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平靜,正前所未有地成為現(xiàn)代中國人的奢侈品。除了幸福,我們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進,又時常困惑:我要去哪兒?困惑時間長了,就要找一些答案。
喝茶、喝酒、聽琴,這些事兒有用嗎?表面上看,還真沒用。
這個時代,升官、發(fā)財、出名才重要,要做就做與此有關(guān)的事兒;而一個人喝喝茶、喝喝酒、聽聽琴,實在沒用。因為,—個人在那兒,既不創(chuàng)造財富,又不營造關(guān)系,孤獨的人更被人覺得很可憐。
太多有用的事把無用的事推到了邊緣。人群中,人們只愿意結(jié)識對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名頭決定了哪一張因無用而該撕,哪一張因有用而該留。時間長了,身邊有用的人越來越多,說知心話的人越來越少,然而有用真的不等于有趣,一時無用也不等同于永遠無用。
2011年,海峽兩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畫作《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大展。年初,我去了浙江富陽,那里人人都在為出自這里的《富春山居圖》而驕傲自豪。仔細一聊,這幅畫作是600多年前的元朝,年過70的畫家黃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時間完成的。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們也在為名忙為利忙,而黃公望與他的畫作,不過是一個看似無用的人做了一件無用的事而已。耐人尋味的是,當年這幅畫,黃公望正是畫給道友無用師的,因此也有人稱這幅畫卷為《無用師卷》。然而千百年過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煙消云散,卻是當年那無用的老人,用清靜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禿的畫筆留下的畫作顯赫起來,并最終成為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偉大的記憶。一個無用的人送給無用師的畫作卻真的有用起來,這該是怎樣的一個輪回?
遠方的事,只是一面鏡子;當下的路,還得要我們自己深一腳淺一腳地走。
好像什么都有了,可怎么還不幸福?
有人說,想要幸福,3個詞很關(guān)鍵——物質(zhì)、情感與精神。物質(zhì)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于是,人們都想夯實這個基礎,慢慢地產(chǎn)生了一個錯覺,以為物質(zhì)目標實現(xiàn)了,幸福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可是走著走著,錢包鼓起來的人們卻不幸地發(fā)現(xiàn),幸福非但沒有如期而至,反而漸行漸遠。
問題出在了哪兒?仔細想想,除了物質(zhì),情感與精神這兩個層面,您關(guān)照得夠嗎?情感可是幸福的依靠,精神更是幸福的支柱。如果物質(zhì)是正分,還很高,可情感與精神都是負分,加起來,你的幸??偡?,會不會是負數(shù)?
我也是臨近中年,才知道茶的好處。如果單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選擇,急不得惱不得,讓隋急口渴的人早已棄它而去,三大杯可樂下肚,馬上滿足了需要。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時間長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內(nèi)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節(jié)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時間,對應著不同的茶,像極了生命中或涼或暖的時光。
酒,我既討厭又喜歡。討厭的是應酬的酒,卻也是人際交往中最常見的。這樣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酒的滋味。端著為感情為態(tài)度為利益而要大口悶下去的好酒,都替那酒可惜,好酒被當成了鑰匙。真正好的酒卻讓我喜歡,那往往是閑來無事或毫無目的之時,親朋好友間的小酌,沒有名頭大小排座次,沒有利益在酒中,杯中物才潤澤了人生‘。
新聞于我,是事業(yè)是功名,可從現(xiàn)實的角度看,常常是必須堅持的苦役。如若沒有強迫自己閑下來的享樂時光,沒有同樣看似無用的喝酒喝茶甚至發(fā)呆的時光,苦役早已不堪重負。于是我逐漸明白,正是這些無用的事平衡了生活中必有的苦,甚至有時覺得這些事才是人生中最有用的事。
到了該多做些無用的事,為無用的事正名也為人生正名的時候了。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做起來太難。
茶、酒或者其他,都只是手段,讓心靜下來一些,讓生命分一些時間給看似無用的事,這才是目標。心不靜,幸福來不了;人沒有更多與內(nèi)心對話的機會,生命鮮活不起來??傄袀€機會和忙亂告別,那就從看看讓內(nèi)心安靜的文字開始吧!然后,把這本書放在一邊,把更好的人生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