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榛園管理技術

      2014-04-18 09:13:33付保東羅偉娟陳宏陽
      防護林科技 2014年9期
      關鍵詞:榛樹榛子成蟲

      付保東,羅偉娟,陳宏陽

      (遼寧省開原市林業(yè)局,遼寧 鐵嶺112300)

      榛子是珍貴的油料樹種,在遼寧省榛子資源比較豐富。近年來,由于缺乏管理,榛樹生長衰退、病蟲害嚴重、產量下降、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榛園的管理。

      1 人工墩(穴)狀栽植及分株繁殖

      1.1 墩(穴)狀栽植

      在野生榛林中,選擇豐產、果大、無病蟲害的株叢做采種母樹,從中挑選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榛子播種育苗。人工墩(穴)狀栽植,選擇地形變化大的丘陵、山地,根據地勢特點,分散零星栽植。選擇株距1.5 m,行距2 m,每穴3株,按照三角形配植的方法植苗,栽植時把根部放入穴中,根莖部與地面平,填土踩實,其深淺以最上層根系能蓋上10 cm厚的土為宜。墩(穴)狀栽植3 300墩hm-2,需苗9 900株hm-2。

      1.2 分株繁殖

      野生榛子生長分布不均是普遍現象??删偷厝∶?進行補植。從榛園內選擇常年結果率高、果仁飽滿、表現優(yōu)良的植株挖出,補植到空地或過于稀疏的地方,使之達到生長分布均勻。

      分株繁殖有2種方法:一是把母株全部挖起,分成若干小叢或單株,每一單株均有根系和1~2個枝條;二是在母株叢周圍挖取根蘗,分出若干植株,母株仍保留。分株苗應保留根段20 cm,并有一定數量須根。分株苗離開母體后,應剪短枝條,留15~20 cm長即可,并立即假植,保持濕潤,防止失水。

      選擇分布在土層較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陽坡、半陽坡中、下部集中連片、蓋度達到60%以上、生長旺盛的榛林作為墾復對象。一般應在秋冬季節(jié)或早春,結合打柴進行。根據確定的墾復園山形、道路等自然情況,劃分若干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0.1~0.3 hm2,小區(qū)間留2 m寬作業(yè)道。

      2 帶狀墾復、合理除雜、除草及疏株

      2.1 除雜、除草

      榛子屬喜光樹種,在其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榛林內如果混生過多的雜樹與雜草,不僅影響土壤對榛林的肥水供應,而且還會影響榛樹的光合作用,從而使榛樹的生長勢變弱、花芽數量減少、質量降低,最終導致榛果產量下降。除雜是結合帶狀墾復將榛園內的非目的樹種和雜草清除,使之成為榛子純林。

      除草是為了控制雜草,減少與榛林爭奪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每年進行2~4次。一般可在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進行。

      2.2 帶狀墾復和疏株

      帶狀墾復是沿等高線(橫山)進行平茬,平茬帶寬2 m,作為永久的作業(yè)道,保留帶寬2 m。疏株是將保留的榛叢內部過密株、病蟲害株、機械損傷株及部分劣質枝條剪出,達到留優(yōu)去劣,通風透光,促進結實的目的。每年進行2~3次。第1次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主要清理上年生長后期發(fā)出的萌生枝及除掉剛萌發(fā)的嫩枝。以后各次結合除草進行。一般2年生榛叢每平方米保留20~25株,3年生榛叢每平方米保留11~15株。如果不進行密度調整,榛果產量將隨著榛樹年齡的逐年增大而遞減。

      3 預防晚霜危害

      每年春季的4月下旬—5月上旬,鐵嶺地區(qū)出現1次0℃以下的降溫過程,低溫出現時段多為1:00—4:00,一般要持續(xù)1~2 d。而此時正值平榛開花授粉的關鍵時期,低溫造成花器受凍,花粉管變形,導致雌花授粉受精不良。凍害是鐵嶺地區(qū)榛樹減產的原因之一。減輕榛樹凍害,行之有效的方法有2種。

