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東
《盤龍石》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以前,我只知道李逸野先生的草書不得了,他的舊體詩、散文、藝術(shù)評論不得了。然,他的這首詩更是不得了。
葵已歲暮,我去開封“風雨樓”拜謁,有幸得見先生存之多年兩部詩稿,一為《蒼山如?!罚倬褪恰侗P龍石》了,征得先生同意,我將詩稿帶回書齋,擇日凈手洗面,沐浴更衣,捧讀再三,不勝十分感慨。據(jù)一書友講,早在五、六十年代,開封文化圈內(nèi)即有“兩個半詩人”的戲說,他即為其一。以我淺見,讀《盤龍石》可用這樣幾個字加以概括,即:詩情深沉、詩思瑰麗,詩意真切,詩境宏闊。
《盤龍石》詩情深沉,作者在“序幕”部分就以飽滿的詩情寫道:“有位老畫師,/畫了一幅畫,/從十二歲畫起,/直到滿頭白發(fā)。”據(jù)先生講,此詩最早寫于1945年,他才十四、五歲,得益于家鄉(xiāng)四川一個古老的傳說。1951年至1952年,他在朝鮮戰(zhàn)場做新華社戰(zhàn)地記者,身負重傷后寫了第二稿,可惜,戰(zhàn)爭中遺失了;1960年他被打成“右派”的兩年后,再次寫出了第三稿;直到1979年重寫。不難想象,那個老畫師出現(xiàn)的緣由了。
《盤龍石》詩意真切。在寫作夢境和敘事中,虛實結(jié)合,是夢又不是夢。作為敘事詩,故事的發(fā)展仍然是一條清晰的主線,通過夢境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處處是實景,件件實事,歷歷在目,生動表現(xiàn)了冬生自小到大和母親共同生活的情景,以及美麗的姑娘桂花,堅強的言行,心理變化歷程十分鮮明突出。比如:“人家種的芝麻,/一輪結(jié)四個莢。/冬生種的芝麻,/結(jié)的像多寶塔?!弊髡咭詼\顯明快的語言,樸素真摯的感情,唱出了最美的歌。
作者在《盤龍石》中重點吟唱冬生與桂花生死相戀,不離不棄的故事,可謂曲折、離奇,艱難困苦,不折不撓。人間天上,斗智斗勇,富貴貧賤,變幻無常,直面相對,又絕地逢生,作者采用虛實相間的寫法,讀來卻又讓人信服!這首詩采用了民歌的格式,大量的口語詩意化,狀物抒情形象,生動而又文雅,起到了增強故事真實感和感染力的作用。
反復(fù)品讀,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重要的詩眼需要關(guān)注,即“盤龍石”三個字的內(nèi)涵是什么?為什么以此為題?天神代表誰?在詩里寫道:盤龍石隨水長,盤龍石隨水消,天神使的魔法,盤龍石永遠三丈三尺高,到東海去的龍,都要盤盤龍石,交頭接尾整三圈,天神才讓通過。長的把頭砍,短的就腰斬,有多少去東海的龍啊,沒有能通過盤龍石。
按說,玉龍去東海為的是耕云播雨,拯救天下,他已勇力過人。長大的玉龍在石上能盤九圈,為什么天神不答應(yīng),揮劍斬玉龍?天神贏不了玉龍還使出詭計,加害玉龍?冬生——玉龍,桂花——金鳳的羽化涅槃,值得我們思考。
我們今天的一切,與不算太遠的過去有著太多的關(guān)聯(lián)。享受今天,就意味著過去了的就永遠過去了嗎?這不僅是先生的人文關(guān)懷,也是我們所關(guān)注的啊!
責任編輯:黃艷秋
美術(shù)繪畫:李逸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