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崔陽 汪志君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研究
楊崔陽 汪志君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本論文嘗試在探討和研究已有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高校對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新舉措,為高校加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創(chuàng)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在主導、引領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價值觀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高校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自身德育水準的本質要求,同事也是高校自身豐富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重要體現(xiàn),更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基礎,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的必然需求。
高校一線政治輔導員、思政教師應齊頭并進,在思政理論教學、輔導員及黨團工作中、網(wǎng)絡文化教育導向上,探索適合高校大學生特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徑,從而使大學生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自覺把其作為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準則,進而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撐。
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而長期的的系統(tǒng)工程。既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保證必須其教育內核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與基本方法,又要摒棄理論的枯燥性,結合當下大學生思想教育特點,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論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是我們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則。因此,在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就要堅定不移的堅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論。這既是對受教育者的尊重,又是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具體可歸納為,始終尊重大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從他們的根本訴求出發(fā),引導他們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而促進他們自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教育環(huán)境建設理論
隨著網(wǎng)絡文化所帶來的日益復雜、多元的文化觀的教育環(huán)境,高校必須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一元主導。正確處理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其他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主導和整合多元的文化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從而建立起核心與非核心之間主導與被主導、整合與被整合的良好協(xié)調關系。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論
實踐是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思政教育歸其本源是重視實踐活動與理論教育相融合。因此,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教育理論的探索,必須堅持課堂的顯性教育與實踐活動的隱性教育相結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高校已經(jīng)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具體表現(xiàn)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無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在學校層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具有了較為明晰的教育思路和實踐導向,以創(chuàng)新校園文娛活動為教育實踐載體的校園文化建設,正成為核心價值觀實踐的主陣地,以新媒體為代表的網(wǎng)絡思政建設,正日益影響著學生。但同樣存在著亟待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1.實效性仍有待加強
盡管高校有意識的提高思政理論課程改革的力度,黨團活動的豐富性和可參與性。但從筆者反饋來看,其實效性仍然有待加強。原因主要在于學生更多的注重其專業(yè)課的實踐能力水準,而忽視思政課理論的學習;二是輔導員在學生行為考量時,多從其日常表現(xiàn)、學習成績出發(fā),而忽略了對其自身德育理論水平的衡量。
2.指導現(xiàn)實困惑的質量不高
針對網(wǎng)絡大環(huán)境下的,各種復雜思潮的傳播,對學生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很容易導致學生的某種心理“困惑”。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認同的大學生們很難將學到的理論與面對現(xiàn)實的困惑有機的結合起來。而高校在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的應對策略明顯表現(xiàn)出其不重視或表現(xiàn)不足的一面。因此,高校要繼續(xù)更新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積極應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同時,來解答學生對現(xiàn)實的困惑。
3.面對多元文化所表現(xiàn)的捉襟見肘
VR技術應用于公安實訓是一項新的探索,可能在實施過程中面臨新的風險。為最大程度降低風險,確保建設投入精簡并取得實效,迫切要求建立VR技術應用風險防控體系,加強VR技術應用系統(tǒng)建設科學論證、優(yōu)化系統(tǒng)開發(fā)監(jiān)管、嚴格系統(tǒng)驗收、及時評估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實現(xiàn)對系統(tǒng)建設前、開發(fā)中、上線運行以及后續(xù)開發(fā)風險的有效監(jiān)控。對于系統(tǒng)開發(fā)、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開展深入、全面的系統(tǒng)分析,充分調動公安院校、執(zhí)法一線警察、專業(yè)教師、計算機技術專家以及學生共同創(chuàng)建基于VR技術的高質量公安教育訓練系統(tǒng)的積極性,及時、有效破解新問題,確保VR技術應用風險得到有效管理控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一元的理論基礎,但我們不得不看到,網(wǎng)絡大環(huán)境下,學生所接觸的思想文化卻是多元的。青年人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更驅動他們了解更多的思想文化,這就使內心變得更加的變動與不可預知性,其所呈現(xiàn)的外在表現(xiàn)為大學生的的價值觀日益變得繁復復雜。
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踐指的就是這項教育活動在高校內的具體展開。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已成為了高校對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探索途徑。
1.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黨團活動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以政治理論課、黨團教育為載體的理論學習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的主要方式,必須要義不容辭的承擔起教育的重任,必須要讓學生明辨是非,在錯綜復雜的價值思潮中應該堅持什么、摒棄什么;弘揚什么、抵制什么;踐行什么、不做什么;以什么為榮,以什么為恥,從而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2.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每個高校都在努力做的事情,這里無需贅言。這里要著重強調是高校在安排實踐活動中,輔導員要合理安排實踐形式,要注意思想的熏陶與行動的多樣相結合;要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開展對活動的總結,通過自身的行為反饋,讓學生真正的明白“行”有所指,“動”有所教。
三是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活動載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校要進一步優(yōu)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氛圍。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寓教于樂。各高校應始終堅持把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和學院發(fā)展的始終。尤其是在學校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獎助學金頒發(fā)等重大活動中都將弘揚價值觀作為重要內容;并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利用校園網(wǎng)、廣播、宣傳櫥窗、校內雜志等校內外宣傳媒介對核心價值觀進行廣泛的宣傳。
進一步探索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踐形式不但能更好地解決當前高校開展這項教育中所面臨的問題,而且還是已有教育實踐形式的有益補充,對于大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自身的健康發(fā)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1.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創(chuàng)新
輔導員、思政教師所開設思政類課程,是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主要途徑。所以,高校教師要注意課堂教學中微觀層面的創(chuàng)新。一是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二是要在堂教學中注重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三是要鼓勵學生主體性的參與其中。
2.校園網(wǎng)絡建設中的實踐創(chuàng)新
網(wǎng)絡的優(yōu)勢是其他任何文化傳播手段無法比擬的,但其信息的多而不精、良莠不齊、真?zhèn)坞y辯等負面效應,甚至相互對立的價值觀念常常令思想價值觀念正在形成過程中的大學生無所適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一線輔導員,必須要以網(wǎng)絡跨界思維為行為導向,嘗試運用新媒體教育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3.輔導員自身的工作創(chuàng)新
黨團工作的有效開展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因此,作為學生管理第一線的輔導員,理應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效果。具體為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yǎng)上,堅持入黨前和入黨后理論培養(yǎng)的持續(xù)性,堅持黨團活動的新穎性,堅持發(fā)揮模范黨員的先進性;在發(fā)揮社團作用上,通過“四給”,即給政策、給人員、給指導、給設施,逐步建立起“四點”的優(yōu)化效果,即社團活動的依托點、活動形式及內容的閃光點、核心價值觀凝聚點、教育意義的結合點。
[1]韓鳳,劉星棟.論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理論觀點,2012(1):112-114.
[2]韓為頌.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若干關系研究[J].西北農(nóng)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7):76-80.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Cui-yang, Wang Zhi-ju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finds new ways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novation
G641
:A
:1000-9795(2014)011-000058-02
[責任編輯:鮑 雨]
楊崔陽(1987-),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助教,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汪志君(1974-),男,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講師,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