      3.1晚霜出現之前,在榛林的上峰頭熏煙。此法可明顯抑制霜害。但此時正是春季的護林防火期,所以必須與當地林業(yè)主管部門協商。其具體方法是:密切關注當地氣象臺站的天氣預報廣播。用比較易燃的干草、秫秸等,與較為潮濕的落葉、鋸末等分層堆起1 m高的發(fā)煙堆,外面覆一層土,中間插幾根木棒,以利于點火和發(fā)煙。發(fā)煙堆要分布合理。當溫度降低至5℃時即可點火發(fā)煙。也可以事先配置防霜煙霧劑。其配方為:硝酸銨20%、鋸末70%、廢柴油10%。將硝酸銨磨碎,鋸末過篩(鋸末越細發(fā)煙越濃,持續(xù)時間越長),配料按照比例混合后,置于鐵桶內,根據風向擺放在榛園內,于霜凍來臨之前將其點燃。據測試,此法可有效提高榛園溫度1~2℃。

      3.2每年春季對榛林進行人工“降雨”2-3次。在晚霜出現之前,在榛園內布置臨時管線和可移動噴灌設備即可。此法可降低榛園內土壤溫度,使榛樹延遲萌芽和開花,從而有效降低霜凍的危害程度。

      4 病蟲草害防治

      危害鐵嶺地區(qū)平榛的病蟲草害多達20多種,但是對平榛產量構成威脅的只有六種,即榛癭蚊、榛樹卷葉象蟲、榛食象蟲和榛樹白粉病、榛苞褐尖病及榛林黃絲。

      4.1 防治榛癭蚊

      榛癭蚊對平榛產量影響極大,如果防治不當,被害株率將達到80%左右,榛果被害率為60%左右。

      防治榛癭蚊的時間節(jié)點是在其成蟲產卵以前;防治的重點位置是林下;關鍵是最佳防治時期的選擇,難點是成蟲個體較小,肉眼不易發(fā)現,多數榛農不知道什么時候進行防治效果最好。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的實用技術非常有效。

      4.1.1物候觀測法 每年春季檔榛林葉片達到1元錢硬幣般大小時,榛林表土積溫便已達到榛癭蚊成蟲羽化的溫度要求。

      4.1.2黃板測試法 將菜農用于防治大棚內蚜蟲的黃板懸掛在榛林的典型地域,每天清點成蟲數量并用洗滌劑將黃板清洗干凈。當每天上板成蟲數量達到10頭以上時,開始進行化學防治。

      4.1.3土手榴彈法 當榛癭蚊成蟲開始出土,但每天的上板數量還沒有達到防治閾值時,將玉米芯充分浸泡于敵敵畏的稀釋液中,經熏蒸后將其投擲與榛林中,每隔3 m左右一枚,效果非常理想。

      防控榛癭蚊的有效時間是每年的4月下旬至6月上旬,重點防治其成蟲和初孵幼蟲。即每年榛癭蚊成蟲羽化高峰時段內,向榛林噴施觸殺劑和熏蒸劑,毒殺其剛羽化的榛癭蚊成蟲。如果對榛癭蚊成蟲防治不當,則應每隔10 d左右,向榛林內噴施1次內吸劑加觸殺劑,控制榛癭蚊的初孵幼蟲和后期羽化的成蟲。防治榛癭蚊的化學藥劑最好經常更換,以免害蟲產生抗藥性而增加防治難度。

      4.2 防治榛樹卷葉象蟲

      榛樹卷葉象蟲在鐵嶺地區(qū)每年發(fā)生2代,以成蟲蟲態(tài)在枯枝落葉層下、石頭塊下、土壤縫隙內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蟲出蟄開始取食,補充營養(yǎng)后交尾產卵,雌蟲將卵產于榛葉尖端,并將產卵葉片卷成形似香煙過濾嘴大小的葉卷。其幼蟲孵化以后,立即在葉卷內開始取食,幼蟲老熟后即在葉卷內化蛹。每年的6月下旬為榛樹卷葉象蟲第1代成蟲的羽化始期,新羽化的成蟲經過20多天補充營養(yǎng)后,即刻開始交尾并產卵。第2代成蟲于8月上旬開始羽化,經過取食補充營養(yǎng)后,其成蟲于9月上旬陸續(xù)入土開始越冬。

