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 晏先
晏先,國家一級攝影師。曾任中國攝影函授學院新疆分院院長、新疆攝影家協(xié)會第四屆秘書長、第五屆副主席、新疆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現任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新疆攝影家協(xié)會第六屆副主席、新疆對外國際交流協(xié)會理事;1999年榮獲新疆德藝雙馨“文藝百佳”稱號、2006年榮獲新疆“天山文藝獎”稱號。
40年的攝影生涯,先后發(fā)表攝影作品3000余幅,在國內外各類影賽中獲獎100余幅。1994年《甘為孺子?!贰讹L雪小鎮(zhèn)》分別獲“中國冬”銀獎、銅獎;2004年《風雪人生》獲21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金獎,中國麗水國際攝影大賽銅獎,同年出版?zhèn)€人攝影專集《畫說新疆》。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毙陆男踊ㄓ^賞點很多,伊犁新源的吐爾根杏花溝、吐魯番的吐峪溝、哈密的廟爾溝、阿克蘇的庫車、喀什的大同,到處都是杏樹園。
去年3月,我和職業(yè)攝影師郝沛沿著塔什庫爾干河向大同前行,去拍克州阿克陶縣塔爾鄉(xiāng)阿勒瑪克溝“杏花村”。我去過很多“杏花村”,杏樹一般只有碗口粗,大的也就盆口粗,阿勒瑪克溝的杏樹有百年歷史,很多杏樹兩人合抱不住, 而且是“村村有杏園,家家有杏樹”。
3月29日,我們先到了塔什庫爾干,在塔縣我們遇到了多里坤等幾位攝友,于是相約結伴而行。早餐后沿著塔什庫爾干河進入通往大同的山谷,經過幾小時的顛簸來到了號稱“小三峽”的“下坂地水利樞紐”,沿河走了大約4個小時,到達庫克西里鄉(xiāng),也是一個杏花盛開的地方,沿途路邊到處是杏花。
我們沿河前行,每走兩三公里總會有幾戶人家散落在河邊杏樹下,每到一塊較平坦的地方就會有幾十戶人家居住在杏林中,看到這峽谷中的世外桃源,真不忍心再往前走,路邊那些看著我們的淳樸村民,那一雙雙好奇的眼神,再也控制不住拍攝的沖動,我們商量決定就住在這個村子。多里坤向村民打聽有沒有住的地方,好客的村民紛紛邀請我們住在他們家。
我們到的每一戶人家都感到特別溫馨,家家都能看到男耕女織、相扶相攜的畫面,生機盎然的春耕畫面不經意間就在鏡頭前鋪開。男的在耕地,婦女和小孩兒則用毛驢從羊圈駝來糞散在莊稼地里。塔吉克人的生活非常簡樸,爐子既是燒水做飯的也是烤馕的,飯做完了,馕坑也燒好了,充分利用了能源。
4月2日,沿著山路一直往南走,雖然相隔只是七八公里,氣溫變化卻很大,越走海拔越高。山下的杏花都開敗了,溝里面的杏花卻還沒開。我們又調頭往回走,看到路邊有幾間小屋子,旁邊的杏花開得也很好,就湊了過去。
經過一冬的寒冷,都想沐浴春天的陽光,大家圍坐在村邊的杏樹下,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大山里天氣變化無常,晴天時藍天白云,透得像一幅水彩畫,有時候說變就變,一起風,整個山谷被云霧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轉眼間竟又變成了一幅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