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豐
360是如何切入智能硬件市場的
正是看到了國內智能硬件巨大的市場潛力,BAT巨頭已在極積布局。百度提供的是智能硬件平臺,它推出了family和dulife系列智能硬件,走的是“硬件+云服務+商業(yè)模式”的路線。比如購買了百度dulife的用戶,可以通過智能設備采集多維度健康數據集群,并由專家來將個人數據上傳至云端,對他們的身體數據進行專業(yè)深入解讀,并最終獲取個性且精準化的健康解決方案。而騰訊布局智能硬件領域的方式很特別,它并非由騰訊自己推出智能硬件產品,而是以《微信》為入口接入智能硬件,以服務號充當智能手環(huán)與手表等運動追蹤器的接入端,可以完全取代這類產品原有的手機客戶端。而阿里巴巴則似乎還沒想明白怎么切入智能硬件市場,只推出了天貓魔盒試水電視盒,但就是這么一款簡單的產品卻被廣電總局打了臉……
除了BAT,360在智能硬件上也極積布局。從360智能安全路由器、隨身Wi-Fi、智鍵到兒童衛(wèi)士手表,360涉足比較“偏冷”的硬件行業(yè),以推出某個具體產品切入。“智能硬件這樣一個市場規(guī)模足夠大,而且里面產品種類足夠多,但是基本99%的產品種類360都不做,我們希望從“邊緣產品”來涉足硬件領域?!鄙蚝Rf,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么360不做手機,不做智能電視的原因。畢竟術業(yè)有專攻,每家公司有自己的DNA,360現在做的是邊緣嘗試,做那些被傳統巨頭忽略了的領域,沒有天然競爭者,說不定就能夠找到一片新的天空。比如,小小的隨身Wi-Fi就是TP-Link、D-Link等傳統巨頭看不上的市場。兒童衛(wèi)士手表,其實也是這樣一塊市場。
“強需求”,主推兒童衛(wèi)士手表
說到360的兒童衛(wèi)士手表,這應該算是智能硬件的一大分支—穿戴式產品。目前穿戴式產品還處在“市場培育”階段,不少全球知名IT行業(yè)巨頭都推出了手環(huán)、手表甚至眼鏡,能吸引人們眼球,但很難真正賺錢,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關于穿戴式產品現狀,沈海寅有他的理解,他認為,“目前市面上的穿戴式產品并沒有抓住用戶真正痛點”。
以最近比較火的智能運動手環(huán)為例,用戶對于用于計步鍛煉的智能運動手環(huán)非常熟悉,但是這不是一個強需求,它沒有給用戶帶來實際有意義的價值,戴在手腕上更像是為了好玩或是為了炫耀高科技,當好奇心消去之后,這種類型的穿戴式產品也就慢慢冷淡下來。另外智能手表一類的產品,功能上對手機過于依賴,或是舉起手表來接聽電話,或是在很小的屏幕上運行APP,而APP的數據則都來自手機,這些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也不算是一個太實用的功能。
因為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阻礙了穿戴式產品市場的發(fā)展,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么360選擇了兒童安全市場的原因。據統計,全國每年走失孩童的數字約在20萬名左右,令人難受的是這些走失的孩子中很少能再被找回與家人團圓。每時每刻,孩子走失、被拐賣的事件都在不停地上演,層出不窮,讓多少美好的家庭心碎,令多少父母陷入深深的痛苦中。針對國內孩童走失的嚴峻社會問題,360推出了可定位的兒童衛(wèi)士手表,借此希望能夠激發(fā)國內穿戴式產品市場的興起。
即便是在這塊比較冷門的穿戴式產品市場中,目前國內做兒童安全手表與手環(huán)的就有接近10家,還不包括淘寶上的各種山寨兒童安全手環(huán)產品。大家都犯卯著勁抓緊開發(fā)自己的產品,看似平靜的市場,卻醞釀著一場多國大戰(zhàn)。沈海寅堅信,“360憑借領先的硬件定位技術、優(yōu)異的產品體驗和強大的服務支持,很有信心勝出并贏得這個市場”。
這款被沈海寅寄于厚望的穿戴式產品,到底優(yōu)秀在哪兒?兒童衛(wèi)士手表由三部分組成:兒童手表、APP和云端算法。云端是兒童衛(wèi)士手表的大腦,最核心的算法都在云端,根據兒童手表上報的海量位置點,通過機器的智能學習來分析這些地方哪些是安全區(qū)域,哪些是安全的路徑,并且根據孩子所處的地方,發(fā)送通知到父母的智能手機上。可以說,360云端算法就是兒童衛(wèi)士手表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樣的云端就像是一個擁有頂級智商的超級大腦,在時時刻刻指導手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