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華簡《祝辭》與鄭子陽之難新探

      2014-04-16 22:47馬衛(wèi)東
      古代文明 2014年2期
      關鍵詞:鄭國

      提 要:由于《史記》對鄭子陽之難的記載存在疏漏,不少學者將《韓非子·說疑》中的太宰欣誤認為《史記》中的“鄭子陽”或子陽之黨,進而對子陽的身份、子陽之難的內容和性質做出了一些誤判。近年公布的清華簡《系年》,為了解子陽之難提供了新的寶貴材料。綜合分析《系年》與傳世文獻的相關材料,可以得知太宰欣與子陽并非一人,他們分屬罕氏和駟氏家族,彼此為政敵關系。子陽之難是由罕氏的太宰欣攫取鄭國政權而引發(fā)的內亂,實質上是罕氏與駟氏間、鄭君與罕氏間的權力之爭。

      關鍵詞:清華簡;鄭國;子陽之難;太宰欣

      春秋時期及戰(zhàn)國初年,在各諸侯國的政壇上,大夫專權的事例屢見不鮮,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三桓專魯?shù)取W雨栔y就是戰(zhàn)國初期鄭國由大夫專權而引發(fā)的一場內亂。由于《史記》對鄭子陽之難的記載存在疏漏,不少學者因此對《韓非子·說疑》所載的“太宰欣取鄭”作出誤解:認為太宰欣即是《史記》所載的“鄭子陽”或子陽之黨,進而對子陽的身份、子陽之難的內容和性質做出了一些誤判。上述誤解、誤判,事關對戰(zhàn)國初年鄭國政局發(fā)生動亂原因的認識,不可不分辨清楚。近年來公布的清華簡《系年》,1為我們了解子陽之難的真相提供了新的寶貴材料。本文擬以清華簡《系年》與傳世文獻相結合,對子陽之難作一新的探討。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太宰欣非子陽或子陽之黨

      《韓非子·說疑》中有“太宰欣取鄭”的記載。2《史記》中有“鄭君(鄭繻公)殺其相子陽”、“子陽之黨共弒繻公駘”的記載。3以往學界多以太宰欣與子陽為一人,或為同黨、同官、同族。如童書業(yè)先生認為:

      《韓非子·說疑》:“鄭子陽身殺,國分為三。”疑子陽為罕氏之后,世掌鄭政,亦幾于有國。所謂“太宰欣取鄭”,太宰欣疑亦罕氏之后,或即“鄭子陽”,或為子陽之黨。“太宰”似為執(zhí)政之官通稱,非實職。昭元年傳晉趙孟稱鄭子皮為“冢宰”,“冢宰”即“太宰”。1

      楊寬先生認為,太宰欣可能是子陽之黨的領袖。2牛鴻恩先生認為,“太宰欣弒君取鄭已無從詳考,但與鄭君被弒必定有關?!资窍唷?zhí)政的統(tǒng)稱?!?

      清華簡《系年》相關記載很明確,言之鑿鑿:太宰欣與子陽既非一人,也非同黨。《系年》第二十三章云:“郎莊平君率師侵鄭,鄭皇子、子馬、子池、子封子率師以交楚人,楚人涉氾,將與之戰(zhàn),鄭師逃入于蔑。楚師圍之于蔑,盡逾鄭師與其四將軍,以歸于郢。鄭太宰欣亦起禍于鄭,鄭子陽用滅,無后于鄭。明歲,楚人歸鄭之四將軍與其萬民于鄭?!?由這段材料可知,太宰欣是在鄭國對楚國戰(zhàn)爭失利的情況下,于國內發(fā)動政變,除去了子陽一族。可見,太宰欣與子陽不是同一人,且互為敵對的關系。

      太宰欣為太宰,子陽為相,太宰與相并非同一職官?!蹲髠鳌冯[公十一年:“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太宰?!薄墩x》曰:“昭四年傳稱季孫為司徒,叔孫為司馬,孟孫為司空,則魯之三卿無太宰?!薄蹲髠鳌烦晒迥辏骸跋驇樘?,魚府為少宰?!薄墩x》曰:“六卿之外,或少司寇、二宰等亦是卿官,猶魯三卿外別有公孫嬰齊、臧孫許,但非如六卿等世掌國政也。”楚國的太宰,見于《左傳》有太宰子商、太宰伯州犁、太宰薳啟疆、太宰犯等。5曾侯乙簡、包山楚簡、上博楚簡中也載有太宰一職。劉信芳先生說:“惟楚官既以令尹為重,則周、楚之‘太宰不是同一層次的職官?!?鄭國也有太宰之官?!蹲髠鳌废骞荒辏骸班嵤沽枷?、太宰石如楚,告將服于晉。”顧棟高曰:“石為良霄之介,則太宰之官非鄭所重矣?!?魯、宋、楚、鄭等國的太宰,均非執(zhí)政之相。

