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輝 張星 趙東森
引言:本文對某站110kV系統(tǒng)HGIS設備改造項目過程進行詳細分析。從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方面,具體的分析各類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及產生的風險,并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對具體工程案例的詳細分析說明,為此類工程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及改造經(jīng)驗。
引言
HGIS(Hybr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是一種介于GIS和AIS之間的新型高壓開關設備。與GIS設備的結構相比,HGIS的母線是外露的不裝于SF6氣室,因而接線清晰、簡潔、緊湊,安裝及維護檢修方便,運行可靠性高[1]。
隨著電網(wǎng)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超高壓變電站大量增加,進一步增大了環(huán)境和占地的壓力,使得變電站主設備的選型就非常重要。HGIS具有占地少,運行可靠性高,抗污穢及抗震能力強等特點。尤其在風沙較大的西北地區(qū)HGIS設備得到廣泛的應用。
一、工程簡介
1.1工程概況
工程所在的220kV變電站位于寧夏銀川市,變電站容量420MVA,共三臺主變#1、#2主變120MVA,#3主變180MVA,正常情況下最大負荷可達341MW,占寧夏電網(wǎng)銀川行政區(qū)總負荷的14.2%?,F(xiàn)110kV系統(tǒng)運行的設備為常規(guī)一次設備,設備受風沙雨雪侵蝕嚴重有明顯老化現(xiàn)象,對于電網(wǎng)的安全運行存在嚴重隱患,因此急需進行改造,計劃將原有設備拆除,更換為HGIS設備。
本次110kV設備改造工程主要涉及2期項目共計16個110kV HGIS間隔改造;其中銀川供電局負責7個間隔改造,分別為:111線路、112線路、113線路、114線路、120線路、122線路及備用間隔121線路。各間隔的工作均為拆除間隔斷路器、-1、-2、-3隔離開關,安裝HGIS設備。
1.2施工方案
為保證工程順利實施,綜合考慮施工、運維、保護及調度等多方面因素,整個改造工程預計130天,并分為7個階段,每個階段20天,均需進行三次倒母線,時間安排大致為I母2天,II母17天,I母1天。在此期間變電站110kV系統(tǒng)單母線運行,為保證電網(wǎng)安全及可靠供電,需要制定詳細合理的施工方案、操作方案、事故預案及新設備啟動方案。
根據(jù)現(xiàn)場設備布局情況,119間隔、118間隔位于道路邊緣,因施工安裝新設備后,原有道路被施工破壞,無法進行正常使用。故本次施工應首先從119間隔、118間隔開始,以保證后續(xù)工程可以順利實施;其次,改造過程中需要頻繁進行倒母線操作,故需將母聯(lián)100間隔進行改造,確保在后續(xù)改造過程中可以順利進行倒閘操作。其余間隔在后續(xù)施工順序由現(xiàn)場布局決定。
二、工程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通過對施工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該項工程施工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2.1負荷轉移問題
施工過程中存在大量負荷無法轉移的事實,大量負荷的轉移不僅施工風險大,而且容易造成甩負荷致使用戶失電的情況。
采取措施:嚴控變電站負荷。第一階段停電期間,預計變電站最大負荷為341MW,主變容量配置為:1#主變(120MW)、2#主變(120MW)、3#主變(180MW)。將其中煉油二變(32MW)負荷與牽引變(16MW)負荷轉移至其他220kV變電變。屆時由該變電站供電的負荷減至293MW。通過方式調整,盡可能減小此變電站故障的影響及事故等級,保證鐵路牽引變及重要用戶供電。
2.2頻繁倒閘問題
變電站更換母聯(lián)100開關及隔離開關為HGIS設備,需將100間隔拆除。在此期間,110kV系統(tǒng)I與II母需要輪流停電檢修,需要進行倒閘操作,但此時已失去母聯(lián)開關,無法用常規(guī)操作對母線進行倒閘操作,給工程改造帶來極大困難。
采取措施:縱觀整個110kV系統(tǒng)間隔,有一備用間隔117,再有旁路開關140。故考慮利用旁路開關140、旁路母線以及備用間隔117開關串在一起,組成一個具有母聯(lián)開關功能的類似母聯(lián)設備,進行倒閘操作。但這個想法是否能夠實現(xiàn),需要對現(xiàn)場設備進行實際檢測,要求滿足繼電保護設備的正常運行,還要對該項操作進行系統(tǒng)安全校核。為此制定三步方案:
第一步:設備檢查。安排檢修人員對備用間隔117設備、旁路開關140及旁路母線進行定檢工作,檢查所有設備是否可以進行操作,確保其設備的良好性,以利于正常操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步:與保護設備的配合檢查。對于組合而成的專用臨時母聯(lián)開關是否能與保護設備進行配合進行檢查。因母差保護在正常動作過程中需首先跳開母聯(lián)開關,但母聯(lián)100開關已處在檢修狀態(tài),無法實現(xiàn)正常功能。對于專用臨時母聯(lián)開關是無法滿足母差保護的正常運行,所以必須進行二次回路的改造工作。因倒閘操作結束后,旁路140要恢復帶路功能,所以考慮117開關作為臨時母聯(lián)100開關,并對其進行臨時命名,旁路間隔140及旁路母線視為-1刀閘作為硬連接,以滿足倒閘操作需要。接線如下圖1所示:
圖1旁路13140間隔與13117備用間隔接線圖
專用臨時母聯(lián)開關必須具備的條件:
1、封住140母差電流。
2、將117母差保護電流回路倒接至母聯(lián)間隔。
3、將117母差保護跳閘回路接至跳母聯(lián)位置。
4、將117開關位置接入母差保護母聯(lián)開關位置處。
變電站110kV母差保護為BP-2B母差保護,其母聯(lián)CT極性需以II母為正。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將117作為母聯(lián)在倒閘操作時,一次設備必須將140掛接I母,117掛接于II母線,通過旁母及13140、13117形成母聯(lián),完成倒閘操作功能。
第三步: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性校核。用專用臨時母聯(lián)進行倒閘操作,在此之前從未發(fā)生過,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所以必須對其進行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性校核[2]。
采用母聯(lián)100進行合環(huán)操作時,校核如下圖2所示:
圖2母聯(lián)100合環(huán)時潮流校核圖
采用117、140及旁路母線組成的專用臨時母聯(lián)開關進行合環(huán)操作時,校核如下圖3所示:
圖3臨時母聯(lián)合環(huán)時潮流校核圖
通過與母聯(lián)100合環(huán)時的潮流圖對比分析可得:110kV系統(tǒng)在專用臨時母聯(lián)開關117開關處合環(huán)時,110kV I母與II母之間的功率在正常范圍內,滿足安全穩(wěn)定性校核,可以進行正常操作。
2.3運行方式薄弱問題
在施工中有長達100多天的110kV系統(tǒng)單母線運行方式,該運行方式薄弱,供電可靠性降低。若運行母線發(fā)生故障,則造成110kV系統(tǒng)全停后果,預計損失負荷293MW左右,占寧夏電網(wǎng)銀川行政區(qū)總負荷12.2%,根據(jù)國網(wǎng)公司下發(fā)《國家電網(wǎng)公司安全事故調查規(guī)程》中“2.2.5.1造成電網(wǎng)減供負荷100兆瓦以上者。”的條例,進入五級電網(wǎng)事件[3]。
采取措施:詳細制定變電站反事故預案。通過110kV系統(tǒng)聯(lián)絡線通道,恢復變電站重要負荷。聯(lián)絡關系為,220kV施工變電站110kV系統(tǒng)故障全停,通過A變電站—110kV變電站B—施工站110kV旁母—112線路、116線路、121線路進行供電,如下圖4所示:
圖4聯(lián)絡關系接線圖
此種方式下,變電站A線路5107(型號LGJ-300/20)輸送容量131.46MW。供電的變電站有:變電站B(30MW)、變電站C(30MW)、變電站D(20MW)、牽引變E(16MW),共計負荷96MW。反帶線路是直接經(jīng)過旁路-4刀閘與旁路母線與電源點相聯(lián)系,并沒有經(jīng)過站內開關與電流互感器,所以站內線路保護設備將失去應有功能,所有線路由5107保護裝置保護其正常運行。
在此特別說明:112線路配置光纖縱差保護,所以必須將其線路光纖縱差保護退出運行,否則線路一帶負荷即會出現(xiàn)差流,可能引起線路跳閘[4]。經(jīng)繼電保護專業(yè)整定此特殊運行方式下的臨時定值,校核計算后,此方式確實可行。
2.4新設備啟動風險問題
本次更換的新設備為HGIS設備。各間隔斷路器與-1、-2、-3刀閘之間有相對獨立的絕緣氣室,且不能直接觀察到刀閘是否正常,新設備100開關未進行充電試驗,可能存在拒動情況;母差保護二次回路經(jīng)過多次改動,可靠性降低,可能出現(xiàn)誤動作情況;所以新設備啟動風險大,任意設備元件出現(xiàn)問題都有可能引發(fā)運行母線故障,導致嚴重電網(wǎng)事故發(fā)生。
