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飛
提到成語“紙上談兵”,很多人會想到長平之戰(zhàn)中的趙括。很多歷史書上寫,他率領(lǐng)的四十余萬趙國士兵在長平被白起全部坑埋。這場戰(zhàn)爭的“最佳男配角”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么?我看,不是。
長平之戰(zhàn)前夕,趙軍在廉頗指揮下對抗秦軍,兩三次主動攻打?qū)Ψ?,但次次失敗。廉頗畢竟是老將,知道硬打不行,干脆和秦軍打消耗戰(zhàn),著力防守。不管秦軍如何挑釁,趙軍就是不出戰(zhàn)。如此一來,可急壞了當(dāng)時指揮戰(zhàn)斗的秦軍將領(lǐng)王龁和后方的秦王。于是,聰明絕頂?shù)呢┫喾饿芦I上了離間之計。這一計謀不少人用過,王允離間呂布殺了董卓,陳平也給漢王劉邦獻了此計,趕走了項羽的第一謀士范增。這不,范雎通過離間廉頗和趙王,讓趙王臨時換將,換上了趙括。據(jù)史料記載,趙括當(dāng)時在趙國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能娛吕碚摷摇.?dāng)趙王決定換趙括為將時,趙括的母親冒死進諫,稱自己才二十多歲的兒子沒有將才之能,請求趙王不要任他為將;若任其為將,就得取消家人連坐之罪。其實,這都是趙括和母親聯(lián)手演的好戲,畢竟勝敗難料,他們得給自己留條后路:趙括若勝了皆大歡喜,若敗了至少也不會滅族。趙王不知是計,同意了趙母不連坐的請求。趙括還在臨行前不斷向趙王要賞賜,不是為了發(fā)財,而是為了打消趙王的顧慮。后來,王翦率領(lǐng)秦國60萬大軍攻打楚國時也學(xué)了趙括這一招。
一切準備就緒,趙括帶兵上了戰(zhàn)場。離間計成功后,秦國就悄悄用白起換了王龁,趙括卻不知情。趙括認為若遇上白起,勝負各占一半;若與王龁對戰(zhàn),自己勝數(shù)極大。趙括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敵人是白起,否則他也不會孤軍深入,直搗敵窩。
當(dāng)時趙軍將領(lǐng)大多數(shù)是廉頗的手下,他們對這個年輕小伙子很不服。趙括殺了8名廉頗的舊將才算收復(fù)了軍心。此后,秦軍上萬軍隊前來挑釁,趙括親率大軍將其殺得片甲不留。趙括哪里知道,這是白起用的一支敢死隊,就是為了吸引趙軍主力。打了勝仗的趙括覺得王龁這廝真不行,他到那時都不知道秦軍主帥是白起,于是信心滿滿地親率45萬大軍直接殺向秦軍,讓剩下的5萬人由馮亭統(tǒng)領(lǐng)留在后方保護輜重、運輸糧食。這時的秦軍在白起的指揮下,竟然用50萬大軍進行全殲包圍。這違背了《孫子兵法》的“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迸c敵軍人數(shù)相當(dāng),白起竟敢采取包圍戰(zhàn)術(shù),他還用了一計:派兩萬五千人繞道進攻趙軍后方,截斷趙軍與邯鄲大本營的聯(lián)系;再派五千人馬直殺趙括后方糧草大營。如此一來,趙括是有兵無糧,馮亭是有糧無兵,而邯鄲趙王是糧少兵少,有心無力。
做好一切準備后,白起率軍攻擊趙括一軍,雙方不分勝負。由于白起分了幾萬人出去,面對趙括的45萬大軍一時占不到優(yōu)勢,白起開始學(xué)習(xí)廉頗打起消耗戰(zhàn)。趙括無糧只能速戰(zhàn)。正當(dāng)趙括軍隊筋疲力盡之時,白起突然下令,以飽食之兵勇猛進攻,趙軍開始潰敗。但是趙括畢竟是軍事家,他很快回過神來并披掛上陣和秦軍士兵進行肉搏戰(zhàn),許多趙軍看主帥上陣紛紛來了勇氣。
此次肉搏,趙軍死了近二十五萬人,而秦軍也拼死20萬人。正當(dāng)戰(zhàn)斗進行到白熱化時,秦昭襄王給各國打招呼,警告他國不要摻和,同時將秦國15歲以上的壯丁都拉來支援白起。他派兵截了邯鄲運往長平的糧草,又派司馬錯全殲馮亭的5萬人。此時趙括輸?shù)牟皇亲约憾侨郑庠畣适?,?nèi)無糧食,除了死戰(zhàn),別無他法。這個二十多歲的軍事天才非常不幸,第一次戰(zhàn)斗就遇到了“天下第一名將”白起,怎能不敗呢?但趙括不是孬種,他在長平之戰(zhàn)中與白起的軍隊對壘了46天,期間他們沒有糧食。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趙括堅持46天最后拼死在了戰(zhàn)場上,你能說他真是紙上談兵嗎?
主將死去,軍隊潰散,剩下的20萬士兵只得投降,加之上黨等地投降的軍民共40萬人。白起下一道血令:殺!趙括從此只能背上“紙上談兵”的臭名聲,其實他是多么冤枉,試問又有哪一位將軍打贏過白起?
中外童話畫刊2014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