      冢宰與太宰,具有不同的內涵?!蹲髠鳌氛压辏骸摆w孟曰:‘武請于冢宰矣?!倍抛ⅲ骸摆T?,子皮?!鳖櫁澑咴唬骸按嘶蛞詾閳?zhí)政之美稱,猶南遺稱季孫為冢卿,士會稱蒍敖為宰,非鄭獨設冢宰之官?!币虼?,鄭國的太宰并非冢宰,其官職低于執(zhí)政的相。

      考之史籍,子陽與太宰欣亦非同族。子陽應為駟氏后裔。《史記·六國年表》:“(鄭繻公)二十五年,鄭殺其相駟子陽?!薄稘h書·古今人物表》:“鄭相駟子陽?!弊雨柤确Q“駟子陽”,則其為駟氏無疑。梁玉繩曰:“子陽,鄭相,乃駟氏之后?!?其說至確。

      學者以子陽為罕氏,主要是根據《左傳》“罕氏常掌國政”,“鄭之罕,宋之樂,其后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國乎”,9認為子陽為相則必為罕氏??贾蹲髠鳌?,春秋末期,七穆中除罕氏以外,駟氏尚有相當大的勢力。如,駟歂于鄭獻公九年至鄭聲公五年(前505年—前496年)執(zhí)政,駟弘在鄭聲公二十四年至鄭聲公三十七年(前477年—前464年)執(zhí)政,10駟子陽于鄭繻公時任相,說明駟氏的勢力一直及于戰(zhàn)國早期。

      清華簡《系年》載:“鄭太宰欣亦起禍于鄭,鄭子陽用滅,無后于鄭?!笨芍雨柤易逑扔谔仔蓝鴾?,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關于“鄭之罕,宋之樂,其后亡者也”的記載也表明,子陽不是罕氏后裔。太宰欣則應為罕氏之后?!俄n非子·說疑》說:“田成子取齊,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鄭,單氏取周,易牙之取衛(wèi),韓、魏、趙三子分晉,此六人者,臣之弒其君者也?!北砻鬣崌嘧罱K落入太宰欣之手。綜合《韓非子》、《左傳》的記載可知,這個取鄭的太宰欣,才是罕氏的后人。

      過去之所以將太宰欣與子陽混為一人,主要是由于《韓非子》與《史記》的不同記載。《韓非子·說疑》載“太宰欣取鄭”,并將太宰欣視為“臣之弒其君者”。《史記·鄭世家》:“子陽之黨共弒繻公駘而立幽公弟乙為君,是為鄭君?!边@很容易使人從邏輯上推斷太宰欣即子陽或子陽之黨,進而推斷太宰欣與子陽為同官、同族?,F(xiàn)在據清華簡《系年》可知,這一推斷與歷史實際不符。

      二、子陽為鄭相,非鄭君

      關于子陽的身份,東漢高誘為《呂氏春秋》作注,有子陽為鄭君之說?!秴问洗呵铩な讜r》高誘注:“子陽,鄭相,或曰鄭君?!薄秴问洗呵铩みm威》高誘注:“子陽,鄭君也;一曰鄭相也?!?近人亦有持子陽為君說者。如:

      張岱年先生認為:

      子陽就是《史記·鄭世家》的“哀公易”?!妒兰摇吩疲骸鞍Ч四?,鄭人殺哀公,而立聲公弟丑,是為共公?!薄痘释醮蠹o》作“哀公錫”,“錫”、“易”、“陽”實形近而訛……所以稱“子陽”者,子是稱惡君之辭,《韓非子·難三》篇:“燕子噲賢子之而非荀卿,故身死為戮?!狈Q燕王噲為子噲,便是同例。2

      周勛初先生認為:

      《說疑》中記載的幾起變亂事件,都指君主被殺,國家易手。就是智伯其人,韓非在許多文章中提到他時也是作為一國之主看待的。子陽身殺而國分,說明他是君主的身份。

      《莊子·讓王》篇:“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于鄭子陽者,曰:‘列御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边@里稱子陽為“君”,就是把他作為鄭國國君對待的。看來這符合歷史事實。

      《史記·鄭世家》于“立幽公弟乙為君,是為鄭君”下裴骃《集解》引徐廣曰:“一本云:立幽公弟乙陽為君,是為康公。”“乙”字殊奇,鄭人無此命名之習。“乙”字當是“子”字之誤,金文子作 ,乙作 ,形近易誤?!耙谊枴碑敿础白雨枴薄?

