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合
摘要:控制系統(tǒng)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變化來作出相應的調整,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依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來進行改變。在Honeywell公司TPS系統(tǒng)的有一種控制方法叫CL語言控制,其特點控制靈活多樣,但存在一旦變更輸入點的名稱、通道、類型時,需要重新進行修改、編譯、調試,可在化工企業(yè)的連續(xù)生產中,這樣的操作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為一旦調試時間過長,本文就是在輸入變量類型發(fā)生改變時一種轉換方法。
關鍵詞:CL程序; 邏輯點; 組態(tài); PVLLFL
引言
塑料廠高壓聚乙烯裝置采用荷蘭DSM公司的無脈沖高壓管式法工藝, DSM管式無脈沖高壓聚乙烯工藝具有流程短,反應溫度低,單點進料,反應物料流速快,使用混合過氧化物引發(fā)劑,單程轉化率高,單線能力大,控制先進合理,操作安全等特點。
1.問題的提出
在裝置初始生產的設計中,風送系統(tǒng)的輸入風管道上只是安裝了流量開關,這樣在控制室內不能看到輸送風的流量,輸送風機是否做功正常,不能及時有效的判斷,而輸送風機一旦故障,因為工藝流程的特點比較短,能夠緩沖的環(huán)節(jié)少,所以在20分鐘內不能處理好,就會導致高壓聚乙烯裝置的停產。而一旦裝置停車直接、間接的經濟損失要達到10~30萬人民幣。為了能夠更有效的判斷輸送風機的做功情況,將流量開關換成渦街流量變送器。但原風送程序是用CL程序來實現(xiàn)的,重新修改、編譯、調試程序在20分鐘內不可能實現(xiàn),而且還會產生混料的問題,導致質量事故。這就面臨一個問題:如何在不更改CL程序的情況下,將現(xiàn)在AI信號,轉變成DI信號,并且在設定風量低報值。
2.變更方案設計
在TPS系統(tǒng)中建立相應數(shù)量的AI點,在AI點的組態(tài)細目設定流量的低報報警和低低報警,當AI發(fā)生低報和低低報時,會相應的觸發(fā)PVLOFL和PVLLFL的布爾值的變化。然后利用TPS中的邏輯點將PVLLFL的布爾值的變化送到一個DO點上,通過DO輸出將信號通過電纜接到原來流量開關的端子上,這樣從邏輯上在不改變CL程序的前提下實現(xiàn)控制功能。變更之后,信號傳輸時間變長,這樣可能對安全生產帶來的隱患,通過與工藝技術人員一起溝通論證,增加的傳輸、數(shù)據(jù)轉化的時間完全在安全范圍之內。這個設計思路在理論與實際實施上是極具可行性的。
3.實現(xiàn)步驟
3.1.建立AI點
Honeywell 的TPS系統(tǒng)中的建點過程是一個簡單的卡片式填寫和選擇。用戶可以按照系統(tǒng)提示逐項填寫。首先填寫點的位號這里使用的位號是FTR201~FTR208,選擇節(jié)點類型為HPM。在點的模式上有兩種:半點和全點,全點和半點的區(qū)別是全點具有報警功能,而半點沒有,現(xiàn)在我們正需要報警功能來實現(xiàn),所以一定要選擇全點作為點的模式。點描述、關鍵字等是可選項,建議填寫完整,這樣在列表顯示的時候能夠很清楚地知道這個點的有關信息。單元號指建立的這個點要放在系統(tǒng)中的那個單元中進行管理,網絡號、節(jié)點號是HPM的硬件地址,必需要正確填寫。接下來的slotnum填寫所建立的點放在HPM中的軟槽地址,然后按現(xiàn)場流量的實際量程填寫AI點的量程上限和下限,再將PVLOPR與PVLLPR設定好,最后按Ctrl+下裝。
3.2.建立邏輯點
建立邏輯點的方式與建立AI點的方式大部分很相似,只是在選擇邏輯功能類型的時候選擇12-8-12,表示邏輯點有12個輸入, 8個邏輯塊,12個輸出,因為現(xiàn)場有8臺變送器,所以選擇了12-8-12。
在輸入設置時,可以看到每個輸入都有一個代號由L1到L12, L1填入FTR201.PVLLFL,表示L1代表FTR201的低低報警狀態(tài),即當測量值低低PVLLPR設定的時候,PVLLFL的值為“TRUE”,在系統(tǒng)中以“1”表示,否則為“0”,其他代號將其他位號一一對應填寫。
在輸出設置時,也可以看到每個輸出也都有一個編號SO1到SO12,在這里填寫要將PVLLFL的狀態(tài)送至的DO點的地址,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填寫DO點的位號參數(shù)時,系統(tǒng)可能會報錯,下裝不了,所以在這里填寫的是DO點絕對地址,表示方法為!DOmmSxx.SO,這里的xx表示DO所在的卡件的編號,mm表示該卡件的通道號,當流量低報時,PVLLFL實際上是為“1”,而在CL程序當中需要的是“0”,所以邏輯功能塊選擇“非門”。在填寫相應的邏輯塊的ALGORITHM參數(shù)時,在對應的“S1(x)”表格中填入相應的“Lx”,這樣就構成了如下所示的圖。
到此邏輯就做好了,按Ctrl+下裝。
3.3.建立DO點到DI的連接數(shù)據(jù)點
前期工作已經完成,這時將DO點的輸入與DI點的輸入用電纜連接起來,保證信號傳輸在物理層面上連接良好。
4.回路調試及投用
建點完成后,需要對回路進行調試。在命令管理器中分別用Active命令把新建的FTR201、FTR202,F(xiàn)TR203等狀態(tài)激活。例如:Active FTR201。然后手動將FTR201的值設置在低低報以下,在邏輯點中檢查PVLLFL狀態(tài)是否是“1”,利用萬用表測量DO輸出是否為“0”,都滿足要求后,在觀察原來流量開關的DI點的狀態(tài)是否為“0”,檢查完全正常后,則整個回路已具備投用狀態(tài)。利用生產過程中切換料倉的幾分鐘時間,逐個投用回路。
5.結束語
按照以上方案實施的改造,在完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逐個逐步測試,完成了所有回路的投用工作,并且在改造后至今,所有設備、功能都工作正常,從另外的一個角度開拓了思路,在實際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通過這一種迂回的方式,實現(xiàn)原本需要對生產過程產生很大影響的調整。
參考文獻:
[1]《集散控制系統(tǒng)及現(xiàn)場總線》 中國石化出版社.
[2]《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實例》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