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娟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女性非哺乳期的一組炎癥病變,是一種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頭溢液、乳頭凹陷、乳暈區(qū)腫塊、乳房膿腫、乳頭部瘺管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良性乳房疾患。其發(fā)病率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主要發(fā)生在非妊娠、非哺乳期的中青年女性。近年來此病患病率有上升趨勢。
本病的早期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有乳頭溢液、乳暈處炎性包塊,有時可伴有急性炎癥反應。非哺乳期乳腺炎腫塊期易與乳腺癌混淆,病變發(fā)展會形成乳房膿腫,膿腫可逐漸增大,向周圍浸潤形成小膿腫,也可因穿破皮膚或切開引流后形成竇道。病變易復發(fā),多處穿破皮膚或多次切開引流可造成乳房大范圍的被破壞、變形或瘢痕累累。給女性帶來極大的痛苦,大大降低了生活質(zhì)量。
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創(chuàng)傷性脂肪壞死和乳房血腫。有不同程度的暴力傷,創(chuàng)傷后出現(xiàn)感染時間一般在1周至數(shù)月內(nèi)。②乳腺導管擴張癥。導管擴張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既往乳汁滯留沉積所致。③乳頭炎。見于先天性乳頭發(fā)育不良,如畸形、凹陷及乳頭不易清潔者,或有乳頭咬傷史者,易發(fā)生細菌侵入和乳腺導管堵塞,隨后出現(xiàn)疼痛,捫及包塊、局部紅腫,部分乳頭可見膿點。④合并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既往的哺乳期乳腺炎可能殘留的細菌易于生長繁殖,引起感染。
診療建議
通過乳房觸診、乳腺彩超、乳管鏡、乳房磁共振或穿刺病理檢查來確診本病。由于部分乳腺炎性病變可通過中西醫(yī)結(jié)合非手術治療痊愈,因此,及早正確診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治療。
日常保健
1.勿穿緊身上衣及過緊內(nèi)衣。
2.保持乳頭清潔干燥,清除乳頭部粉刺樣分泌物,預防感染。
3.患病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如膿腫切開當取半臥位,以利膿液引流。
4.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保持大便通暢。
心理調(diào)護
因本病反復難愈,患病后應及時就診,配合檢查,早期明確診斷,把握治療時機;若出現(xiàn)乳房外形破壞,應當調(diào)整心態(tài),避免情緒抑郁,正確面對疾病,積極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飲食調(diào)養(yǎng)
飲食宜以清淡素食為主,搭配少量蛋白質(zhì),如肉、魚、禽蛋、乳制品及各種雜糧,限制動物脂肪和糖的攝入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肥甘厚味,不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