      防治榛樹卷葉象蟲的方法是每年的5月中、下旬噴施具有內吸、胃毒、熏蒸作用,而且持效期較長的殺蟲劑以及具有觸殺作用的菊酯類藥劑,以抑制越冬代成蟲和葉卷內初孵幼蟲的危害;也可以在5月下旬—8月上旬,人工摘除榛樹葉卷并燒毀,消滅榛樹卷葉象蟲的卵和幼蟲。

      4.3 防治榛食象蟲

      榛實象蟲在鐵嶺地區(qū)每2年發(fā)生1代,歷經3個年度,以老熟幼蟲和成蟲在榛樹林下的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當野生平榛大部分雄花序開散并開始授粉時,越冬成蟲出土活動,在榛樹上取食補充營養(yǎng)。5月下旬為榛實象蟲成蟲的高發(fā)期。其成蟲取食幼果汁液后,使榛子果實極易腐爛并脫落。每年6月中旬、下旬,當平榛幼果開始“睜眼”時,榛實象蟲成蟲始見交尾產卵。蟲卵于7月中旬開始孵化,初孵幼蟲在榛果內取食約30 d則發(fā)育成為老熟幼蟲。由于榛果籽粒被蛀食一空,被害果實失去生理活性,于8月下旬開始脫落。老熟幼蟲在所危害的榛果內部蛀成一個直徑約為2~4 mm的逃逸孔,脫果后鉆入土中20~30 cm處營造土室準備越冬。入土的老熟幼蟲在土壤中經過12個月,于第2年9月上旬在土室中化蛹并羽化,成蟲羽化后當年不出土,于第3年春季出土開始進入新的生命周期。

      防治榛實象蟲的方法:一是在成蟲發(fā)生盛期至產卵前期:即每年的5月上旬至6月上中旬,當榛子葫蘆開始睜眼時,噴施菊酯類和熏蒸類殺蟲劑,毒殺或者驅趕成蟲。二是在幼蟲孵化盛期,即每年的7月初—7月中旬向榛樹果苞上噴施內吸類殺蟲劑,毒殺初孵幼蟲。三是常年堅持人工檢出落地榛果,逐年降低榛林內蟲口密度;搜集榛果晾曬場地上脫果幼蟲,集中捕殺。

      4.4 防治榛樹白粉病

      榛樹白粉病主要危害榛樹葉片、芽眼或新梢。翌年春季病孢子借助風力傳播到其他榛樹上引起侵染,生成白粉后,能多次傳播侵染。

      防控榛樹白粉病的方法:一是在榛樹放葉之前,可噴灑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在榛樹放葉后期可改用50%代森銨500倍液。每年的6月上旬,在榛樹白粉病發(fā)病之前,向野生榛林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800倍液,其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二是發(fā)現感染榛樹白粉病病株時應及時摘除病枝病葉。如果發(fā)病者是中心植株,則應將其全部砍掉,以減少病源。對于過密的野生榛林,可進行適當的疏枝或者間伐,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野生榛林群體的生長勢,從內因方面提高其抗病能力。

      4.5 防治榛苞褐尖病

      該種病害是最近幾年生產領域發(fā)生的危害較重的病害,其致病菌還沒有確定。榛苞褐尖病在鐵嶺市每年6月開始發(fā)病,危害跡象為從榛子外果苞頂部尖端開始出現深褐色圓點,逐步向下發(fā)生蔓延。危害至榛果處,使其外果皮變褐,使榛仁不能正常生長。被該病危害落地榛果多數為癟仁,造成榛園大量減產,個別榛園甚至絕產。