      其實,以上認定子陽為鄭君的幾條根據是難以成立的。

      《韓非子·說疑》:“故周威公身殺,國分為二;鄭子陽身殺,國分為三;陳靈公身死于夏征舒氏;荊靈王死于乾谿之上;隨亡于荊;吳并于越;知伯滅于晉陽之下;桓公身死七日不收?!?與子陽并稱的周威公、知伯,其身份實際上是臣?!妒酚洝ぶ鼙炯o》:“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為桓公,以續(xù)周公之官職?;腹洌油?。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 5周桓公、威公、惠公稱“公”?;莨馄渖僮佑陟枺砸苑钔鯙槊???梢姡芑腹?、威公、惠公皆天子之臣。因此,《說疑》不足以證明子陽為鄭君。

      文獻中,君臣并列的情形并不鮮見?!赌印に尽罚骸胺都淙居陂L柳朔、王勝,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強,吳夫差染于王孫雒、太宰嚭,知伯搖染于智國、張武,中山尚染于魏義、偃長,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禮。此六君者所染不當,故國家殘亡,身為刑戮?!?其中,范吉射、中行寅、知伯搖為卿大夫,吳夫差、中山尚、宋康為國君。諸子論事,每以類相舉,人物并列,并非嚴格地遵循名分。

      《莊子·讓王》載列子及其妻均稱子陽為“君”,亦不能證明子陽為鄭君?!秲x禮·喪服傳》鄭玄注:“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贝呵飼r期,卿大夫可稱為“君”。如魯大夫季氏的家臣稱季氏為“君”。2晉史墨稱趙簡子為“君”,也稱范氏、中行氏為“君”。3戰(zhàn)國時期,門客、舍人可稱封君為“君”?!妒酚洝て皆袀鳌分忻鞂Τ跽f:“吾君在前,叱者何也?”4這個“君”就是平原君?!肚f子·讓王》稱子陽為“君”,很可能是指其為封君。楊寬先生認為:“駟子陽當為鄭相,且為別封之君?!?陳奇猷先生認為:“子陽所主為附庸小國,亦相鄭君,如齊之田嬰、田文,既封于薛為附庸,亦相齊君之比?!?其說近是。但嚴格地講,子陽應是鄭國的一個封君。

      張岱年先生以子陽為“哀公易”,周勛初先生以子陽為鄭康公乙陽。清華簡《系年》證明這兩種推測都是錯誤的。《系年》載子陽被殺于鄭繻公駘年間,故子陽既不是繻公之前的“哀公易”,也不是繻公之后的康公乙陽。

      在傳世文獻的記載中,除《呂氏春秋》高誘注兩說并存外,其他文獻都以子陽為相?!痘茨献印镎撈罚骸班嵶雨杽傄愣昧P。其于罰也,執(zhí)而無赦。舍人有折弓者,畏罪而恐誅,則因猘狗之驚以殺子陽,此剛猛之所致也?!?“舍人”是貴族、官僚的私臣,子陽有舍人折弓者,則子陽必不為鄭君。《莊子·讓王》疏:“子陽,鄭相也?!?《史記·六國年表》:“鄭殺其相駟子陽?!?《史記·鄭世家》:“鄭君殺其相子陽?!鼻迦A簡《系年》載鄭繻公時子陽被滅,證明文獻中子陽為相的記載是可信的。

      三、子陽非由“法義”亡

      關于子陽的死因, 有子陽由“法義”而亡的說法。楊寬先生認為:

      這次鄭國發(fā)生“子陽身殺,國分為三”的事件,據韓非說,其原因是鄭國的貴族公孫申“思小利而忘法義,進則揜蔽賢良,以陰暗其主,退則撓亂百官而為禍難”(《說疑篇》)。顯然,公孫申等貴族反對“法義”,也反對“賢良”,而子陽正是講究“法義”的“賢良”領袖人物……因為子陽極嚴厲地執(zhí)行法令,“折弓者”犯了死罪,公孫申便趁機煽動“折弓者”趁瘋狗擾亂的當兒把子陽殺死了。他的被殺,是出于貴族的謀害。10

      周勛初先生也認為:

      子陽好嚴,折弓者死,“于罪刑無所赦”,當是一個嚴厲推行法治的君主?!叭思矣歇a狗者誅之”,看來他想糾正一下統(tǒng)治階級內部過度的驕奢淫逸之風,因而禁止游獵、蓄養(yǎng)猘狗。這項法令涉及的問題雖小,但卻觸動了許多貴族的利益,結果各種觸犯法令的人乘機作亂,把子陽殺掉了。

