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站等
摘 要:本文對系桿拱橋上部結構提出兩種施工工藝,一種是采用先拱后梁,無支架施工,另外一種是先施打水中臨時支架然后再澆筑梁體。通過分析兩種施工工藝在施工期對船舶的通航安全影響,建議橋梁設計時選擇對船舶通航的影響較小的施工工藝,保障船舶安全通過橋區(qū)。
關鍵詞:橋梁 施工工藝 通航安全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世界各國發(fā)生的船舶撞墩毀橋事故不斷增加,船橋碰撞問題在近幾十年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為保障橋梁施工期間船舶安全通過,下面對系桿拱橋上部提出并分析了兩種施工工藝對通航安全的影響。
下承式系桿拱橋梁結構
跨鹽河大橋與鹽河正交,鹽河現(xiàn)為Ⅴ級航道(45×5m),規(guī)劃改建為Ⅲ級(60×7m),橋梁中跨為103m,主橋上部結構鋼管拱采用勁性鋼骨架,單幅整片安裝,主橋橋墩采用三柱式橋墩,下接承臺,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
先拱后梁無支架施工工藝
主橋上部結構系梁采用先拱后梁,無支架施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工序為:系桿拱安裝→風撐安裝→系梁施工→面板鋪設→附屬設施安裝。鋼管拱拱肋截面為啞鈴型,風撐采用雙鋼管格構式一字型鋼桁架。拱肋、風撐運至工地現(xiàn)場后,搭設臨時支點現(xiàn)場進行整體單幅組裝,將拱肋鋼管、臨時吊桿豎向組裝成整體并順河道方向擺放待安裝。安裝采用兩臺浮吊作為主要安裝機械設備。
拱肋鋼結構和風撐安裝就位后即可進行橫梁、系梁的施工,首先進行端橫梁和拱腳的施工。端橫梁和拱腳支座處底模用磚砌墻中間填砂灌水振搗密實后鋪竹膠板,待張拉結束后鑿除磚墻掏空黃砂后拆除底模。端橫梁邊模采用竹膠板,拱腳邊模采用定型大鋼模板,兩側用對銷螺栓拉設。系梁模板采用懸吊法,利用已經就位的勁性骨架,采用型鋼吊設底模,底模采用剛度較高的鋼模板鋪設?,F(xiàn)澆系梁模板底標高與設計高水位之間通航孔凈高≥6.5m,凈寬60m。
先支架后梁拱施工工藝
主橋上部結構系梁采用先支架后梁拱施工方法,根據橋梁上部結構施工方案,水中擬施打臨時支架,共設置4個臨時墩,每個臨時墩下面施打8根15m 長φ53cm 鋼管樁,壁厚8mm,貝雷架架設在臨時墩上。設立水中臨時墩后的通航孔凈高≥4m,凈寬21m。
兩種施工工藝對通航安全的影響分析
先拱后梁無支架施工在系桿拱安裝時需間斷限制性斷航,雖然斷航對船舶通航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會對船舶通航安全產生影響。通航凈空滿足現(xiàn)狀V級航道通航要求,避免了使用支架施工帶來的通航凈空的縮窄,且不用施打防撞樁來保護支架,對船舶通航安全影響較小。
總結
下承式系桿拱橋上部結構采用先拱后梁無支架施工工藝能避免使用支架施工帶來的通航凈空的縮窄,且不用施打防撞樁來保護支架,對船舶通航安全影響較小,減少上部結構施工對船舶通航的影響,保障船舶安全通過橋區(qū)。對今后內河橋梁選擇結構選型及施工工藝能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第一作者單位: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