。電視片在國內多次獲得科普類的獎項,制作成英文版后,在巴羅當?shù)匾矎V受好評。愛斯基摩人看了很喜歡,幾乎家家都收藏了這套錄像帶。

      前往北極點

      1995年,中國科協(xié)主持、中國科學院組織了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正式開啟了前往北極點的征途。我任總領隊,隊伍里25名成員除了十幾名科學家外,其余的都是記者。當時中央電視臺楊偉光臺長非常重視,派了6個記者參與采訪,其中就有現(xiàn)在的央視著名主持人畢福劍,當時還被叫“小畢”。

      我們一行人先到加拿大小鎮(zhèn)雷索柳特,從這里走到北極點需要一個半月。但我們沒有時間,就聯(lián)系了當?shù)匾粋€服務公司。公司的老板保爾是個美國人,他自己曾經(jīng)到過北極點,此后就組織了一個北極服務公司,提供飛機、衣服、狗拉雪橇、灶具、食物等。我們選出7名隊員,讓他籌備了全套裝備,租用他的小飛機,把這7個人送到北緯88°。然后,隊員們帶著設備,再跟隨向導徒步到北緯90°的北極點。

      從88°到90°,直線距離是220公里。但走起來要漫長得多,一共花了十幾天。我們4月下旬到達北緯88°的時候,氣溫還是零下二三十攝氏度。隊員全天徒步十幾個小時,一天下來也只能走十幾公里。畢福劍當時也是7名隊員之一,他每天扛著攝像機跟我們在冰上走,工作很辛苦。

      在北極徒步,最痛苦的是,我們腳下的冰蓋是來回漂移的。有時候白天拼了老命走了十幾公里,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風把整個冰塊都吹了回去,全白走了。也有時候運氣好,冰塊被吹向極點,大家就特別高興。endprint

      路上危險很多,最常見是暴風雪。兩極都是風極,重力風從天上向下吹,南極是地球上風速最大的地方,北極也相差不多。此外,最危險的還是冰縫。作為北冰洋的中心地區(qū),極點附近的冰蓋看上去非常干凈、美麗,但危險也正是潛伏在這些看上去的平靜之下。

      在冰蓋上行走,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冰蓋下面是洋流,洋流把冰蓋撕裂,裂縫剛剛產(chǎn)生就暴露在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溫度里,很快就會結出薄薄的一層冰,遇到下雪掩蓋住,人根本看不出來。一旦踏入,下面就是冰冷的大洋。哪怕僥幸能爬上來,渾身結冰也會立刻凍僵休克。我們無路可循,只能憑經(jīng)驗來規(guī)避,隊員們用一根繩子像糖葫蘆一樣拴成一串,最有經(jīng)驗的人在最前面,看哪里安全走哪里。后面的人要嚴格按照他的腳印走。

      一旦有人掉下去,第一件事不是去救同伴,而是立刻固定好自己的腳跟,再把同伴拽上來,否則就可能全軍覆沒。

      這一路上我們見到過北極熊的腳印,但未與其遭遇。我們帶的20多條愛斯基摩犬對北極熊有震懾力。

      那次路上共用了兩個星期,每天都是風餐露宿。很多人認為中國北方也能到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溫度,認為無所謂,那是因為在國內很快就能從戶外進入室內。我們在北極晚上住在帳篷里,內外是一個溫度,呼出來的水蒸氣變成雪花又落下來,早上起來,睡袋上落了一層雪。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腦子會變笨,動作反應都很慢,各方面身體機能都在下降。每天只能吃巧克力、鹿肉干這種方便食品,燒一壺水要兩小時。汽油爐子架在帳篷外面,大風吹著,用一個小時才能把冰化成水,再用一個小時水才能沸騰。把食物放進去煮,出來的都是糊糊,就像豬食一樣,什么味道都沒有,那也必須都吃掉,否則無法補充體力。

      一路上都是單調的茫茫冰雪,沒有別的顏色,也沒有別的生物,連個小蟲子都沒有,只有這一隊人、一群狗,而且每時每刻都處在生命危險中。為了趕時間,我們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醒來就往前趕路,多待一小時,就多一個小時的危險,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死掉了。在這種情況下,每年只有60%的科考隊伍能到達北極點。

      我們終于到達了北極點,在那里住了一晚。按計劃,其余考察隊員會乘坐3架飛機飛過來與我們匯合,但其中一架飛機起飛后發(fā)生了漏油事故,有一部分人最終也沒有能到達北極點。