      謀殺子陽的首犯,應當就是公孫申了。公孫是鄭公室的家屬,正是子陽的“家人”?;蛟S此人有“折弓”的過失,因而作亂。這人確是“思小利而忘法義”、“破國殺眾不難為”的歹徒。11

      楊寬和周勛初先生以子陽為“講究‘法義的賢良領袖”、“一個嚴厲推行法治的君主”。 子陽由于厲行法治,觸犯了貴族的利益,于是遭到以公孫申為首的貴族的謀害。細推之,此說并不符合《韓非子》的原意。《韓非子·說疑》載:

      若夫周滑之、鄭王孫申、陳公孫寧、儀行父、荊芋尹申亥、隨少師、越種干、吳王孫頟、晉陽成泄、齊豎刁、易牙,此十二人之為臣也,1皆思小利而忘法義、進則掩蔽賢良以陰暗其主,退則撓亂百官而為禍難;皆輔其君,共其欲,茍得一說于主,雖破國殺眾,不難為也。有臣如此,雖當圣王尚恐奪之,而況昏亂之君,其能無失乎?有臣如此者,皆身死國亡,為天下笑。故周威公身殺,國分為二;鄭子陽身殺,國分為三;陳靈公身死于夏征舒氏;荊靈王死于乾谿之上;隨亡于荊;吳并于越;知伯滅于晉陽之下;桓公身死七日不收。故曰:諂諛之臣,唯圣王知之,而亂主近之,故至身死國亡。2

      其實,《韓非子·說疑》是說,周滑之、鄭王孫申、陳公孫寧、儀行父、荊芋尹申亥、隨少師、越種干、吳王孫頟、晉陽成泄、齊豎刁、易牙等,都是“思小利而忘法義、進則掩蔽賢良以陰暗其主,退則撓亂百官而為禍難;皆輔其君,共其欲”的“諂諛之臣”。周威公寵用周滑之而“國分為二”;鄭子陽寵用王孫申(公孫申)3而“國分為三”;陳靈公寵用公孫寧、儀行父而被夏征舒弒殺;楚靈王寵用芋尹申亥而死于乾谿之上;隨侯寵用少師而被楚國所滅;吳王夫差寵用王孫頟而為越所滅;知伯瑤寵用成泄而被滅于晉陽之下;齊桓公寵用豎刁、易牙而身死七日不收。周威公、鄭子陽、陳靈公、楚靈王、隨侯、吳王夫差、知伯瑤、齊桓公寵用“諂諛之臣”,導致“身死國亡”,被《韓非子》稱為“亂主”,子陽又怎會是一個“講究‘法義的賢良領袖”、“嚴厲推行法治的君主”呢?而公孫申是子陽所用的“諂諛之臣”,又怎會是謀害子陽的元兇呢?

      《呂氏春秋·適威》:“子陽極而好嚴?!备哒T注:“好嚴猛,于罪刑無所赦。”《淮南子·繆稱訓》:“子陽以猛劫。”高誘注:“尚刑而劫死?!?《淮南子·氾論篇》:“鄭子陽剛毅而好罰。其于罰也,執(zhí)而無赦?!?《韓非子·說疑》說他寵用“思小利而忘法義”的公孫申,《莊子·讓王》疏:“子陽不好賢士,遠游之客譏刺子陽?!?可見,子陽是一個苛酷殘暴、濫施刑罰、寵幸奸佞、排斥賢良的執(zhí)政者,而非講究“法義”、任用賢良的法治派。

      《呂氏春秋·首時》:“鄭子陽之難,猘狗潰之?!备哒T注:“(子陽)好行言猛,人家有猘狗者誅之。人畏誅,國人皆逐猘狗也?!标惼骈嘞壬唬骸啊痘茨献印镎摗罚骸嵶雨杽傄愣昧P。其于罰也,執(zhí)而無赦。舍人有折弓者,畏罪而恐誅,則因猘狗之驚以殺子陽?!哆m威篇》云:‘子陽好嚴,有過而折弓者,恐必死,遂應猘狗而殺子陽。高氏彼注,兩處皆言因國人有逐猘狗之擾殺子陽。此注亦誤?!?可見,高誘所謂的“人家有猘狗者誅之”實際上是一個誤釋。子陽并未制定過禁止貴族游獵、蓄養(yǎng)猘狗的法令。

