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川 蔣波 羅大勇 張軍 問小龍
摘 要:田灣煤礦是國家國土資源部確定的一個整合煤礦。由原和平煤礦、田灣煤礦、岔角高煤礦等三個煤礦整合而成。目前正在進行技術改造,擴建到15萬噸/年。該文主要介紹筆者對田灣—和平煤礦整合測量誤貫通的一次技術服務經歷。
關鍵詞:煤礦整合 貫通技術 測量
中圖分類號:TP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c)-0065-01
為盡快形成礦井新的生產系統,田灣煤礦決定施工一條通風上山,將田灣煤礦與和平煤礦整合貫通。以便為擴大生產能力、發(fā)揮礦井生產潛力創(chuàng)造條件。但該項貫通工程在超時、超設計長度的情況下,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嚴重影響了領導決策。最后,經古敘煤田開發(fā)公司宏達煤礦技術點滴,才使該項貫通工程順利竣工。避免了更大損失。
1 工程施工情況
該項貫通工程設計長度約為238 m,沿Y3煤層施工,坡度為22度,巷道高2.0 m、寬2.2 m,由于煤層厚度僅1.1 m,采取破頂施工。巷道采用11號礦用工字鋼梯形支架支護,棚距1 m。工期預約3個月完成。
2 問題的提出
按照原計劃工期安排,該工程預計2013年12月底竣工。貫通后通風系統形成,就可以多上人馬組織生產;提高生產能力、爭取擴建工程提早完工。但直至2014年元月16日,工期已超過半月,巷道施工長度已經超過了設計50多米,仍未貫通。之后,通過古藺縣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聯系,田灣煤礦老板來到宏達煤礦,借取ZK-150型鉆機,試圖采取鉆孔方式,打探眼貫通該巷道。但是,經幾天努力,未能實現目標。隨即,田灣煤礦老板向宏達煤礦尋求兩井巷道貫通技術支持。
3 現場調查及貫通測量
接到該項任務后,宏達煤礦領導立即調派地質、測量技術員趕到現場,詳細了解實際貫通狀況。經井下現場勘查、地面資料清點,初步估計確定是:通風上山施工時遇斷層,煤層發(fā)生了錯位,造成沿煤層掘進,巷道無法正確貫通。
為認真搞好貫通測量技術服務,經宏達煤礦領導研究,決定委派生產技術部測量人員進駐田灣煤礦,現場連班進行貫通測量。測量員歷經8 h,使用全站儀,測設導線總長度達3500多米,共測導線點46測站,完成貫通巷道實測數據資料。如圖1所示。
4 方案的確定
針對測量成果,宏達煤礦領導和技術部門人員一道,對貫通工程進行了分析、研究,拿出貫通設計方案指導施工。決定在和平礦運輸大巷A14點位置,新開平巷A14-A16與原施工通風上山貫通于A16點;為便于排放瓦斯等,封閉廢棄段A16-B31。
5 方案實施
方案確定后,交付田灣煤礦實施。宏達煤礦派技術部測量人員到現場進行了貫通巷道中腰線標定,施工單位嚴格按標定的中、腰線掘進。工程自2014年2月28日開工,完成設計工程量35 m后,于3月10日順利準確貫通。其透點(A16)平面位置、高程閉合差均不超過0.1 m,符合巷道施工標準。
6 實施的效果
該工程的精確貫通,完成了通風系統的關鍵性改造;加快了田灣煤礦的下一步技術改造擴建工作;為田灣煤礦早日擴建成15萬噸/年生產能力礦井提供了條件;避免了更多報廢巷道的掘進,減少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7 結語
事實證明,宏達煤礦此次的技術服務工作是圓滿成功的。根據技術服務收費標準,已收取技術服務費1.2萬元。
參考文獻
[1] 高井祥.測量學[M].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
[2] 張國良.礦山測量學[M].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
[3] 楊孟達.煤礦地質學[M].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5.
[4] 楊相海.井巷工程[M].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