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貴州苗藥血人參野生資源調查研究

      2014-04-29 09:24:36陳田全等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4年11期
      關鍵詞:資源調查中藥材

      陳田全等

      摘要 采用實地樣方調查和實地走仿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調查研究中藥材血人參植物在貴州的的野生資源狀況。結果表明,貴州使用的血人參基源植物僅有1個種為豆科木藍屬植物茸毛木藍(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在貴州,野生血人參主要分布在貴州的六枝特區(qū)、盤縣、水城、紫云、關嶺和貴陽等25縣(市),位于25°47′~26°28′N,104°49′~105°23′E的區(qū)域內,垂直分布高度在海拔1 000~1 700 m;其群落結構由喬木灌木草本組成有50多種伴生植物;由于生態(tài)的破壞和不合理的采挖,目前貴州資源儲量約為1 000 t,分布面積和儲量在減少而市場需求持續(xù)強勁;建議應重視和加強血人參野生資源保護,進行人工種植,保證血人參資源的可持續(xù)用。

      關鍵詞 資源調查;基源植物;血人參;中藥材

      中圖分類號 S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1-03235-03

      血人參又名鐵刷子、山紅花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茸毛木藍(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的干燥根,載于《貴州民間藥物》及《云南中草藥》,味甘、苦、性溫,為貴州苗族用藥,具有滋陰補虛、利濕、化痰和活血之補血功效,主要用于感冒發(fā)熱、咳嗽、崩漏、體虛久痢、潰瘍不斂、風濕痹痛、婦女腹痛、跌打損傷、肝硬化和疳積等。經(jīng)多年的無序采挖,野生資源逐年減少;有些產(chǎn)地瀕臨枯竭或處于枯竭狀態(tài),分布地域日趨縮小。然而,近年血人參的開發(fā)利用卻在逐年增加,供求矛盾日益明顯。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血人參資源,達到可持續(xù)利用的目標,筆者對貴州血人參基源植物的野生資源狀況展開調查,了解其種類、分布及數(shù)量,以期為合理開發(fā)利用和保護血人參基源植物提供科學依據(jù)。

      1 調查內容與方法

      1.1 調查內容 調查了解貴州血人參基源植物野生資源分布狀況,估算野生資源的儲量,分析消長原因,主要包括當前分布面積、形態(tài)特征、生物學特性、生長環(huán)境、群落特征、目前資源破壞的原因和資源保護措施。

      1.2 調查方法 資源調查采用走訪調查和實地樣方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首先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及貴州中藥材研究所、貴州藥用植物園等標本館﹙室﹚收藏的植物臘葉標本,了解血人參基源植物的種類、分布、形態(tài)特征等內容,為設計調查提供依據(jù)。

      1.2.1 走訪調查。根椐查閱文獻資料和公司近年血人參原料收購區(qū)域的歷史資料,并結合血人參植物在貴州境內的分布特點,先后對貴陽市烏當區(qū)、南明區(qū)、花溪區(qū)、修文縣,六盤水市的六枝特區(qū)、盤縣,安順市的西秀區(qū)、紫云縣、關嶺縣,黔西南州的普安縣,黔南州的龍里縣、獨山縣、三都縣,黔東南州的施秉縣、劍河縣、鎮(zhèn)遠縣、雷山縣,遵義市的綏陽縣、余慶縣、道真縣,及畢節(jié)市的七星關區(qū)、大方縣、織金縣、黔西縣、金沙縣等25個縣(區(qū)、市)進行走仿調查,并向當?shù)氐尼t(yī)藥公司、藥材收購部、科技局、林業(yè)局、農業(yè)局、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及當?shù)厝罕娏私庋藚⒒粗参锏囊吧闆r、大概數(shù)量、種質類型、資源消長狀況、保護與利用現(xiàn)狀。

      1.2.2 調查線路設計。根據(jù)文獻資料的查閱結果并結合血人參植物的貴州境內的分布特點,制定以貴陽為中心,分別先后沿貴陽-花溪(黔陶鄉(xiāng)-高坡)-龍里-貴陽;貴陽-白云區(qū)-修文—貴陽;貴陽-安順-紫云-西秀區(qū)-貴陽;貴陽-六枝-水城-鎮(zhèn)寧-貴陽;貴陽-普安-盤縣-貴陽;貴陽-黔西-金沙-遵義-綏陽-道真-貴陽;貴陽-龍里-都勻-獨山-荔波-三都-惠水-貴陽;貴陽-凱里-劍河-鎮(zhèn)遠-施秉-雷山-貴陽等縣。