      防治榛苞褐尖病的方法是在榛樹放葉前全園噴施多菌靈、百菌清、甲托等常規(guī)殺菌劑。在榛子外果苞尖端開始出現褐色圓點時,噴施咪酰胺或苯醚甲環(huán)唑。

      4.6 防治榛林黃絲

      榛林黃絲是一年生的雙子葉草本植物,以成熟種子脫落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次年春末初夏,當溫濕度適宜時,種子開始萌發(fā)并長出淡黃色細絲狀的幼苗。隨后黃絲藤莖不斷生長,其上端旋轉向四周伸出,當碰到寄主時,便緊貼其上纏繞,并就便在寄主的接觸處形成吸盤,并伸入寄主體內吸取水分和養(yǎng)料。此時藤莖基部逐漸腐爛或干枯,使藤莖上部與土壤脫離,靠吸盤從寄主體植物內獲取水分、養(yǎng)料,不斷分枝生長,開花結果,蔓延為害。

      在每2年平茬1次的傳統(tǒng)榛園內,其榛林黃絲的危害程度越來越猖獗。纏繞在榛材上的黃絲不但要吸取樹體內的水分和養(yǎng)分,相互纏繞在榛材上方的黃絲藤莖團,也在瘋狂地爭奪原屬野生榛林的陽光。被榛林黃絲危害較輕的榛園,榛果產量急劇下降;而被黃絲危害較重的榛園,榛果產量近乎為零;在個別1~2 a生榛園內,幼齡榛林被強大的黃絲藤莖成片壓倒,甚至危害致死。防治榛林黃絲的方法如下。

      4.6.1人工防治 每年春末夏初,要經常檢查榛林和苗圃,一旦發(fā)現黃絲幼苗開始出土,應及時拔除并帶回家中燒毀,或結合修剪,剪除有榛林黃絲寄生的枝條,或將其藤莖人工剝除干凈,嚴禁將剝除的黃絲藤莖隨手拋撒到榛林內。

      4.6.2藥劑防治 對黃絲發(fā)生較重的2年生榛園和頭1年平茬的當年生榛園,一般于5月初開始進行化學防治??蓢娛?8%地了胺(仲丁靈)乳油80~100倍液加0.3%~0.5%硫酸銨。由于榛林黃絲種子萌發(fā)時間不一,因此對其進行的藥劑防治工作,也應每隔10~15 d噴施1次,全年酌情噴藥2~3次,其防治效果十分理想。

      4.6.3生態(tài)防治 各地榛農的栽培實踐證明:榛林黃絲只危害1~2年生榛園,而在3年生以上的榛園內無法泛濫成災,說明黃絲的吸盤無法突破大齡榛材較厚的表皮木栓層。嚴格按照園藝化栽培系列技術集成操作,提高榛林年齡,是有效抑制榛林黃絲泛濫成災的最佳境界。

      猜你喜歡
      榛樹榛子成蟲
      佳木斯榛樹種子脂肪酸含量分析
      栗山天牛成蟲取食、交配和產卵行為
      桓仁縣平歐雜種榛子金龜子幼蟲防治試驗
      北方果樹(2019年1期)2019-01-19 02:11:56
      榛子的貓貓圖鑒(上)
      柿樹害蟲枯葉夜蛾防治效果試驗研究
      天牛,就在樹上趴著
      榛樹病蟲害防治措施簡介
      新農業(yè)(2016年19期)2016-08-16 12:00:18
      野生榛子實用管理技術
      新農業(yè)(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6
      松鼠采榛子
      新誘劑對柑橘大實蠅成蟲的誘殺效果
      怀来县| 亳州市| 瑞昌市| 民乐县| 新绛县| 郧西县| 利津县| 云林县| 安义县| 马山县| 西乡县| 台前县| 色达县| 江都市| 阿坝县| 如东县| 玉山县| 临桂县| 平南县| 揭阳市| 咸宁市| 南乐县| 镶黄旗| 盘山县| 招远市| 阿尔山市| 洞头县| 牙克石市| 科技| 噶尔县| 塘沽区| 高雄县| 禹州市| 隆德县| 合江县| 孟津县| 汾阳市| 建水县| 正安县| 北碚区|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