      四、子陽、繻公皆為太宰欣所害

      《史記》所載的子陽之難,主要內容是子陽與鄭繻公之間的斗爭?!妒酚洝ち鶉瓯怼罚骸俺客跛哪陻∴崕?,圍鄭。鄭人殺子陽。”《六國年表》:“(鄭繻公)二十五年,鄭殺其相駟子陽?!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埃ǖ客酰┧哪?,楚伐周(按:為“鄭”之誤),鄭殺子陽?!薄妒酚洝む嵤兰摇罚骸埃ㄠ嵗]公)二十五年,鄭君殺其相子陽。二十七年,子陽之黨共弒繻公駘而立幽公弟乙為君,是為鄭君。”

      《史記》對子陽之難的記載有重大的失誤,漏載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太宰欣。據清華簡《系年》與《韓非子·說疑》,子陽被殺、鄭繻公遭弒,其實都與太宰欣有關。

      《系年》云:“鄭太宰欣亦起禍于鄭,鄭子陽用滅,無后于鄭。”“用”字表明,子陽被滅與“太宰欣亦起禍于鄭”有著因果聯(lián)系。上引《呂氏春秋·首時》、《呂氏春秋·適威》、《淮南子·氾論篇》材料表明,子陽是在國人為猘狗驚嚇的混亂中被其舍人殺害。然而,此事的幕后主使應是太宰欣,故《系年》才會有“鄭太宰欣亦起禍于鄭,鄭子陽用滅”的說法。鄭子陽“剛毅而好罰”,其門客、舍人大約早已有被太宰欣收買者,太宰欣遂假手子陽舍人之折弓者,除掉了子陽。

      《韓非子·說疑》載:“以今時之所聞,田成子取齊,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鄭,單氏取周,易牙之取衛(wèi),韓、魏、趙三子分晉,此六人者,臣之弒其君者也。” 《說疑》又載:“若夫齊田恒、宋子罕、魯季孫意如、晉僑如、衛(wèi)子南勁、鄭太宰欣、楚白公、周單荼、燕子之,此九人者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以撓內,親下以

      謀上,不難為也?!碧仔兰缺灰暈椤俺贾畯s其君者”,則謀害鄭繻公的真正元兇必為太宰欣。

      《史記》載鄭繻公殺子陽,子陽之黨殺繻公。對照清華簡《系年》與《韓非子》所說,則可判斷《史記》記載有誤。實際上,子陽與鄭繻公應皆為太宰欣所害。

      理清了子陽之難中的人物關系及子陽、繻公的死因,我們可以對子陽之難的內容和性質作如下的判斷:子陽之難不是子陽與鄭繻公君相間的斗爭,也不是子陽與鄭繻公“兩君”間的斗爭,更不是鄭國法治派與守舊派間的斗爭,而是由太宰欣攫取鄭國政權而引發(fā)的一場內亂。子陽之難的真正主角是罕氏家族的太宰欣。太宰欣首先利用子陽剛毅好罰的弱點,借子陽舍人之手除掉了政敵——駟氏家族的子陽。接著太宰欣又謀害了鄭繻公,扶立傀儡國君鄭康公,從而專斷了鄭國的政權,這就是《韓非子》所謂的“太宰欣取鄭”。因此,鄭子陽之難,實質上是罕氏與駟氏間、鄭君與罕氏間的權力之爭。經過激烈的斗爭,罕氏雖然攫取了國政,但鄭國卻在內亂中“國分為三”,鄭國還未來得及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后的三晉和齊國那樣,建立起新型的集權制國家,即為韓國所滅。

      [作者馬衛(wèi)東(1972年—),東北師大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后,吉林,長春,130024;吉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吉林,長春,130012]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4日]

      (責任編輯:謝乃和)

      猜你喜歡
      鄭國
      鄭國的命運:騎墻者真能永遠左右逢源嗎
      國務院歷次機構改革的方向性探析
      一封珍藏43年的道歉信
      畏首畏尾
      何為“東道主”
      聰明的“假”使者
      三十六計之打草驚蛇
      “東道主”一詞的由來
      淺談浮雕透雕的藝術
      蓝田县| 东港市| 沧州市| 察雅县| 汕头市| 黎城县| 乌兰浩特市| 正定县| 凤台县| 麻阳| 金湖县| 砚山县| 吴江市| 开鲁县| 融水| 麻栗坡县| 绩溪县| 永济市| 北碚区| 武穴市| 贡嘎县| 县级市| 巩留县| 西宁市| 大港区| 思茅市| 宁河县| 八宿县| 雷州市| 大悟县| 都安| 敖汉旗| 罗田县| 西畴县| 天柱县| 东兴市| 林州市| 岳池县| 陆河县| 鸡泽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