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夢恬
清晨起來,揉了揉蒙朧的睡眼,望著窗外那掛在葡萄架上紫中透亮的葡萄,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雖說只有兩三串,但也是令人欣慰的收獲。我心中暗想,那滿架綠油油的葉子,一定為這小小的收獲等得不耐煩了吧!是啊,能不為此著急嗎?從葡萄移栽到我家的窗前算起,已經(jīng)有五六個年頭了。
那時候,我還很小,比葡萄枝高不了多少。我一邊幫爸爸培土,一邊好奇地問爸爸:“明年我們能吃到葡萄嗎?”“能,我們一定能!”爸爸爽快地回答。
可是事與愿違,第二年葡萄藤卻“失約”了,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孩子,葡萄樹不梳理,不修剪,怎么能結出果實呢?”是??!可爸爸太忙了,顧不上為它梳理、修剪,偶爾修剪幾下就算了事了。沒經(jīng)過修剪的葡萄枝太不解人意了,長得過于旺盛。枝葉密密麻麻透不過風來。
“唉,這該死的葡萄枝真是長‘瘋了?!卑职譄o可奈何地發(fā)出了嘆息。“爸爸,你抽空剪剪它吧!再這樣下去,別說吃葡萄,恐怕連我們家門都會被堵住的?!卑职执饝獮樗鼈冃藜簦ツ晗奶?,他認認真真地把葡萄枝修剪了一番??墒切藜舻锰砹?,那些被孕育好久才掛在藤上的小葡萄,都相繼落掉了。爸爸并不為此感到失望,他說:“不為今年,只求明年?!?/p>
回首往事,曾記得我和葡萄藤一樣,也有一段“瘋長”的經(jīng)歷。那時候,我太幼稚,幾乎天天沉浸在“追星熱”之中。日記本中每頁都有明星的彩照,臥室的墻壁上也到處可見,甚至走路時,手里還拿著“偶像”仔細地端詳……這嚴重地影響了我的學業(yè),我的成績一再下降。那種狂迷的程度,現(xiàn)在回想起來,讓人既覺得好笑,又覺得不可思議。
后來,在爸爸的教育和開導下,我才漸漸明白,成熟并非“瘋長”,不要讓片片綠葉遮住藍天,成熟并非一場夢,不能幻想人生。葡萄枝修剪了,才能結出美味可口的果實;一個人的成長若不經(jīng)過“修剪”,就可能會弄虛作假,甚至誤入歧途,所以人也需要“梳理”和“修剪”,才會逐漸成熟,才會找回理性,減少盲目。
那“失約”的葡萄藤,使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點評:
作者不僅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還有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更有一腔妙筆生花的才情。作者先寫葡萄沒有修剪,第二年葡萄藤“失約”了;修剪后,結的葡萄“紫中透亮”。再寫自己的“瘋長”的經(jīng)歷。作者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從葡萄結果的過程中,感悟到人的成長需要“梳理”和“修剪”的道理。真可謂:生活處處皆語文,留心處處皆文章。
題目很吸引人,形象生動,妙趣橫生。作者用擬人的寫作手法,描寫生動細致,飛花點翠之處令人嘆服。
(指導老師:廖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