      1.2.3 實地樣方調查。在線路調查的基礎上,對野生血人參植物種群較集中分布地區(qū),按不同海拔高度、坡度、土壤類型等自然環(huán)境設立樣地,在樣地內設立﹙長×寬=10 m×10 m﹚的樣方進行具體調查,記錄樣方內血人參的生物學特性、形態(tài)特征、植株數(shù)量、冠幅、伴生植物、拍照并采集臘葉標本和藥材樣品進行種質鑒定、估算其分布面積。取樣方內的藥材產(chǎn)量、測定干重和計算單位面積蘊藏量,并根據(jù)分布面積估算該地區(qū)血人參野生資源的蘊藏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種類與野生資源分布 貴州境內的血人參藥材基源植物僅有1個種,經(jīng)貴陽中醫(yī)學院魏升華等教授鑒定為豆科木藍屬植物茸毛木藍(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貴州省中藥材、民族藥材質量標準》作為正品收載;主要分布在貴州的西南方向,其中在六枝特區(qū)、盤縣、水城和紫云縣呈片分布,在普安、關嶺和貴陽呈點狀分布,在安順、鎮(zhèn)寧、龍里、雷山、三都、獨山和修文等18縣(區(qū)、市)只有零星分布,位于25°47′~26°28′N,104°49′~105°23′E的區(qū)域內,垂直分布高度在海拔1 000~1 700 m。同時在獨山、荔波、三都和凱里等地發(fā)現(xiàn)有近緣易混種,主要有黔滇木藍(Indigofera esquirollii Lévl),黔滇木藍與血人參主要區(qū)別為前者根刮去外皮后呈白色,木質部橫切為黃白色,后者刮去外皮后呈紅棕色,木質部暗紅棕色或黃白色。

      2.2 植物形態(tài) 血人參是豆科植物茸毛木藍的根,茸毛木藍為多年生灌木,高1~2 m,全體有黃色長柔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長10~20 cm;托葉披針形;葉柄短;小葉41~51枚,互生,矩圓狀披針形或矩圓形,長15~25 mm,寬4~7 mm,先端圓形,有短尖,基部近圓形,兩面密被長柔毛小葉柄極短;總狀花序腋生,通常較葉長,花長約1 cm,多數(shù);花紫紅色,甚為伸長,外被白色短柔毛;萼小,斜形,外面密被長柔毛,萼齒5,上面2個三角形,下面3個較長,披針形;花冠長約8 mm;雄蕊10,二體;子房條形,密被褐色柔毛,花柱短,內彎。花期7~8月,果期10~12月。莢果圓柱形,長3~4 cm,幼時密被長柔毛,成熟脫落,內果皮有紫紅色斑點。種子黃綠色或褐色,光滑飽滿,有光澤,近圓柱形或球形,長1.7~2.4 mm,直徑1.5~2.1 mm,有8~10顆。

      2.3 藥材性狀 呈長圓錐形,長10~80 cm,直徑0.5~3.0 cm,根頭部膨大,下端漸細,略彎曲,側根稀疏。表面棕黃色、灰褐色或灰黃色,可見不規(guī)則細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刮去外皮后呈紅棕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皮部與木質部易剝離,皮部呈紅棕色,木質部暗紅棕色或黃白色。飲片皮部與木質部通常分離,木質部通??梢娡男原h(huán)紋,放大鏡下可見暗紅棕色斑點。水浸液呈色。氣微、味淡,有豆腥味。

      2.4 群落特征 血人參主要生長于石灰?guī)r山區(qū)的山邊坡地、灌草叢中,土壤以砂礫性黃壤或黃色石灰土為主,pH7~8。群落結構復雜,一般喬木、灌木、草叢組成,主要群落類型有馬尾松、油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群落、灌木草叢群落、石灰?guī)r灌草叢群落、農田地埂群落。伴生植物常見喬木主要有油松(Pinus tabuliformis)、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 alanceolata)、亮葉樺(Betula luminifera)、青岡(Cyclobalanopsis glauca)、泡桐(Paulownia)和油桐(Vernicia fordii)等植物,灌木主要有川柃(Eurya fangii)、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木姜子(Litsea cubeba)、鹽膚木(Rhus chinensis)、馬桑(Coriaria nepalensis)、棠葉懸鉤子(Rubus malifolius)、忍冬(Lonicera japonica)、茸毛木藍(Indigofera stachyoides)、刺梨(Rosa Toxburghii)、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透骨香(Gaultheriayunnanensis)等;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煙管莢蒾(Viburnum utile)、大葉巖豆藤(Rhaphidophora megaphyll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金絲桃(Hypericum monogynum)、茅栗(Castanea seguinii)、白花刺(Sophora davidii)等植物,草本植物為獐牙菜(Swertia pseudo)、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毛軸蕨(Pteridium revolutum)、餓螞蝗(Herba Desmodii)、金蕎麥(Fagopyrum cymosum)、地瓜(Ficus tikoua)、糯米藤(Gonostegia hirta)、大魚眼草(Dichrocephala integrifolia)、鳳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刺天茄(Solanum khasianum)、頭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苦蒿(Herba Acroptili)、龍葵(Solanum nigrum)、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馬蘭(Kalimeris indica)、一枝黃花(Solidago decurrens)、魚腥草(Houttuynia cordata)、苦蒿(Herba Acroptili)、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頂頭馬藍(Strobilanthes affinis)和豨薟草(Siegesbeckia orientalis)等植物。