      未完成的探索

      1996年,因為愛斯基摩朋友們邀請我,我自己又去了一次巴羅。幾次交往后,我已經(jīng)跟愛斯基摩朋友打成一片了。愛斯基摩人淳樸,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就像是跟我們的祖先交往一樣。在他們的社會形態(tài)中,人和人的關系非常簡單。

      我的興趣范圍也漸漸從單純的地球物理擴大到愛斯基摩人的歷史和文化。1998年7月底到1999年3月,我又帶著剛退休的老伴一起過去越冬,專程去寫了一本《最偉大的獵手——阿拉斯加北極的愛斯基摩人》,200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冬天的巴羅很冷,極夜沒有太陽,但非常安靜,是寫書的好環(huán)境。我們住在有暖氣的基地里,每隔十幾天坐汽車到巴羅鎮(zhèn)上的超級市場采購物資,回來放到冰箱里自己做著吃。我們住在一間只有17平方米的小木屋里,四面都有窗戶,只有一個門對著北冰洋,距離不到300米。從這里再往北就沒有人家了,所以,我們是居住在北美大陸最靠北的一對夫妻。夏天,北冰洋里巨浪翻滾,波濤洶涌,威力無窮;一到冬天,則冰雪覆蓋,一馬平川。大洋消失,陸地隱形,沒有了界限,變成了一個潔白的世界。

      我最后一次去北極,是在2005年。此前2002年7月底到2003年8月,我在那里住了13個月零一周,開始寫《恐怖世界三部曲》,用科幻寫關于人類未來的探索和考慮。

      這本書動筆時,我已經(jīng)62歲,考慮了很久。人類發(fā)源于熱帶,發(fā)展于溫帶,現(xiàn)在人類正在向兩極進軍,人類就要思考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如今北極的資源對世界各國都有極大的誘惑,因為地球上25%的石油和天然氣都在這個區(qū)域。軍事上這也有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由于人類社會的主體是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氣候、環(huán)境都受北極控制。

      北極作為國際化發(fā)展中戰(zhàn)略重地的同時,也成為人類現(xiàn)代化的犧牲品。9次來北極,我自己親眼見證了氣候變化。1991年9月11日第一次離開北極時,土地已經(jīng)封凍,當天下了很大的暴風雪。但我2005年再去,10月份陸地還沒有冰凍。全球變暖給兩極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隨著北極開發(fā),愛斯基摩人也在不斷經(jīng)歷著外界事物的沖擊。不到100年中,他們從新石器時代迅速進入現(xiàn)代社會,完成了人類四五千年的發(fā)展跨度。但他們淳樸的社會文化也受到了沖擊,這些生活在人類社會邊緣的人群,每天都在轉型,要適應現(xiàn)代生活。怎么把本族的語言、社會習慣保留下來,成了緊迫的問題。

      所以,北極的科學、資源、人文、軍事、政治都很重要,影響到未來人類的命運。人和人、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都是平等的,人和其他生物之間都是平等的,我們必須共同分享地球的資源,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光明的未來。

      這些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思考,都是在巴羅進行的。那里非常安靜,晚上偶爾可以見到極光?;乩餂]有電視、報紙,我也不聽廣播,就像到了另一個星球。

      去了這么多次北極,我現(xiàn)在還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在中國孩子和愛斯基摩孩子之間架起一道橋梁。讓他們交朋友,像親戚一樣相互交流,互相學習,這會影響幾代人。我的身體沒問題,如果有機會能實現(xiàn)這個夢想,我還想第10次去北極。

      (注:位夢華——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吳京寒薦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endprint

      猜你喜歡
      愛斯基摩巴羅湯姆
      你會問好嗎?
      掉錢
      READINGS
      不到一天大
      绥宁县| 新民市| 得荣县| 江永县| 衡阳市| 华安县| 梁山县| 连江县| 环江| 古浪县| 合川市| 霍林郭勒市| 灵川县| 望奎县| 思南县| 城市| 密云县| 嘉义市| 宜丰县| 门头沟区| 读书| 舟曲县| 太湖县| 龙里县| 江口县| 威宁| 南川市| 古蔺县| 蓬安县| 香格里拉县| 丰原市| 安图县| 卢氏县| 随州市| 泸州市| 江源县| 富裕县| 南平市| 正安县| 运城市|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