采取措施:在進行變電站110kV系統(tǒng)新設備啟動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新設備與運行的母線發(fā)生直接性接觸;預先考慮故障情況下母差保護誤動作導致的影響,并采取控制措施。所以將新設備啟動分為兩次。
第一次新設備啟動:
1、在新設備與II母線安裝完畢后,進行第一次新設備啟動。此時新設備與I母線之間的引流導線處于未接狀態(tài),所以110kV I母線處于獨立運行狀態(tài),滿足硬隔離的先決條件。
2、母聯(lián)100是新設備,可靠性較低。新設備啟動前,110kV II母線處于冷備狀態(tài),不能用母聯(lián)100對母線進行充電,而是選擇主變容量較小,設備運行狀態(tài)良好的#2主變中壓側102開關對II母線進行充電,以檢查母線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3、本次新投運設備均是站內設備。距離母線很近,若發(fā)生故障,則屬于母線近區(qū)故障,故障短路電流會很大。而主變中后備保護切除故障的時限比較長,考慮長時限的短路電流有可能會燒毀主變,因此,必須更改主變后備保護定值,以保證主變的安全性[5]。
由以上幾項考慮可得,在滿足條件后,將110kV II母轉為冷備狀態(tài),新設備運行于II母線,重新整定#2主變中后備保護定值,用#2主變中壓側102開關對II母線、119間隔、118間隔及母聯(lián)100間隔進行充電,確保母線、各間隔開關、-1、-2及-3刀閘設備良好。若新設備有故障,則#2主變中壓側開關102迅速跳開隔離故障,這樣即保護#2主變的安全性,也有效的保證I母線的正常運行,不會發(fā)生負荷損失情況,避免了事故的擴大,確保電網(wǎng)的正常運行。若無異常情況,則第一次新設備啟動順利完成。
第二次新設備啟動:
第一次新設備啟動順利完成后,繼續(xù)使用專用臨時母聯(lián)開關進行倒閘操作,110kV I母線轉檢修,進行引流導線的接入。此時母聯(lián)100的母差保護二次回路沒有恢復,所以必須等母聯(lián)100的母差保護功能恢復正常后,才可進行第二次的新設備啟動。
具備以上條件后,方可開始第二次新設備啟動。第一次已經(jīng)對各間隔的開關及刀閘進行了充電驗證,且母聯(lián)100的功能已經(jīng)恢復正常,所以可以用母聯(lián)100開關對110kV I母線進行充電,但之前必須退出110kV母差保護,可能存在CT極性錯誤引發(fā)母差保護誤動作的問題。待母線運行正常后,對各間隔進行母差保護極性測試,測試正確后,恢復110kV系統(tǒng)正常運行方式。
變電站110kV系統(tǒng)HGIS設備改造工程第一階段順利完工。后續(xù)改造過程中母聯(lián)100可以進行正常倒閘操作,屬于常規(guī)工程項目,故不再進行論述。
本文主要分析HGIS設備改造工程過程,從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等方面,具體的分析各類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及產生的風險,并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對具體工程案例的詳細分析說明,為此類工程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及改造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李堅.電網(wǎng)運行及調度技術問答, 第二版.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8.
[2]賈偉.電網(wǎng)運行與管理技術問答,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3]國家電網(wǎng)安監(jiān).國家電網(wǎng)公司安全事故調查規(guī)程,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4]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實用技術問答(第二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5]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原理與實用技術[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國網(wǎng)寧夏電力公司銀川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