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p>
這是唐代大詩人皮日休描寫隋朝大運河(元朝后稱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首詩。與以往詩人一味地批判隋煬帝的荒淫,把他當成牛鬼蛇神一樣打倒不同,皮日休理性地肯定了隋朝大運河的歷史功績?!肮灿碚摴Σ惠^多”,在他看來,要是沒有后來的游幸江南,騷擾平民,隋煬帝的功勞其實是可以與上古的大禹并舉的。
一直以來,不管是在民間傳說還是在戲劇小說里,隋煬帝總是被描述成飯桶皇帝、敗家子兒。人們總是夸張地去渲染他如何如何地王八蛋,而忽略了其在制度建設和基礎設施上的一些建樹。在茶余飯后的惡趣味沙龍里,我們經(jīng)常八卦的也多為隋煬帝與那些女人之間的故事,對他興建運河開發(fā)旅游卻少有提及。
其實歷史上的楊廣文治武功并不在李世民之下,他也是個少年天子,智謀俱佳。尤其開創(chuàng)大運河一舉,就足以讓史家傾倒筆墨,彪炳汗青。
楊廣十幾歲跟父親一起鬧革命,二十歲那年滅陳一戰(zhàn)把他的政治生涯推向了高潮,為他日后殺父弒兄奪取皇位攏絡了不少人心。江南可以說是楊廣的第二故鄉(xiāng),滅陳后他在此留連日久,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惜京都到江南路途迢遞,那個時代沒有航班也沒有和諧號,去一次江南要累死好幾匹馬。
時維大業(yè)元年,楊廣正式登基,從此這個中國歷史上被描述成大壞蛋的皇帝便正式走向了權力中心。也就是這一年,楊廣覺得天下安定了,國庫充盈了,似乎應該拿點錢出來投資不動產(chǎn)。于是一邊修建新都,另一邊就開始了大運河的工程。所謂工程者,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猥瑣的動機尋找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而已。
開通大運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些年,最火的不是“超級女聲”、“快樂男聲”,而是一年一度的宮廷選秀。成千上萬的黃花大閨女從全國各地趕來海選,萬里挑一,一入宮門深似海。
當時整個隋朝不過才五千多萬人,開鑿大運河一次就征發(fā)了百余萬人,丁男不足,再征丁女。所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那個時代,“三人行,則必有一人挖運河?!边@樣的結果當然是民怨四起,而國家命數(shù)也在冥冥中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有人評價:“煬帝此舉,為其國促數(shù)年之祚,而為后世開萬世之利,可謂不仁而有功?!贝筮\河連通南北,讓江南的富饒惠及北方。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后來的李家子孫可算是撿了個大便宜,所以史家普遍認為唐朝的富強是因為站在了隋朝這個巨人的肩上。
運河開通后,隋煬帝就帶著幾千余艘豪華彩船巡游江南。這支龐大的皇家采花大隊,所到之處,遍尋佳麗。每次出游,隋煬帝總是極盡奢華。大批隨從、嬪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乘坐幾千艘華麗的龍舟,一路鶯歌燕舞,兩岸還有騎隊護送。據(jù)史書記載,隋煬帝所乘的龍舟長二百尺,寬五十尺,高四十尺,共分四層。上層有正殿、內(nèi)殿和東西兩堂;中間兩層分成一百二十個房間,全用金玉裝飾,供楊廣的生活起居用,下層是為他貼身服務的內(nèi)侍的住所。
也因為大運河的開通,隋煬帝三次憑借此河之利,把戰(zhàn)火燒到了大長今的家鄉(xiāng)——高麗。楊廣好大喜功,作為大哥,時不時地收拾一下周邊小弟,能滿足他膨脹的虛榮心。然而三征高麗,窮兵黷武,也直接加快了隋朝的滅亡。
大運河開通后,楊廣多次巡幸江都,最后卻被部下殺死在了江都。安息在這繁華翠柳之地,倒也算生得風光,死得香艷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也此河,敗也此河。
作 者 簡 介
須彌,原名吳松,曾用筆名“焚書”。從高中開始發(fā)表文章,文字散見于《意林》、《青年文摘》、《文苑》、《雜文報》、《創(chuàng)新作文》、《智力課堂》、《閱讀經(jīng)典》、《城市風尚》、《中學生百科》、《求學》、《青春風》、《非讀不可》、《喜劇世界》等等書刊。性淡然,常自飲,無酒不歡。怨去聽雨,閑來寫字。文風甜、軟、綿、賤,荒誕中見溫情,庸常里顯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