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
保全食物的營養(yǎng),其實是一個集觀念、知識和操作能力于一體的事情,它決定著一家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不容忽視。要想知道你能否保全食物的營養(yǎng),不妨先來測測你的營養(yǎng)保全IQ吧!
1.果蔬要現(xiàn)吃現(xiàn)買,才算新鮮,最好不要冷藏。
A 正確 B 錯誤 C 不完全正確
2.洗菜時,你認為下列哪種方法更科學?
A 先切后洗 B 先洗后切 C 無所謂
3.焯菜時,你一般采用
A 在開水中煮一下 B 在微波爐中短時加熱
4.在烹調淀粉類食物時,宜采用下列哪種烹調法?
A 急火 B 文火 C 微火
5.你認為在煮粥的時候
A放些堿會又爛又香B不應該放堿
6.在烹調時,你的油溫一般把握在
A 十成熱 B 七成熱C五成熱
營養(yǎng)保全妙招1:
低溫貯藏保鮮嫩
很多果蔬在種植過程中都會噴灑農藥。按規(guī)定,噴藥7日之內不許采摘。但有的果農、菜農為了趕最佳價格出售,往往等不了7天就摘下來。所以市場上賣的果蔬很多會農藥殘留超標,買回家以后要存兩三天,用含洗滌劑的水泡過,沖洗干凈后才可入口。而且,存儲的目的不僅在于消毒,還可以調整其成熟度。有些水果,尤其是異地的水果(如香蕉、菠蘿),采摘時成熟度只有六成,買來要放在家中熟化,才可提高甜度,降低青澀味。如何保存才能保持營養(yǎng)不變質呢?
0-5℃儲藏。任何生命體都有天然的免疫性,能抵抗微生物入侵。采摘下來的果蔬仍然有生命力。但由于離開了母體,養(yǎng)份供應失去來源,只能靠消耗自身的養(yǎng)分來維持生命,因此其自身結構變得松散,品質下降。這個時候,用0-5℃的溫度貯藏,能夠抑制果蔬酶的活動和呼吸,使它們保持著天然的免疫力,不會很快腐敗,微生物也不易入侵。
0℃以下冷凍保藏。冷凍抑制了食品的生命活動,在這一溫度下,食品中的微生物、酶活動都被限制,處在潛伏階段。而離開冷凍室,微生物和酶的活動會立刻恢復,所以離開冰箱后要立即烹調。
TIPS—冷凍與冷藏
冷凍并非100%的“保鮮”,而會對食品的品質有影響。由于形成冰晶,食品本身分成了兩大陣營。有一部分營養(yǎng),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氨基酸會隨著跑到水里去;而另一部分不溶于水的蛋白質、脂類、多糖仍然留在水果蔬菜的組織中,無形中對食品起到了濃縮分化的作用。當冰晶融化,這些水被倒掉,養(yǎng)分也就隨著流走了。由于失水,肉的豐富口感也會降低。
此外,冷藏過程中一些有益的維生素也會流失。如蘆筍在1℃—7℃存一天,維生素C損耗5%;0℃,存7天,維生素C損失50%。另外肉色會有變化、組織軟化、魚汁流失、面包失鮮等等。所以,冷藏食品不要存放時間太長,否則營養(yǎng)素也會有很大損失。
營養(yǎng)保全妙招2:
先洗后切保營養(yǎng)
果蔬中的維生素基本上是溶于水的,像維生素C、維生素B、泛酸、葉酸等。所以,能夠整個洗的要整個洗,切忌削皮、切斷后才洗,因為切口上流出的正是我們身體需要的營養(yǎng)。
營養(yǎng)保全妙招3:
微波焯菜省水省力
燙菜俗稱“焯”,把菜放入開水中煮一下,主要是為了更方便地加工食材,防止蔬菜褐變生成亞硝酸鹽(如香椿和菠菜,就非常容易生成)。最好放少量水,用微波爐短時間加熱,這樣營養(yǎng)素損失最小,還能節(jié)水。
營養(yǎng)保全妙招4:
淀粉類食物文火煮
烹調分急火、文火、微火等。急火在加熱的瞬間能用高溫將菜中的酶滅活。很多含淀粉的食物要用文火。因為淀粉需要間歇加熱,才能形成凝膠狀態(tài),才能產香提味。比如粥、扁豆、土豆、海帶等含膠食材,一般適宜采用煮、燜、燉的加工方法,一直用急火反而不易熟,只有長時間加熱,才能熟透,更易被消化吸收。
營養(yǎng)保全妙招5:
煮粥勿用堿處理
很多人喜歡煮粥時加堿,這不可取。因為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會在堿的作用下被破壞。蛋白質在pH12.2時只要在40℃處理4小時,就會產生人體不能吸收的賴氨酸、丙氨酸。而60℃時,絲氨酸也會損失,不能吸收或形成有毒物質。
營養(yǎng)保全妙招6:
七成油溫最適宜
高溫產生的油煙,含有致癌物苯并芘,所以,平時用七成熱的油烹調就可以了。高溫下,油脂易被氧化。特別是魚類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雙鍵會斷裂,形成的過氧化物,對身體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