      2.5 野生資源蘊藏量 從調查情況來看,貴州的血人參基源植物分布在逐年縮小,分布的區(qū)域十分有限,而且零星生長于山邊坡地石山的巖縫中。隨市場需量不斷增加,野生血人參資源將瀕臨枯竭,血人參藥材量正逐年下降。根據(jù)統(tǒng)計各產(chǎn)區(qū)縣歷年收購量和各個實地調查樣方內的產(chǎn)量表1,野生資源蘊藏量在1 000 kg以下有15個縣:遵義地區(qū)的道真、綏陽和余慶等縣,黔東南地區(qū)的施秉、鎮(zhèn)遠和劍河等縣,黔南地區(qū)的雷山、三都和獨山等縣,畢節(jié)地區(qū)的七星關區(qū)、大方、金沙、織金和修文等縣;在1 000~5 000 kg有龍里縣、安順縣和鎮(zhèn)寧縣;在5 000~10 000 kg的有普安縣、關嶺縣和貴陽地區(qū);在10 000~20 000 kg的有水城、盤縣、六枝特區(qū)和紫云等縣;因此估算出貴州省的血人參野生資源蘊藏量大約在1 000 000 kg左右。

      2.6 不同產(chǎn)地的野生血人參藥材質量評價 為了比較不同產(chǎn)地的野生血人參藥材質量,取10個種源血人參藥材(過2號篩)2.000 g,按照《中國藥典》2010版I部(附錄XA)浸出物測定法項下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方法進行測定。結果表明,不同產(chǎn)地野生血人參藥材浸出物含量有差別,以六枝隴腳鄉(xiāng)野生血人參藥材醇熱浸出物含量最高達20.3%,以盤縣羊場鄉(xiāng)野生血人參藥材醇熱浸出物含量低為15.15%(表2)。

      2.7 適宜種植區(qū) 根據(jù)血人參的自然分布、蘊藏量及藥材質量分析,初步確定其在貴州種植的最適宜區(qū)、適宜區(qū)和不適宜區(qū)。①最適宜區(qū)。貴州高原西部及西南部的盤縣、水城、六枝特區(qū)、紫云縣、普安縣和關嶺縣。海拔1 300~1 600 m,氣溫變化幅度小,年均溫13~14 ℃,1月均溫3.0~6.3 ℃,7月均溫19.8~22.0 ℃。無霜期230~300 d。降雨量1 200~1 500 mm。此地域有集中野生血人參資源分布,藥材質量相對較高,當?shù)剞r民有多年中藥材種植經(jīng)驗,能夠按照規(guī)范化技術生產(chǎn)出高質量的血人參藥材。②適宜區(qū)。貴州高原西南部的晴隆、鎮(zhèn)寧、安順、興仁、貞豐、望漠及中部的貴陽、龍里、平壩、長順和惠水等地區(qū)均為種植適宜區(qū)。年平均氣溫為15 ℃左右,年平均總降水量為1 100~1 300 mm,在海拔1 000~1 500 m的地帶適宜種植,這些地區(qū)多數(shù)具有野生血人參資源分布或臨近血人參野生資源分布區(qū),氣候特點與血人參主要分布區(qū)域相似。③不適宜區(qū)。除適宜區(qū)以外的區(qū)域。例如威寧、赫章等地,由于海拔較高,此海拔未見有野生血人參分布。

