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山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深入的滲透我們生活及教育的方方面面。WebQuest教學模式課堂設計過程中非常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它要求給學習者提供大量的資源,來供學習者選擇。該文結合幾個例子說明了WebQuest學習模式的課堂設計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對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有了有具體的貫徹,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風建設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網絡探究學習;課堂設計; WebQuest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21-5047-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深入的滲透我們生活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多媒體”與“因特網(Internet)”對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著巨大的影響[1]?;诰W絡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也給我們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和學習方式帶來了新的活力。這種方式可以非常靈活,脫離了課堂中的人數(shù)、時間、地點、以及很多人為因素(如師資、觀點片面)等的限制,可以很大程度的讓學習者主動積極的學習。同時,學習者不僅可以參考網絡中的資料、數(shù)據(jù),選擇適合自己滿意的豐富資源,還可以和網上或生活中的伙伴協(xié)作交流學習。
近年來興起的WebQuest就是一種新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2]。它非常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這樣,在WebQuest課堂設計過程中就要求給學習者提供大量的資源,來供學習者選擇,并且要有明確的目標以免學生在網上漫無目的的瀏覽。這樣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的自主思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得到最大的發(fā)揮,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灌輸方式,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渠道??梢院芎玫奶岣邔W生的學習興趣,對加快促進學生學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講授《現(xiàn)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時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要求結合學科內容或自己感興趣的專題,設計一個WebQuest課件,要求選題符合專業(yè)課程大綱要求,具有開放性,每小組5-6人,自主結合,下面就以幾個例子來談一下WebQuest學習模式課堂設計的幾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
1 教學目標及導言的設計
2 教學任務的設計
任務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明確通過WebQuest完成對主題的學習時,要完成哪些具體的問題和任務,也就是對主題進行具體細化。任務要有適當?shù)膹碗s性、階梯性以及趣味性。梁情情、宋俊慧等同學的小組在主題為《強盛的隋朝何以速亡》中將任務分為5部分(如圖3、圖4) :任務1是在整體上了解隋朝初期到底有從多強盛,如戶籍人口、國土面積、軍隊交通、和鄰國關系以及人民生活等。任務2是從平民百姓角度:查找當時的百姓生活情況。任務3是從當權者高官的角度:查找君臣關系以及高官的為政態(tài)度。任務4是從各個地方政權的角度:查找當時各地主要方政權的資料。任務5是從君主的角度:查找當時君主的資料以及對民生的態(tài)度。在這里該小組很好的注意了任務的可操作性,以及對主題適當?shù)姆纸狻sw現(xiàn)了名相魏征的評語“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 。這也是本主題要升華總結的歷史教訓,很好的隱藏在任務中。并且該主題的升華需要團隊的協(xié)作,通過任務完成進度的推進,最終得到大綱預期結果。
3 教學資源的設計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資源由于成本、習慣、以及本身現(xiàn)實的約束,其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形式單一,并且內容也往往滯后于現(xiàn)實需要,有的往往觀點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樣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探索活動的進行,影響了學生個體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同學覺得課堂知識無味、面目可憎,產生厭學情緒,以逃課在宿舍玩游戲打發(fā)時間。
WebQuest課程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一種基于網絡資源的課程設計[2],它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種網絡媒體資源及素材,如音頻、視頻、動畫、文本、圖形等,對學生的各種感官形成沖擊,而這種多元化的沖擊既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心理要求,又能對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有非常大的幫助,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習的主動性[3]。如王萍、汪琴等同學的小組在設計女皇—武則天時,提供了多種網絡資源,便于學生快速定位,節(jié)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在不同的角度提供了資料,如大家林語堂的看法、以及有關武則天的各種影視正說及戲說、相關書籍的網絡地址。在內容和深度上有不同的層次,既盡量滿足了每位學習者的不同需要,也體現(xiàn)了對主題“如何看待武則天”的多角度支撐。
4 結論與評價
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同,WebQuest學習模式的結論更具有開放性和復雜性,其結論可能是處于矛盾中的觀點[2]。就像梁情情、宋俊慧等同學的小組在主題為《強盛的隋朝何以速亡》中的結論,主流觀點認為隋朝滅亡是由于隋煬帝統(tǒng)治失敗,以至于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但是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學者觀點認為隋朝亡于貴族覬覦,趁勢而取天下,WebQuest學習模式正是通過對這些矛盾觀點的比較分析提高同學的思考問題能力。
在設計WebQuest學習模式時,學習的評價方式需要根據(jù)活動的目標、任務和過程的變化來設計。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是考試成績和分數(shù),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而WebQuest學習模式關注的不僅是每個同學個體的自我發(fā)展和進步(如圖7、圖8) ,通過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來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優(yōu)點及需要完善的地方,還強調團隊的協(xié)作,以及在團隊中的成長[4]。
總之,WebQuest學習模式的實現(xiàn)需要精心設計,該文結合幾個例子說明了WebQuest學習模式的課堂設計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學生通過本次設計的練習,對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有了切身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加快促進我校學生學風建設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網絡與21世紀的教育革新[J].現(xiàn)代教育技術,1998(5):42-43.
[2] 汪崇渝,梁興連.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李坤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53-254.
[4] 武法提.基于Web頁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J]. 電化教育研究,200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