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玉
鋪天蓋地的大Logo不受奢侈品行業(yè)待見的風向由來已久,如GUCCI等大牌近兩年就加大了引入走秀款的步伐,曾經(jīng)與“土豪”劃等號的Logo款已經(jīng)被撤到了打折區(qū)。人們開始普遍認為,再背一個滿是Logo的包包上街才是真的Out了。
如今,品牌商標的逐漸淡化也已蔓延到服裝領(lǐng)域。美國休閑服飾零售商A&F最近宣布將逐步撤離商標業(yè)務(wù),并最終將把此類產(chǎn)品完全從北美地區(qū)的門店里撤出。
“消費者再也不想成為一個移動廣告牌了?!盇&F首席運營官Jonathan Ramsden如此解釋消費者為何越來越不喜歡Logo款的原因。然而,也有不少服裝品牌仍以Logo款作為品牌的經(jīng)典款發(fā)售,GAP的多彩連帽衫就是一個例子,還有NIKE的“大勾”T恤依舊經(jīng)典不衰。
即使現(xiàn)在被一些人所嫌棄,Logo款如果做得好,依舊會有強勁的生命力,但此處的Logo并非只是服裝品牌的商標,而是擁有更廣泛的涵蓋面,比如印有標識的服裝。消費者身邊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文化衫”,在人們生活中經(jīng)常出沒的美食、生活品牌Logo印上服裝往往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近兩年火起來的麥當勞大“M”標識,還有更為常見的可口可樂(Coca-Cola)。
熱門標識的出現(xiàn)成為“高低端混搭”風潮的一部分。Net-a-Porter采購總監(jiān)Ben Matthews認為,印有標識的時裝也是年輕人出手購買該品牌的原因,這些印有標識的時裝給人某種懷舊感,與近幾個時裝季T臺上時裝轉(zhuǎn)向運動服與街裝緊密關(guān)聯(lián)。
具有兩面性的Logo款著實令人頭疼,用好了,很有可能造就新一代的“時尚icon”,用爛了,則會遭人嫌棄,成為落伍的一分子。及時洞察消費者變化,敏銳抓住潮流風向是品牌的必備功課,當然,設(shè)計師也要在“謹小慎微”與“用力過猛”間尋找平衡點,因為任何一項時尚元素都有兩面性,就像豹紋,用美了是雅,用壞了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