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 羅 雯 廖 煒 李泯蒂
(1.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湖北 宜昌443002;2.三峽大學 土木與建筑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平板載荷試驗是用一定尺寸的載荷板在指定土層上逐級加載,同時測量相應沉降,以得到p-s曲線確定地基極限承載力的一種原位試驗方法。在地基土平板載荷試驗中,載荷板尺寸對試驗結果[1]有很大影響。我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7-2011)[2]規(guī)定,對于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不應小于0.25m2,對于軟土不應小于0.5m2,如載荷板采用正方形,則相應的寬度不小于0.5m,對于軟土不應小于0.71m。韓曉雷等[3]開展了強夯法處理地基的載荷試驗尺寸效應研究,在該場地上分別選取8種尺寸的剛性方板載荷試驗,認為載荷板的寬度可選擇0.4-0.707m。張文龍等[4]開展了內蒙古地區(qū)粉細砂地基平板載荷試驗尺寸效應研究,認為存在一個載荷板尺寸效應的界限值0.5m×0.5m和0.7m×0.7m,當載荷板尺寸在兩個界限值之間時,試驗測試的承載力比較接近。柳飛等[5]開展了離心機試驗模擬平板載荷試驗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基礎直徑為0.8m(載荷板面積0.5m2)和0.56m(面積0.25m2)的極限承載力相差27%-40%。文獻[6-10]對載荷板尺寸效應的其它問題進行了研究。以上研究成果表明承載板尺寸效應研究成果較為離散。本文基于有限元增量加載法,進一步開展載荷板尺寸效應研究。
載荷試驗增量加載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方法是通過數(shù)值分級加載方法,分析地基受力及變形全過程(應力-應變、位移)、獲取荷載—沉降曲線及地基破壞模式。在數(shù)值載荷試驗中需要輸入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地基土體本構模型和破壞準則,本文模擬時,地基土采用彈塑性模型和莫爾一庫侖屈服準則。數(shù)值試驗加載方法及承載力判定滿足淺層載荷試驗規(guī)范要求。
試驗采用方板載荷試驗方法,為了消除計算模型尺寸對地基承載力影響,計算模型尺寸見圖1。載荷板寬度b從0.1m變化為1.0m,增量為0.1m,共計進行10個數(shù)值試驗。試驗地基土采用碎石土,地基土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見表1,有限元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圖3和圖4是承壓板在不同尺寸下的地基承載力,可以看出,當載荷板寬度為10cm時,承載力最大,而當載荷板為20cm時,載荷板承載力急劇下降,到30cm時地基承載力達最小值,且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的差異將近1000kPa,當載荷板尺寸大于30cm時,地基承載力隨著載荷板尺寸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當?shù)竭_50cm以后,基本保持不變。由表2可知,當載荷板尺寸大于50cm時的地基承載力相對于50cm時的地基承載力損失都不到1%,說明載荷板尺寸對地基承載力有影響且作用范圍有限。
通過水平地基載荷板數(shù)值試驗研究,當載荷板尺寸寬度達到50cm以后,承載力基本保持不變,據(jù)此,載荷板尺寸選擇應不小于50cm為宜。
表1 數(shù)值模擬土層物理力學參數(shù)
圖1 計算模型尺寸
圖2 有限元模型
圖3 地基承載力P與載荷板尺寸b關系
為研究邊坡距對斜坡地基承載力的影響,計算模型見圖5。采用方形載荷板,尺寸寬度b為0.5m,坡角為45°時分析如下幾種工況:L(邊坡距)分別為 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m,地基土物理力學參數(shù)見表1,計算分析得出不同邊坡距下地基承載力與坡邊距關系見表3,圖6和圖7為承載力特性。
圖4 地基承載力P與沉降位移S關系
圖5斜坡模型尺寸
表2 載荷板尺寸與承載力關系
圖6 承載力P與坡邊距L關系
圖6和圖7是在坡角相同不同邊坡距下地基承載力,可看出在相同基礎寬度和相同坡角下,不同邊坡距時的地基承載力不同,且地基承載力隨著邊坡距的增大而增大,當邊坡距小于10m和邊坡距35m時地基承載力隨著邊坡距的增加較緩慢,在10m到35m之間,地基承載力隨著邊坡距的增加急劇增加。當邊坡距大于35m時即為基礎寬度的3.5倍時,地基承載力基本保持不變,由表3可知,邊坡距大于35m時的地基承載力增加不到2%,即邊坡距對地基承載力有影響且作用范圍有限。通過斜坡地基數(shù)值試驗研究,坡邊距選擇為基礎寬度3.5倍是合適的。
圖7 承載力P與沉降位移S關系
在坡邊距一定情況下,研究斜坡坡角對地基承載力的影響。斜坡坡度變化范圍為0-90°。計算結果見表4,坡度與承載力之間關系如圖8和圖9所示。圖8和圖9是不同坡角下地基承載力。由圖可知,在一定邊坡距下,不同坡角下的地基承載力隨著坡角的增加而不斷減小,當坡角小于30°時地基承載力變化不大,坡角大于60°時地基承載力很小,也就是說,坡角對地基承載力作用在30°至60°是明顯減小。40°到60°減小的速率最快。由表4可以看出,相對于平面地基,坡角越大地基承載力損失越多,當坡角小于30°時,地基承載力損失在10%以內,當坡角為35°時,地基承載力損失大于20%,坡角為90°時,損失接近90%。由此可知,坡角對地基承載力影響較大。
表3 不同坡邊距下地基承載力特性
圖8 地基承載力與坡角之間的關系
基于增量加載有限元方法,采用數(shù)值試驗方法,分析了水平地基和斜坡地基承載力特性,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對載荷試驗尺寸效應研究表明我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7-2011)規(guī)定的載荷板最小尺寸是合適的;
2)對于斜坡地基,坡邊距、坡角對地基承載力有較大影響,當坡邊距大于基礎寬度的3.5倍時,地基承載力損失較??;當坡邊距一定時,斜坡坡度小于35°時承載力損失較小,坡度大于45°時承載力損失較大。
圖9 不同坡角地基承載力與位移關系
表4 不同坡角下地基承載力
[1]明靜.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影響因素研究[D].蘭州大學,2013.
[2]GB5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S].
[3]韓曉雷,張輝等.強夯法處理沙漠地基的載荷試驗尺寸效應研究[J].工程勘察,011(06):4-7.
[4]張文龍,張輝,陳國棟,劉坤.內蒙古地區(qū)粉細砂地基平板載荷試驗尺寸效應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0(S2):492-495.
[5]柳飛,楊俊杰等.離心機試驗模擬平板載荷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7,29(06):880-886.
[6]肖兵,張敏勇.平板載荷試驗英思考的幾個問題[J].巖土力學,2003(S1):72-73.
[7]張爭強.平板載荷試驗確定承載力方法的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5,3(02):41-43.
[8]向軍,馮玉勇,等.平板載荷試驗中存在的若干問題[J].鐵道建筑技術,2001(06):34-37.
[9]李小勇.載荷板尺寸效應試驗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5,36(01):44-47.
[10]牛立軍,趙子雪.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在土地基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交通科技,2009(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