      3 資源持續(xù)減少的原因分析和保護對策

      3.1 資源持續(xù)減少的原因分析 貴州苗藥血人參基源植物野生資源遭到破壞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客觀與人為兩方面的因素。①客觀因素:基源植物自身的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所決定。首先是血人參基源植物的野生資源僅分布于貴州省西南方向,主要分布貴州省貴陽市,安順市,六盤水市,普安縣及其周邊,分布范圍狹窄,尤以六盤水市分布廣且儲量大,有限的資源量經(jīng)不起連年不斷的采挖。其次是血人參基源植物的自然繁殖率低。調查還發(fā)現(xiàn),在野生條件下,僅有少數(shù)發(fā)芽成苗,這可能是成熟種子脫落后,掉入石山地區(qū)的巖縫中,土壤保水能力較差,沒有充足的水分滿足發(fā)芽要求,或者能夠發(fā)芽,發(fā)芽后又遇干旱而難以成苗。②人為因素:隨著經(jīng)濟與人口的增長,人們肆臆采伐森林和開墾荒山荒坡種植經(jīng)果林或糧食作物,造成森林面積逐年遞減,引起多方面的環(huán)境問題。例如干旱少雨、空氣干燥、水土流失、地表裸露、石漠化面積不斷擴大等,導致血人參植物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受到嚴重破壞;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石漠化程度稍輕的區(qū)域還可見血人參植株零星分布,但再生已十分困難,而一些石漠化程度嚴重的地方血人參已基本絕跡;黑山羊的養(yǎng)殖是石山地區(qū)農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歷來受到當?shù)馗骷壵回灤罅Ψ龀值闹еa(chǎn)業(yè),由于受到當?shù)厝罕姸嗄陙淼倪^度放牧、制藥企業(yè)對血人參資源的開發(fā)研究的不斷深入,市場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價格上升,使得貴州石山地區(qū)大量的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導致貴州血人參基源植物分布面積逐漸縮小,種群數(shù)量遞減,資源瀕臨枯竭狀態(tài)。另外,血人參基源植物的小苗生長十分緩慢,苗期慢長,剛剛形成根系就被整株撥起取其根部,這種殺雞取卵式的采挖,同樣加速了資源的枯竭。

      3.2 野生資源的保護對策 保護苗藥血人參基源植物資源,必須充分考慮客觀與人為兩個因素,才能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從而確保血人參基源植物的可持續(xù)利用。

      3.2.1 廣泛宣傳血人參植物的生態(tài)價值。貴州苗藥血人參基源植物根系發(fā)達,長達10~80 cm,有較強穿越巖縫并向四周巖層深入扎根的能力,是石山地區(qū)一種抗干旱、耐瘠薄、固土保水的重要植物。因些各級政府應該通過報紙、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宣傳單等各種方式宣傳貴州苗藥血人參基源作物的生態(tài)價值,使當?shù)厝簭奶岣咧参锉Wo意識,成為植物資源保護者和宣傳者。

      3.2.2 加強法制建設,限制采集野生資源。建議盡快制定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的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范公眾、藥商、制藥企業(yè)對野生血人參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行為,加強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采集數(shù)量、規(guī)格、時間、地點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規(guī)定,以確保品種和蘊藏量的相對穩(wěn)定,確保資源恢復和再生。

      3.2.3 建產(chǎn)良種繁育基地,大力開展人工栽培。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血人參的產(chǎn)量和質量。必須建立血人參植物優(yōu)良品種選育繁育基地,在血人參基源植物分布區(qū),有許多具備優(yōu)良的產(chǎn)量質量性狀的單株或類群,建立起良種繁育基地,將有利于血人參基源植物野生資源保護和藥材商品生產(chǎn);加大人工栽培技術、技能、規(guī)范化技術的培訓,按照中藥材生產(chǎn)質量管理規(guī)范(GAP)的要求,建立種植基地,使野生血人參基源植物資源逐步實現(xiàn)人工替代,以滿足中藥產(chǎn)業(yè)發(fā)展對原料的需求,緩解野生資源保護的壓力和市場供求矛盾增加農民收入。參考文獻

      [1]

      貴州省藥品監(jiān)督局.貴州省中藥材、民族藥材質量標準[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3:176.

      [2] 汪毅.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一)[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0:344.

      [3] 本書編委會.貴州植物志(七)[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413-414.

      [4] 邊巴多吉.西藏米拉山區(qū)藏藥植物資源及其多樣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

      [5] 汪小飛.安徽桂花資源調查及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04.

      猜你喜歡
      資源調查中藥材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中藥材促農增收
      常被群體誤讀的中藥材
      宋四清:種植中藥材 托起致富夢
      9種常用中藥材的性狀真?zhèn)舞b別
      臨沂市濕地資源調查與保護管理對策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白腐真菌資源調查及應用探究
      DNA提取4種中藥材方法的篩選
      中成藥(2016年8期)2016-05-17 06:08:28
      都勻市鄉(xiāng)土彩葉樹種種類及其園林應用分析
      大石圍天坑群區(qū)蕨類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
      广平县| 邵武市| 金乡县| 田东县| 饶河县| 玉田县| 焦作市| 渭南市| 舒城县| 蓝田县| 湘阴县| 东乌| 武陟县| 蒲城县| 舟山市| 当阳市| 山丹县| 永靖县| 屯留县| 扎鲁特旗| 湖口县| 尉氏县| 长沙县| 汉川市| 莱芜市| 保康县| 南宫市| 上林县| 普洱| 青海省| 石门县| 临沭县| 来安县| 前郭尔| 乌苏市| 龙川县| 金坛市| 太仆寺旗| 晋州市| 江永县| 奈曼旗|